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主”字型履职服务体系

作者: 李希

衢州:“主”字型履职服务体系 0

乡镇(街道)人大、县(市、区)人大、市人大自下而上构成“三横线”;数据流作为中间一条竖线,将“三横”上下打通;顶点是民情大脑,通过收集、汇总、研判各类信息,形成民情报告。这是衢州市人大打造的独具特色的“主”字型数字化履职服务体系。

近年来,衢州这个收集主流民意、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字型数字化履职服务系统正悄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应用荣获第三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通报表扬”。

助力代表履职

“近日,府山街道县学街社区有一处垃圾堆放点影响市容市貌,需要及时清理,请有关部门处理。”在市人大“主”字型智慧监督应用上,这条代表反映意见赫然亮起红灯,监督系统及时向基层治理四个平台进行反馈。第二天,垃圾堆放问题被及时解决。

借助“主”字型数字化履职服务系统,全市人大代表可在调研、视察等活动中,抓拍城市农村的“顽疾点”,通过手机上传至数字系统,再由数字系统汇总分类后反映至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目前“主”字型数字化履职系统已通过监督主题活动收集有效活动次数35987次,收到并反馈问题1890个,办结率97%。

“‘主’字型数字化履职系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利用‘民情大脑’数据库,利用智慧分析系统检索人民群众关注的‘热词’,帮助我们代表更好地提出议案建议。”2024年,有代表在市人代会“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时感慨。

这次人代会前,衢州市人大通过该系统,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人大协同工作机制,通过“民情大脑”数据处理中心审核、分析、筛选、分类社会热点、群众焦点、网络流量点,及时汇总数据报告,梳理出300多条建议选题供人大代表参考使用,代表的履职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提升监督成效

2023年以来,衢州市人大依托“主”字型数字化履职服务体系,开展民情民意收集工作。截至目前,“民情大脑”共监测民情数据417万条,其中热点信息近70万条,通过定期分析研判,系统自动生成民情民意分析报告月报14份,季报5份,专题报道4份。

“相关报告集中反映当前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经分类后供市人大机关各委室参考使用后转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为提前预防和化解热点问题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和信息中心负责人解释。

如2023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通过“民情大脑”数据库提取、筛选“惠衢保”热点问题并进行语义分析,收集到群众反映“惠衢保”有关问题的意见3000多条,形成相关专题报告后转交给市医保局督办处理。报告中不少意见建议被采纳到“惠衢保”2024年度参保工作中。该项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做出相关批示。

推动小切口立法

近年来,衢州市坚持“急需、创新、应时、有感”原则,推动高质量立法、创制性立法,取得了一批具有衢州特色的地方立法实践成果,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3部,其中《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等全国、全省首创的地方性法规11部。

在《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制定过程中,衢州市人大充分践行数字立法理念,借助“主”字型数字化履职服务系统,摸索出一套“数字化立法”模式。

在法规立项前期,衢州市人大借助“云上基层立法联络点”数字系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建议,人大代表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建议后,通过系统进行反馈;在法规起草过程中,通过数据系统按权限快速查询、智能检索等方式,精准抓取相关立法数据,辅助草案起草人员快速锁定参考依据;在法规宣传发布中,借助数字系统开展宣传报道,大大提升法规宣传力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