衢州:聚焦人才科创 推动“三支队伍”建设
作者: 刘俊 朱晓君 郑小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部中信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衢州位列第69位,处于四省边际九市首位。近年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聚焦人才科创谋划开展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代表等工作,有效助力“三支队伍”建设成为衢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高质量立法引领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人才科创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对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能够推动各科创平台不断强化特色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引育,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衢州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院詹峰在衢州市人大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立法调研座谈会上说。
衢州锚定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战略目标,建设了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相关法规出台将推动加大对科创平台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价值转化的制度供给,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来衢设立研究机构,助力打造衢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引擎。
近年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才科创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其中,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就企业发展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科教产教融合等进行规范;制定全省首部优化涉企服务地方性法规,就落实人才专项政策、推动创业创新平台发展等作出规定。
此外,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关于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决定》,从突出构建市域人才科创体系、提高科创平台建设质效等七个方面,全面推进建设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的部署举措,推动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健全机制、聚焦重点、加强统筹,切实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目标、政策、任务、项目。
高效能监督助推落实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建议统筹高校和科创资源打造高能级平台、聚焦核心产业激发创新活力、引育高端人才突破关键技术,高质量创造知识产权。”“建议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社会服务供给、健全服务制度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财政、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政策集成融合,积极营造尊重知识、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2023年5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主任会议成员就衢州市专利保护情况纷纷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政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专项监督,围绕落实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听取审议市中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4家单位关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人大监督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开展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推动科技人才相关条款规定落实落细;持续监督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听取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一年情况报告,听取科技及体制“双创新”改革、知识产权保护、青年人才引育等工作情况报告,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驿站”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谋篇布局,统筹推进人才科创领域多形式、持续性的专项监督,多渠道、多角度收集人才科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落实,为营造最优人才科创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高水平履职汇聚合力
“要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引育工作。”“要更好落实青年人才专项政策。”“要更好解决青年人才后顾之忧,让更多的青年人才留在衢州、爱上衢州。”这是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关于加快推进衢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建议督办会上,市人大代表余慧仙、李巨、尤婷等提出的意见建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晓峰边听边记,列出了本年度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五方面29条具体任务清单予以落实。
这是衢州市人大代表近年来围绕人才科创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的缩影。仅2023、2024年,市人大就收到相关代表议案建议26件。通过重点督办,《关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发展的议案》《关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 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议案》《关于深入推进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建设的建议》等一批重点议案建议得到有效办理和落实,有力推动了衢州创新主体扩容提质、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升级。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才科创,精心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双岗建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主题活动,先后就高校建设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等情况组织代表视察活动5次,调查发现问题短板17个,提出整改和落实意见建议21条,有力推动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等重大人才科创项目的落地落实。
相关链接
衢州高标准招引平台背后的人大力量
打造人才科创桥头堡离不开高端科创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今年1月,衢州市与复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共建衢州复旦研究院,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为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势赋能。衢州与复旦大学携手合作、成功签约,是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推动的结果,这背后也蕴藏着人大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作出的“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决策部署,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领衔该项工作,并主动对接高端科创资源,经过多轮互访洽谈,让衢州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推动衢州复旦研究院成功落地。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专项推进小组组长,牵头领衔人才科创工作,落实高层次科创人才引育等十大专项行动,积极对接高端科创资源,招引高层次科创平台,借力借智突破衢州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努力为衢州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此外,市人大持续开展常委会领导联系人才制度,聚焦人才关心关注的内容和政府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等,加强视察调研,深入企业倾听企业家和一线科研人员心声,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