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兵团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苏强[摘要]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职责使命使然,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治疆方略始终把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点,国家和兵团持续加大支持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政策供给持续增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更好地服务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南疆兵团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弱项和短板。南疆兵团职业教育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用全局和系统思维制定完善战略发展规划,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力,全面增强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南疆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9.2;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3—0154—07
[作者简介]苏强,男,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及发展研究。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应有之义,围绕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成为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如何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面前的历史答卷。
一、时代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新疆工作,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党的治疆方略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求,是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的关键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治疆方略历史大背景下,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支撑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事业等方面的作用,是南疆兵团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使命。
近年来,兵团高度重视南疆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南迁南建”,实现了南疆高等职业学校零的突破和规模发展,南疆职业院校布局不断优化,设施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夯实了南疆兵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南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
(二)重要意义
1.促进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把推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治疆方略的关键一着。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8月19日向世界职教发展大会致贺信,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深刻阐释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关系。职业教育具有“迁移”“跨界”的属性,是连接理论应用与岗位实践的桥梁,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人才支撑,是科研成果向生产成果转化的一线“操盘手”。南疆区位优势独特、特色产业潜力较大、对口援疆优势明显,实现高质量发展有较大潜力和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其中严重缺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只有围绕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面向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支撑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提升南疆兵团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契合度,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加快推动南疆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兵团的职责和使命。南疆兵团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政治层面体现了是否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办学层面体现了自身是否已具备现代化特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办学价值所在。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南疆兵团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力的产业支撑;另一方面,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职业教育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内生动力。南疆兵团职业院校要以推动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新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倒逼自身高质量发展。
3.推动南疆兵团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南疆兵团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构数量有了质的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但从南疆兵团院校内部治理和外延发展上看,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南疆兵团职业教育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院校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其次,深入研究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质和独特规律,明确南疆特色、兵团属性的差异化特色办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应当避免“打乱仗”“同质化”。第三,要在深刻把握产业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对标对表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标准,错位打造一批支撑区域关键产业链的高水平专业集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南疆兵团职业教育的职责使命,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辨析
(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衍变
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和使命,早期西方发达国家颁布了《莫雷尔法案》《高等教育法》《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等法规,都以法律的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固定下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8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利用科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科学实际来为社会服务。
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三重螺旋”生态圈[1],教育与经济发展必然产生密切联系,诞生了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教育经济学。该理论提出,发展经济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更要重视教育投资[2]。教育是连接不同社会领域的纽带和桥梁,伴随着社会学理论发展,诞生了独立交叉学科——教育社会学。该理论提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五个方面的功能。[3]
(二)职业教育与新发展理念
推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4]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培养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服务方向和内容。
1.服务经济建设。职业教育是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应当发挥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重要作用。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院校自身应当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任务,紧盯产业链条、市场需求、技术前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服务政治建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职业教育服务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3.服务文化建设。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职业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结合新疆和兵团实际,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充分发挥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用文化滋润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4.服务社会建设。从社会教育学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具有提升社会流动性、防止阶层固化、保持社会活力的重要功能。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社会化培训优势,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选择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搭建阶梯。职业教育要面向乡村,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职教教育直接为企业一线岗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室、进课堂,培养职教学生的生态文明大局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5]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态法规意识和生态责任感,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生态文明行动变革。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生态专业建设为引领,为区域生态文明培养生态卫士。
三、服务经济社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022年末,南疆兵团有中高职院校6所,在校生约3.2万人[6],占兵团在校生总数的44.4%,院校数量、在校生规模与2018年有了大幅增长。从专业设置来看,南疆职业院校,专业涵盖15个大类31个专业类90个专业,专业在一、二、三产中占比分别约为0.02% 、42.1%、57.9%,基本契合区域产业体系。南疆兵团职业院校现有专任教师996人,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持续优化。从办学条件来看,南疆兵团职业院校占地面积17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3所高职学院均为近年新建,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1.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兵团及教育行政部门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对南疆兵团院校结构布局、发展方向、路径选择等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2018年以来,兵团在南疆先后迁建和新建5所高职学院(截至2023年6月),结束了南疆兵团没有高等职业学校的历史,在校生规模实现了与南疆兵团普通高校大体相当。充分利用援疆资源,引入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管理团队,高起点谋划发展目标和办学方向。不断推动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办学活力明显增强,不断夯实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服务维稳戍边事业作用持续彰显。南疆兵团职业院校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铸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各族师生“五个认同”。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职责使命,传承和弘扬兵团宝贵的红色资源文化,为兵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维稳戍边技能人才。积极推动与地方职业院校融合发展,通过“手拉手”互帮互带、合作办学等形式,加大招收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学生力度,不断完善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机制,彰显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