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测评与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陈法杰 王宁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着力点,是提升文化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从产业规模、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需求潜力、产业创新支撑等方面构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兵团2010—2019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分析了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要素供给水平,为产业发展奠定支撑条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塑造强势军垦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侧;测评;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1—0149—07
[作者简介]陈法杰,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营销管理;王宁,女,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营销管理。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文化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扩大文化产品有效需求、提升文化企业综合能力、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选择。兵团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兵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推进,兵团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和产业实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文化产品原创力不足、供需结构错配、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牌影响力较弱等问题,在具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方面尚没有准确的测评。本研究通过构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兵团2010—2019年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反映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成效,方便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有助于科学定位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向,促进兵团文化产业创新要素供给水平、强化市场主体、推动产品提质增效、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对推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能够真实反映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便于科学地分析,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价值参考。
2.全面性的原则。选取的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评价指标要从整体出发、系统甄选,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3.典型性的原则。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选取最具典型性、代表性、最能反映所要研究问题的指标,以方便评估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变化趋势。
4.可操作性的原则。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要注重指标中指向的数据是否可得,应选取能够进行计算、测度和比较的指标。另外,还应兼顾兵团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二)构建的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诉求,也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抓手:要素、结构、体制”相契合,同时也要能准确地把握兵团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科学性、原则性、典型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的指引下,综合参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2》《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19》等公开发布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研究以及波特的钻石理论,综合考虑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和相关行业专家意见,选取相应的各项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产业规模、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需求潜力、产业创新支撑”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数据收集与评价方法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体局、兵团财政局、兵团教育局等网站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为确保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可得性,采取插值法、平滑指数等方法来弥补数据的不足。
(二)评价方法:熵权TOPSIS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熵权TOPSIS法以熵权法为基础客观确定权重,再用欧氏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正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并以这种贴近度作为评价排序的依据,其方法的客观性比较强。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通过熵权法对各个基础指标进行赋值,计算相应的权重;最后,采用TOPSIS法对2010—2019年的兵团文化产品发展水平进行排序。
三、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的综合分析
为了系统反映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的变化趋势,特绘制了表2,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做综合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2010—2019年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呈现出“不断攀升”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产业规模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了“前期飞速扩展、后期高速增长”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要素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了“前期快速增长、后期波浪式平缓增长”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产业结构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前期处于波浪式增长、后期呈现缓慢下降”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产业关联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缓慢下降后逐渐走向复苏”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指数在2010—2019年呈现“先波浪式上升后不断下降”的变动趋势。整体来看,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日趋良好,产业竞争能力日趋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实力都得到较大的加强,凸显了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关联、产业需求潜力、产业创新支撑等方面成效略显不足,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产业要素水平投入有限、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关联协调性较差、产业需求潜力波动大、产业创新支撑薄弱等,导致产业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协调性不足,亟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更好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兵团文化产业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了更加直观显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折线图的方式绘制了图1。通过图1,可以更加醒目的看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的变动轨迹,能够为更快了解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各分类指标的发展阶段提供视觉的感知。
(二)基于发展水平评价的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分析
本研究的上一部分通过绘制表格和图形的方式,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和各分类指标指数的变动趋势做了系统分析;通过这些分析结果,也可以为本研究在总结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效方面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撑。本研究的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分析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
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4年相比,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2015—2019年呈现一种“平稳高速增长”的变动态势,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在供给侧改革后远高于2010—2014年;这表明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实力等都得到了增强;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仅有0.675,属于良好的综合得分,离优秀的综合得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表明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兵团文化产业规模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4年的“快速扩张”态势相比,兵团文化产业规模指数在2015—2019年呈现一种“高速增长”的变动态势,并且产业规模指数逐年升高,远高于2010—2014年,在2019年更是达到0.963。这表明,随着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兵团文化产业规模和体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兵团文化产业规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兵团文化产业要素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5年的“快速扩张”态势相比,兵团文化产业要素指数在2016—2019年呈现一种“波浪式缓慢增长”的态势,产业要素指数高于2010—2015年,表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兵团文化产业要素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供给侧要素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兵团文化产业要素指数在2018—2019年,出现跳跃式的下降与上升,说明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要素市场方面政策还不够稳定,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效率等还存在较大不足,需要进一步在后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深化和调整。
兵团文化产业结构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5年的“波浪式攀升”态势相比,兵团文化产业结构指数在2016—2019年呈现一种“先上升到最优后缓慢下降”的态势,2016—2019年的兵团文化产业结构指数的水平仍然高于2010—2015年,尤其是2016—2017年结构指数达到最优的状态;这表明,通过兵团文化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兵团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兵团文化产业结构指数在2018—2019年出现一定的下降,说明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还缺乏较好的稳定性;通过深入剖析,兵团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是导致后期缓慢下降的主要原因,需要在以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继续优化升级,以确保兵团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得到不断稳步提升。
兵团文化产业关联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3年的“持续下降”态势相比,兵团文化产业关联指数在2014—2019年呈现“持续不断攀升”的态势,尤其在2016—2019年增长幅度较大,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这表明,兵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兵团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之间的融合得到较大程度的促进。但兵团文化产业关联指数最高才达到0.680,指数得分还相对较小;兵团文化产业与相关支持产业的协调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兵团文化旅游的融合和文化教育的融合。
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2010—2012年,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指数处于缓慢下降阶段;2013—2015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6—2019年呈现波浪式缓慢下降态势。2016年后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2014年以前的指数得分,这表明,通过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兵团文化产业的需求潜力得到了一定的促进,但由于部分政策的不够优化,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波动依然存在。深入剖析,兵团文化产业的高质量产品的供给不足、供需错配、经营主体营销能力薄弱等是导致兵团文化产业需求潜力裹足不前的深层次原因,兵团文化产业的后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加大优质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综合实力。
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的成效分析:通过表2和图1可知,与2010—2015年的“波浪式上升”态势相比,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指数在2016—2019年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但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指数得分在2016—2017年仍高于2015年以前的指数得分,这表明,兵团文化产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能力和体制保障等方面在2016—2017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2018—2019年,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指数依然在下降,尤其在201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通过深入剖析,发现研究经费的投入减少、专利授权申请数量少和质量差、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波动大是造成兵团文化产业创新支撑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综上来看,与2010—2015年相比,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2019年,兵团文化产业在发展水平指数、产业规模指数、产业要素指数、产业结构指数、产业关联指数、产业需求潜力指数、产业创新支撑指数等方面的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兵团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规模得到了壮大、产业要素水平得到了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产业关联得到了促进、产业需要潜力得到了刺激、产业创新支撑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