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作者: 洪向华 杨佳惠[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守正”“革故”“鼎新”集中表达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内涵,继承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以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新发展;党的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是跳出历史周期率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做到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从而使党在自我革命的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6—0005—07
[作者简介]洪向华,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意识形态;杨佳惠,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2]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的精准要求,也是对进一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战略的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对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
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革命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是暴烈的行动;广义上的革命是指某种事物所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一种广义上的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以持续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的,自觉、主动地革除自身弊病,从而使党经历革命性锻造、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断中多次强调:“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3]其中“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最为重要,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科学内涵的提炼。
(一)“守正”:不忘初心,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守正”即坚持对的。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以始终保持。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影响和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复杂多样,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严峻,唯有经常擦拭,革除弊病,不落尘埃,才能始终守住初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在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坚守、继承和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发展真理。”[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实际,不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者紧密相关,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就是对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坚持、继承和发展。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能够始终保持离不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四种危险”之一,如何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克服这种危险,是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需要思考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的主动性,能够积极面对所犯错误,并且及时进行自我更正,开展自我革命,进而能够实现党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保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1927年召开的古田会议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5],这是历史上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尝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依然需要继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把这个武器始终用在身上。
(二)“革故”:破字当头,着力解决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革故”即革除旧物。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在“破字当头”“修正错误”,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而言,主要是指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经常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过程[6],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
自我净化:“通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自我净化主要体现在“破”,不破不立,聚焦突出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反腐败斗争作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打虎”“拍蝇”“猎狐”是党的自我净化,“拔烂树”“治病树”“扶歪树”也是一种自我净化[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党内政治生态进行自我净化和自我管理,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自觉主动革除弊病,保持党的健康肌体。
自我完善:“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8]制度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建设各方面,就党的制度建设而言,增强自我完善能力,就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在堵塞漏洞、健全机制、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内制度法规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完善能力,就必须健全体制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自我革新:“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解放思想推进创新、实现自我革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通过“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破解各种错误思想藩篱。
自我提高:“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执政环境越复杂,就越需要执政理念的革新和执政本领的增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自我提高需要在复杂的政治实践中增强政治本领,提高政治能力。“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0],新时代进一步推进自我革命首要任务是从政治上入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实现自我提高。
(三)“鼎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方法论要求
“鼎新”即建立新的。无论是“守正出新”还是“革故鼎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个“新”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创新的方法论要求。自我革命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以更新的理念、要求、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创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进一步创新与变革。
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五句话的目标,新目标的确立不仅强调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区别,更加体现出我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也必须要实现与时俱进,体现在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个鲜明特征[11],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党的领导是全面的,要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还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在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基础上加了“长期”两字,在新的形势面前做到执政并长期执政,全党必须围绕这一新主线,重视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本领。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党”,在字幕上一目了然,加了“全面”两字,这不仅是字面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修订的新党章把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覆盖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大方面,这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全面”覆盖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使从严治党的内涵更加充实。中央政治局会议两次针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作出表述,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将“从严治党”的范围扩大到党的作风与制度建设当中,客观上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地位,使之站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是对党的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创新。在坚决打赢反腐败攻坚战方面,提出对出现的腐败现象坚决零容忍,号召全党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决心坚决惩治腐败不手软,并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彰显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创新与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生成逻辑
党的自我革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回答党的自我革命问题,不断推进创新发展。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角度总结党的自我革命经验,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自我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论述:“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2],并且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中,马克思认为事物是在坚持自我否定、自我扬弃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13自我革命正是如此,就是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进行自我“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生动体现。“自我革命意味着要‘革’自己的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刀子’,反躬自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扬弃自己,自己超越自己”[14],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理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