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鉴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

作者: 董立仁 赵金科 叶尔克西·叶尔肯别克

[摘要]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及其恢宏史诗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执政科学经验总结、光荣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事关我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系统性,把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转化为巨大动力,不仅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关键词]百年党史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1—0061—06

[作者简介]董立仁,男,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领导科学、公共管理;赵金科,男,喀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课程思政与教学;叶尔克西·叶尔肯别克,女,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得以长期执政的科学经验总结和巨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我们要坚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以提高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2]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的极其重要指导意见。该《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依据,按照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思想引导,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科学执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变化的新特征

当前,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也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起步期。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其波谲云诡发展态势,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与人们心理预期新的需求,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包括生物安全在内的非传统安全日趋凸显,人们社会心理复杂多样化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无疑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上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情况、新的特征、新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的挑战。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需求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变化:

(一)新的奋斗目标寄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更高期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我党执政百年辉煌历史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是党的政治优势和科学经验总结。今天,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3]新征程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和伟大责任,时代呼唤我们重要担当之文化自觉,我国9500万多名中共党员正在遵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我国14亿多广大人民群众正在伟大建党精神的鼓舞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新时代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新的职责使命。人类社会发展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性任务,我们是新征程的创新者、答卷者。我们的光荣任务就是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辉煌。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汇成社会价值观,影响着我们国家新阶段的发展成效,甚至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会有社会矛盾存在,而且有些是复杂的、激烈的。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迈进了新征程,未来向好,但是仍然存在着脆弱浮躁、低沉不拔现象,甚至存在仇恨社会、报复社会,或者自暴自弃等极端现象。人不是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人,也不是在真空里生存的动物,而是社会人,受环境影响。由于现实社会复杂多变,个体的独立性、选择性、自主性、多样性、偏爱性,甚至随意性等特征日趋凸显,这就导致了社会思想引导的难度不断加大。为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与之相匹配。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政工作水平,需要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新颖的方式,更加合理的渠道,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全周期效果。

(二)意识形态的博弈斗争带来重大挑战和考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社会制度里,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观念、活动行为,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治国理政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指导地位,这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密匙。党的百年艰苦奋斗辉煌历史证明了我党经历重重磨难、披荆斩棘走到辉煌的今天,领导全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深化改革,并逐步走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新阶段的今天,都源于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而且旗帜鲜明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地位。也正因如此,使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使得共产主义信心更加坚定,使得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使得人民对党和国家更加信任。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将一直坚持下去。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无疑都说明了意识形态关乎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应当时刻牢记:意识形态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绞尽脑汁,不断变换方式和手法,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等活动,并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甚至操纵“国家联盟”组织及有关媒体混淆舆论,对党的执政方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先驱先烈、英雄模范人物、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民族政策等进行大肆抹黑攻击,他们打着所谓人权的旗号持双重标准,甚至鼓动利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否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侵蚀我们的文化,进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负面的评价,甚至做出伤害14亿中国人民的极端事件和卑鄙活动等等。同时还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美国将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并公开将中国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特别是在疫情的加持下显得尤为复杂与尖锐。从国际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屡屡搞病毒溯源政治化,污蔑中国。一些西方媒体恶意诽谤中国防疫取得的成效,大肆贬低攻击中国的防疫措施,诋毁中国对全球抗疫的支持与贡献,恶意抹黑中国形象。从国内看,居心不良的言论仍不时出现。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决抵御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绝对指导地位。基于此,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建设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引领力、传播力、认同力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此,我们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把政治密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三)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创新思维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变化着的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文化多样化、社会复杂化、政府治理智慧化、信息数字化、科学技术日新化,人们思想差异化、家庭生活个性化、社会心理复杂化等等,这些多样性的变化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抛弃机械的、单一的教育方式,偏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生搬硬套的工作思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媒体等作用。

当前,以互联网为引领的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除了前几年涌现的“三微”自媒体外,各种网络平台如视频号、直播等新兴平台和媒介剧增。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 这些多样化的网络载体的大量使用激发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思路,提供了更新颖、更有效、更有趣的方法。面对新目标新任务,不仅要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率、到达率、覆盖率,而且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生动性、全程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如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包括网络平台在内的崭新科学技术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和一定便利条件,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有些网络新媒体发布传播的知识信息等良莠不齐,有些充斥着低俗和腐朽的内容,甚至是错误的言论。如果不能对网上信息进行辨别而盲目吸收的话,就会丧失自己的思想;如果不能在面对各种思潮激荡时坚定理想信仰,就会毒害广大人民群众,严重妨碍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重视对社会群体特别是特殊群体、分众化群体、个性化群体等深入分析研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的预判备案;还要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充分了解,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人们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联系,让思政工作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新征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要做到战略思维与战术精细的有机统一

秉持战略思维与战术精细的有机统一,我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经验。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高度重视战略策略问题、不断提出科学的战略策略作了全面总结。”[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战略思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为此,新时代新征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既要充分把握战略宗旨,又要在战术上能够做到对标对表,做到宏观上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推进与操作上精细准确性的有机统一。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会遇到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风险挑战,我们必须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焦新的历史方位,靶向新的使命,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做出重要战略部署,进行科学统筹谋划。

(一)强化指导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