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做深“临理议事汇”

近年来,杭州市临平区人大依托“临理议事汇”机制,将议事协商延伸至基层民主最末端,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体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广泛凝聚共识,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做深前端,推动协商议事“更接地气”。议题征集更广泛。围绕党委中心工作、辖区发展重点和群众呼声期盼,通过党政点题、人大选题、代表荐题、向群众公开征集等多渠道征集议题。针对各类民情民意,分类梳理建立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交通出行等11项“民生议题库”。定位把握更精准。聚焦重大决策、重要领域、重要阶段,精准把握人大职责定位,在“议题库”中选取切口小、关联广、针对性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作为议事主题,确保议事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参与主体更多元。每场议事活动除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员和民情联络员外,“靶向”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社(企业)班子成员、专家学者、法律顾问、乡贤、社会组织代表、群众代表等不同人群参与。

做活中端,推动协商议事“更有生气”。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各镇街以“议题清单、建议清单、办理清单、成果清单”为牵引,组织代表下沉一线开展清单式、常态化的专题调研和协商议事,落实“两去两回”履职机制,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今年全区各级代表参与专题调研708人次,提出针对性建议348条,提交闭会期间建议41条,撰写调研报告15篇。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各镇街将“临理议事汇”与“局长·代表面对面”、国家机关常态化进站、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代表建议督办等活动紧密结合,构建约部门协商、跟问题落实、促民生提效的全链条,让议事过程更科学、讨论更充分、解决更及时。今年以来,全区共有263人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文旅全域运营、共富样板打造等议题开展联动协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各镇街将“临理议事汇”机制延伸至基层民主最末端,形成区、镇街、村社、网格四级有效联动,把田间地头、公园凉亭、厂房车间变身为“邻里议事”的微阵地,将“话筒”交给群众,激发“神经末梢”的民主活力,实现了群众“家门口”议事、“家常会”解忧。

做实后端,推动议事成果“更有底气”。议出助力发展加速度。围绕辖区加快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谋思路、提建议。如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以专精特新、有机更新和营商环境为主题,组织代表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清单问需、靶向监督,有力助推解决了发展中“卡脖子”问题。议出基层民主实效度。进一步深化“两个联系”,增加代表与政府、群众之间的联动“黏性”,通过实行“听取协商意见—商议落实举措—办理协商建议—督办协商成果—评估协商成效”全流程闭环管理,以规范、刚性的机制促进议事成果有效转化,从源头上解决议事与落实“两张皮”问题。今年以来,通过“临理议事汇”共协调解决问题113个,助力政府出台各类政策16项。议出民呼我应满意度。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的方式,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和民主活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南苑街道针对夜市“野蛮生长”影响环境问题,通过“临理议事汇”问计于民、共商对策,在各方诉求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推动了“无国界”夜市经济规范化发展,让群众尽享城市的“烟火味”。

(来源:临平区人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