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侦:护航经济出实招
作者: 盛丰 徐冰 骆梦晨
近年来,安徽经侦精准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健全完善规范执法制度,深入推进便民利企服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安徽经侦共立案3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00余人,涉案总金额79亿余元,挽回经济损失4亿余元。
一、让数据说话
信息时代,新型经济犯罪资金流水越来越复杂,交易明细往往几万甚至几十万条。面对经济犯罪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经侦民警更要练就一身“硬功夫”,从看似寻常的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发现线索,“让数据开口说话”。
近年来,安徽经侦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岗位实战练兵,着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数据“尖兵”,涌现出一批以经侦民警姓名命名的工作室,在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经济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1月以来,张浩工作室强化线索经营意识,拓线追踪一起特大非法经营(买卖外汇)案,涉案金额达90亿余元,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并被公安部列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第一波次集群战役,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这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公安局张浩工作室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显著战果。
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较量,是池州民警戴卫国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23年,池州警方接到一条非法买卖外汇的线索。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案件,戴卫国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凭借着一股子韧劲,戴卫国先后调取了数千万条银行交易、虚拟币交易和外币交易数据,经过6个月数据穿透、对比分析的艰苦努力,成功锁定了各环节犯罪嫌疑人,打掉了一个利用虚拟币进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冻扣涉案资产500余万元。
在一场警企座谈会上,某保险公司负责人向“全国经侦专家”王安反映:“全市车辆购进持续增长,车辆保费收入也持续增加,但是保险公司的利润却逐年下降,这其中肯定存在车险诈骗问题……”王安迅速开展工作,基于全环节分析,创新性提出通过税务部门发票数据,破解车险诈骗线索发现难题,研发车险诈骗侦查工具,累计拓线打击犯罪团伙102个。2023年,“王安数据导侦工作室”在宿州成立,王安牵头组建研判团队,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各类专项研判,利用科技创新优势资源与相关经济领域宏观数据分析,定期输出数据产品服务全警种,这也为王安开启了为民服务的“新”起点、“新”征程。依托多年的一线经验,王安带领团队参加“论剑2023”全国经侦部门比武练兵活动,并在数据穿透领域荣获一等奖。
“每当通过自己的方法把沉睡的数据‘唤醒’,一步步迫近真相,最终锁定犯罪团伙的时候,再多的辛苦也觉得是值得的。”正如王安所言,经侦民警数据穿透工作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有的是多年如一日坚持服务实战、甘于奉献、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执着与坚守。
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犯罪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面广,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多,一旦发生会给群众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安徽经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为基点,针对各类风险隐患、行业监管薄弱环节等,研提意见建议,推出服务保障措施,运用风险预警通报和风险预警备案单、风险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两书一单”机制,推动风险源头综合治理。
2024年以来,安徽经侦共编发《风险预警通报》21期,主动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排查,对风险主体分级分类开展联合处置,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拧紧“安全阀”、筑牢“防火墙”。
“千万不能让老百姓的养老钱被骗走!”这是马鞍山经侦民警孟令龙接到群众报警后的第一个念头。孟令龙带领团队梳理银行交易流水2000余条,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挽回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防止了更多老年人上当受骗。从警10年间,孟令龙积极探索数据化实战,以智慧赋能助力提升打防效率。为防范银行卡犯罪,孟令龙将自己深埋在银行数据中,带领研判团队利用预警模型,以多个银行集中开户作为模型指标,全面开展筛查,成功向银行推送可疑银行卡风险预警30余次,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
三、率先建设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
近年来,安徽经侦紧盯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报案难”等执法突出问题,积极破解经侦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短板问题,率先在全国完成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建设。
“现在报案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基本来一趟就行了,所有不明白的问题都给说得清清楚楚”。在宿州市经济犯罪接报案中心,市民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24年8月,芜湖某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到接报案中心报案称:7月,文某某与公司签订车辆购买抵押合同,以零首付在公司贷款购买车辆后不予还款。文某某声称系在他人安排下使用虚假资料申请的汽车贷款,收取好处费后直接将车辆交给了他人。接报案中心当即对该警情进行了评议,评议后立即移交鸠江分局经侦大队。鸠江分局经立案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汽车购买零首付的便利,在社会上寻找征信无问题的“职业背贷人”,购买车辆后迅速将车辆转移,造成贷款公司重大损失。
安徽省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启用以来,推行“一站式”接警受案新模式,取得了提质、立信、降错、减负的良好成效。接报案中心自建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依法受理经济犯罪案件7000余起。接报案中心规范运作,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四、让公平正义贯穿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
安徽经侦完善监督管理,将案管机制与“日评议”工作配套衔接,形成以案管机构主导、办案部门参与的经济犯罪案件“日评议、周例会、月调度”模式,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受理、每一个事件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集中受案、闭环管理、全程留痕、阳光执法”,经侦民警、法制民警和公职律师组成案件接待组、审核组、督办组,采取集中受案、集中审议、经侦主导、法制参与、警情全流程网上流转、案件分流处置、受案督办全流程网上办理工作模式,有效消除基层所队侦办经济犯罪案件面临的难以定性、管辖权难以明确等争议问题。对于符合经济犯罪案件接警条件的警情,由审核组民警将警情内容录入案件流转系统,推送至属地办案单位依法办理。结合每日案件评议工作,接报案中心对流转至办案单位的案件受立案情况开展跟踪督导、网上巡查,对报案人进行电话回访,听取办案单位案件办理情况汇报和报案群众对案件侦办工作的意见建议,持续跟踪督导直至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
接报案中心还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嵌入“案件流转”系统,时刻提醒民警严守工作纪律,规范接警行为,遵守办案规定,严格公正执法,坚决防止违反“三个规定”问题的发生,坚决杜绝选择性立案、趋利性执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经侦执法工作新期待、新要求。
五、依法及时打击涉企经济犯罪
安徽经侦深入推进便民利企服务,主动精准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认真办理涉企案件,按照案件性质、管辖分工,分级落实责任,推进涉企案件及时侦破,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挽回损失、恢复生产经营。其中合肥“6·20”职务侵占案入选了“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系列典型案例”。
“你们帮助我们挽回了一大笔损失,真的太感谢啦!”近日,安徽宣城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胡先生,专程来到宁国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送上一面锦旗,感谢经侦民警侦破合同诈骗案为企业挽回320万元货款。
“警官,我公司的两台豪华小型汽车租赁后,租车人失去联系,车辆下落不明,这可怎么办呀?”2024年9月,蚌埠市五河县一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向五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原来,两名社会闲散人员利用汽车租赁公司管理漏洞,精心策划了一场“租车变卖”的骗局,他们租车后前往外地,并通过伪造车辆证件等手段将车辆非法抵押给他人获取巨额借款,所得赃款则尽数挥霍于赌博等非法活动之中。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侦查员果断出击,最终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追回被骗车辆,为企业避免损失60余万元。
为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经侦民警以案为鉴,深入汽车租赁行业,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防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剖析真实案例、揭示犯罪手法、传授防范技巧,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规范租赁流程,提升对合同诈骗等侵企犯罪的识别与防范能力。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六、源头预警,精准防控,持续发力
安徽经侦从“主动精准”服务市场主体、“谦抑稳慎”保护企业权益、“依法有力”维护市场秩序三个方面发力,定期组织开展警企恳谈会,面对面听企声、问企需、解企难,常态化倾听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解决企业诉求。持续落实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要求,拓展警企沟通联系渠道,以已建成的20余家警企服务站为抓手,组建皖警“安商护企轻骑兵”入企宣讲。搭建“安商护企”经侦工作平台,建立“企业即时推送线索、公安定期发布预警、诉求专人跟进办理”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共对接服务企业1300余家。结合查办涉企经济犯罪案件,深入分析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手段特点,注重发现行业性、普遍性风险和企业内部制度防范漏洞,及时向行业协会、企业发布风险预警及防范建议书。
未来,安徽经侦将继续聚焦实战实效、聚焦保障民生、聚焦高质高效、聚焦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打击犯罪、专业建设、规范执法、服务大局取得新成效,奋力提升工作质效,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
【作者简介】盛丰,安徽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英国公派访问学者,全国特约经侦研究员;徐冰,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骆梦晨,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责任编辑:张敏娇)
Combating Economic Crimes
By Sheng Feng, Xu Bing &Luo Mengchen
In recent years, Anhui province's Economic Crime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has focused on precise crackdowns on economic crimes, enhancing law enforcement systems, and actively improving services to both businesses and the public.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Anhui, these efforts has ensured a safer and more st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ince 2024, the Department has processed over 3,700 cases and apprehended more than 4,100 suspects in cases involving 7.9 billion yuan in total, and recovered economic losses amounting to 400 million yuan.
Data-Driven Analysis
The information age is fraught with economic crimes that feature increasingly complex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volv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records. Hence, investigators must hone the "hard skills"necessary to sift through vast amounts of seemingly ordinary data, uncovering clues and providing telling data evidence.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e Department has conducted professional and hands-on training on a regular basis. As a result, many work studios named after leading investigators have emerged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cracking down on economic cr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