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连队“两委”激励机制:机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 张丽丽[摘要]兵团深化改革,连队“两委”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更是推动连队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如何更好地激发和调动连队“两委”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持续深入推进兵团深化改革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健全和完善连队“两委”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基于连队“两委”激励机制作用机理,以第五师双河市连队“两委”激励机制为例,从个人发展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三个方面分析连队“两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注重个人发展、完善薪酬待遇、畅通晋升渠道、做好教育培训、加强考核监督、强化关心关爱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师市连队“两委”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兵团;连队“两委”;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3;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4)02—0145—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对于兵团而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是连队,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培养出敢担当、善作为、破难题、解民忧、带民富的优秀连队“两委”。激发和调动连队“两委”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过硬的连队“两委”队伍是持续深化兵团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兵团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兵团连队“两委”激励机制作用机理
从组织行为学理论来看,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让人的各项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地释放。3激励是激发成员内生动力的必要途径,也是满足成员某些需要的重要过程。通过激励可以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可以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可以更好地完善人才储备。[1]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所谓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1通常来讲,激励的类型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
由职工群众民主选举的连队“两委”是职工“主心骨”、群众“服务员”、致富“领路人”、政策“通信员”、治理“行动派”和道德“引领者”。连队“两委”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决定着连队发展的好坏,决定着连队全方位发展水平,进而决定兵团职责使命的履行。建立健全兵团连队“两委”激励机制调动“两委”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忠实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
兵团党委八届七次全会强调,“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2 对兵团当前工作来讲,这既是任务书,也是行动指南。兵团连队作为兵团履行职责使命最基本的单元,连队兴则兵团兴,连队强则兵团强。兵团每一个连队都是坚强的战斗堡垒,都是凝心聚力的旗帜,更是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连队“两委”班子是带动职工群众忠诚履行兵团职责使命的排头兵,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党的政策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连队“两委”激励机制,是更好忠诚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需要。
(二)有利于调动连队“两委”干事创业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3随着兵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兵团连队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是躲不开绕不过去的客观存在,如何更好破解连队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和发展问题,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破冰,履行好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就需要连队“两委”在守正创新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探寻思路。建立健全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对维持连队“两委”队伍稳定性、激发连队“两委”队伍内生动力、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融洽干群关系,更好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兵团连队的发展,关乎兵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4统观兵团连队发展现状,各连队在“两委”的带动下,根据连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职工意愿等,因地制宜、因连施策,走出了一条多元促增收的发展之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朴实无华的语言却道出了职工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期许与期望,好的“领头雁”、上进齐心的班子都是职工群众心之所向。建立健全兵团连队“两委”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充分发挥“两委”引领作用,更好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二、第五师双河市(以下简称师市)连队“两委”激励机制运行现状
师市共有9个团场,121个全民所有制连队,2021年连队“两委”集中换届,选举产生887名连队“两委”。截至2024年3月,连队“两委”在岗865人,空缺22人,空缺率2.5%。从年龄结构情况看,连队“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8.4岁,其中:35岁以下387人,占45%;从学历结构情况看,连队“两委”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812人,占94.4%;从党员结构情况看,连队“两委”成员中,党员746人,占86.7%;从性别结构情况看,连队“两委”成员中,女性229人,占26.7%;从民族结构情况看,连队“两委”成员中,少数民族63人,占7.3%。连队共储备“两委”后备力量362人,其中党员94人,占25.9%;女性162人,占44.8%;少数民族29人,占8%;高校毕业生256人,占70.7%;退役军人58人,占16%;基干民兵121人,占33.4%。师市共有连队职工22756人,现有党员2483人。从师市连队“两委”基本情况看,基本形成了以45岁以下人员为主,年轻化、高学历的新时代连队“两委”队伍,为师市连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自兵团深化改革以来,兵师团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选、育、管、用、带工作,将高标准、严要求、促规范、提效能贯穿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培育各个环节,在激励举措上持续用力。2021年3月,师市党委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第五师双河市激励关爱干部十六条措施》,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和督导检查六个层面16个方面细化部署工作,充分体现出师市党委对干部的关心关爱情怀。并结合连队实际,从工作报酬、绩效考评、教育培训、精神激励、职业晋升、考核监督等六个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全方位推动连队“两委”成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一)建立连队“两委”工作报酬机制
薪酬是指员工通过劳动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的总和。薪酬激励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发展。1理想的薪酬激励体系能够展现出强有力的岗位吸引力,在一定程度能够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并能最大可能地发挥人才潜能。为全面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连队“两委”待遇保障机制,充分调动连队“两委”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固连队基础地位,师市党委根据《兵团团场连队“两委”成员工作报酬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立足于师市实际,制定了《第五师双河市团场连队“两委”成员工作报酬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该文件对考核对象、工作报酬确定、绩效考核程序和内容、考核等次确定、报酬如何发放等各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和部署。结合师市团场实际,对边境团场与非边境团场报酬最高额度进行厘定,严格落实“基础报酬+绩效报酬”的薪酬制度,并将连队“两委”基础报酬和本团场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计算,将绩效报酬与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挂钩计算。通过规范连队“两委”薪酬制度,将连队“两委”的利益与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收入的挂钩形成倒逼机制,使连队“两委”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带领职工增收致富。
(二)探索连队“两委”绩效考评机制
为切实加强连队“两委”班子和成员管理,健全和规范师市连队“两委”班子及成员绩效考核机制。师市党委始终按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连队“两委”考核机制,确保干部能上能下。在连队“两委”绩效考核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全面分析连队“两委”班子和“两委”成员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突出带领职工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内容,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考核根本标准,把职工群众评价作为有效依据,并将考评综合得分评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各连队的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真正践行“以实绩论英雄”的考核导向。通过实施连队“两委”绩效考核管理,建立奖罚激励机制,激发连队“两委”成员干事创业热情,从而推动团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革工作全面落实。
(三)细化连队“两委”教育培训机制
教育培训激励是激发干部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2]为全面提升连队“两委”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工作思路,师市党委在细化和加强教育培训针对性上持续用力。一是加强政治教育。组织连队“两委”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传承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忠实履行兵团“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和有关法律法规纳入连队“两委”成员培训计划,把日常连队管理廉政风险点作为常态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运用职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典型案例,时刻提醒连队“两委”成员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做到公正履职、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三是加强能力培训。分级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线上培训、集中办班、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连队“两委”成员的能力培训。每年对连队“两委”成员进行不少于10天的集中轮训,师级领导干部和团场党委书记带头授课,办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积极探索新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强化培训跟踪问效,采取谈话调研、现场提问、民主测评、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连队“两委”成员履职情况的跟踪问效。为进一步加强师市连队“两委”队伍建设,提升“两委”成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依托援疆机制,通过有计划、全覆盖选派连队“两委”成员到湖北对口援疆地市州学习考察,帮助连队“两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023年师市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织师市连队“两委”成员赴湖北对口援疆地市州学习考察的实施方案》,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所有连队“两委”成员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近500名连队“两委”成员已经完成到湖北地市州参加学习和考察。
(四)加强连队“两委”精神激励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们既追求物质富足,也需要精神富有。精神激励是一种关注员工内心世界、给予员工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员工精神变化、随时调整激励方向和目标的主要举措,是通过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式地对员工进行精神和目标层面的培养和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效果。[3]兵师团党委激励连队“两委”担当作为,除了注重物质层面的激励,同时也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加大优秀连队“两委”成员表彰奖励力度,开展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每年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书记。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连队“两委”成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注重人文关怀、正向激励,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着力做好连队“两委”关爱保障工作,切实从思想上、生活上解决连队“两委”后顾之忧。师团相关部门定期到连队了解连队“两委”工作生活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关心关爱举措,不断增强连队“两委”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