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兵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 刘琼[摘要]兵团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对于兵团履行好职责使命意义重大。兵团坚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经过持续探索,兵团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兵团需要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为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关键词]兵团;党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3;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6—0123—07
[作者简介]刘琼,女,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政治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兵团在新疆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承担着特殊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兵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锻造一支爱国奉献、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为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一、兵团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举措,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战略全局高度部署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为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履行兵团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到2022年4月,兵团人才资源总量超过40万人,相较于2011年净增约15万人。“十三五”期间,兵团专利授权数5615件(其中发明专利740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06项;科技特派员引进新品种223个、推广新技术259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47个。
新时代,兵团在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兵团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和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党对人才队伍的政治引领力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1兵团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刻把握和运用习近平人才观的核心要义和具体要求,牢固树立爱才情怀,聚焦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始终坚持以党的坚强领导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和用好人才,凝聚更多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新时代兵团建设事业中来。二是兵团人才发展的体制更加健全。兵团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承接了自治区授予的3511项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权。在人才队伍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向用人主体单位授权,为人才“松绑”,使各方面人才尽展其长,人才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更大发挥,为充分实现人才的发展价值营造了包容并蓄、风清气正的政策条件。三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加大力度实施了一批战略性的重大引才聚才工程,兵团也围绕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引育并重、梯次配备,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引育人才作用并给予重点培养,有力地支撑了兵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兵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在思想引导上,兵团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边固疆服务”大学习大讨论,用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教育引导广大人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鼓励各方面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爱国爱疆爱兵团、担当奉献,主动担负起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
在组织建设上,兵团制定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职责界定,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将“巩固落实党管人才各项措施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完善乡村人才支撑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研究编制《兵团“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兵团人才工作系统谋划。各师市、院(校)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措施,形成上下协同的人才政策体系。
经过持续努力,兵团涌现出“中国细毛羊之父”刘守仁院士、“英雄不问出处”的陈学庚院士、“节水先锋”尹飞虎院士等一大批科技人才,涌现出魏德友、马军武、梅莲等一大批矢志为国奉献戍边的基层人才。兵团高校6个院系、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全国党员样板党支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二)扎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
兵团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兵团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以事业单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持续推进兵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吸引更多地方干部人才到兵团工作”的重要指示,发挥兵团在新疆工作中调节社会结构、优化人口资源的作用,始终把引人聚人摆在重要位置,始终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不断完善干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问题导向,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以事业单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持续推进兵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45项重点任务落实;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改革,建立人才服务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放开高校、科研院所、园区、国有企业等单位用人自主权;下放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公开招聘权限,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修订26个系列61个专业职称评审条件,优化量化赋分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职业等领域人才申报评价渠道;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和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权;打通连队(村、社区)“两委”成员晋升通道,开展选调生和面向基层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工作。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督促兵团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扩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健全完善兵团干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有力地破解了兵团发展壮大深层次问题,兵团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释放。
(三)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紧紧围绕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引育并重、梯次配备,布局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时期,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引育人才作用,争取协调251名博士团成员来兵团服务锻炼,引导博士服务团成员为兵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同时,选派171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东部发达省市科研院所和高校研修。培养推荐2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4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入选国家海外引才新疆项目、17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扎实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工作,积极推进实施“兵团英才”培养工程和特聘专家引进工程,大力实施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等科技人才项目工程,培养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0人、兵团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注重加强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9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27.03万人次。
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不断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力度。2021年,兵团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超过一亿元。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政法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兵团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大力实施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等科技人才项目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对高层次人才的持续重点培养有力地支撑了兵团人才队伍建设。
用好科学技术奖励,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2023年,对为兵团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颁发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3项、自然科学奖7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23项,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信心,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助推兵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四)引导人才在南疆师市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为保障和促进南疆师市高质量发展,兵团积极完善南疆人才培养、引进、保障特殊政策,重点支持南疆师市和重点团场、塔里木大学、新疆政法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意见的实施方案》《关于发挥人才作用支持南疆师市乡村振兴工作措施》,在编制资源、人才政策、人才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向南疆重点倾斜。制定出台《兵团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官到南疆兵团全民所有制连队工作专项补助办法(试行)》等文件,南疆师市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后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南疆工作补贴、乡镇工作补贴人均月发放标准分别达到1800元、800元、200元,人均月收入8600元左右。
针对南疆师市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人才匮乏的现状,制定印发《关于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的意见》,明确加强南疆师市人才培养、补充、服务的特殊支持政策,统筹实施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兵团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一半以上用于南疆师市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西部计划志愿者名额分配向南疆师市逐年倾斜,2021年达到80%,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70%以上用于南疆师市。
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成果项目到南疆团场创新创业。推行教师服务基层、服务南疆经历与职称评审挂钩机制。通过院校南迁、建设阿拉尔大学城、发展现代产业等集聚优秀人才。新疆政法学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扎根南疆,塔里木大学逐年扩招,为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
经过持续努力,兵团建立了北疆师市结对帮扶南疆师市的人才支援机制,选拔200余名团处级优秀干部到南疆师团任职,向南疆输送急需紧缺人才近3000人,补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师4000余人,组织2000余名高层次专家到南疆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人才服务于南疆师团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逐步确立。
三、新时代兵团人才发展工作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