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夜”文章 架起“连心桥”
作者: 严颖 罗芬妮
2022年以来,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人大做足“夜”文章,通过组织代表夜学、夜访、夜调等,架起代表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夜学:学方针政策,想共富良方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景南乡人大宣讲团第一时间组织人大代表“上讲台、走村头、进农院”,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推动形成全乡共学、深学的氛围。
学政策、更要学技术。乡人大将夜学会搬到代表家中,从农户技术需求出发协调联系专家,为代表、农户提供精准技术培训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此外,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当好惠农政策“宣传员”,在夜学课堂中积极宣传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就业政策,帮助低收入户落实保障、救助等帮扶帮困措施,引导公益性岗位、村内保洁等工作向低收入样本户倾斜。
2022年以来,景南乡共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业务知识夜学活动2场,县、乡两级代表共40余人次参加培训。
夜访:访群众需求,暖民心民情
为有效解决沟通“时差”问题,景南乡人大建立夜访机制,组织代表主动出击,厘清群众需求,以“零距离”服务实现共赢。
夜访访什么?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逐村逐户上门访问,听群众诉求,并将这些民情民意整理后,提交至“浙里人大代表”平台。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乡人大牵头乡村两级干部、人大代表和相关方,举行夜谈会,充分协商讨论,寻求解决方案。
2022年以来,景南乡人大共开展夜谈会20余次,服务群众50余人次,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夜调:调矛盾纠纷,守平安幸福
景南乡人大建立夜调机制,组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小组,形成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
2022年7月,缪程村的几位村民因稻田农作物被羊偷吃问题产生纠纷矛盾,为此,乡人大第一时间召集相关人员开展圆桌夜调。夜调会上,双方就矛盾纠纷点和矛盾纠纷化解需求依次发言,在乡人大代表的协调与沟通下,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除了化解已经存在的矛盾纠纷,夜调还统筹抓好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一盘棋,综合运用“摸底调查、个别交谈、结果分析”,施行一问一策,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村内、解决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