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论述的三个维度

作者: 韩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论述博大精深、内容广袤,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了科学的指引。具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论述分别从理想信念的具体指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理想信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理想信念、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生成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党员干部;理性信念;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1—0103—05

[作者简介]韩雷,男,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意识形态建设。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准确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对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一系列新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信念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开展理性信念教育”等问题,是新时代做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理想信念阐释的具体化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是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什么是理想信念,通过对理想信念的具体阐释来消解理想信念的抽象性,从而加深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首先,通过形象的表述来解释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以其抽象的特点而不容易被党员干部所理解,这也就导致党员干部不能形成理想信念形成客观的认知,从而弱化理想信念的作用。因此,应对理想信念进行具体的阐释,以此来消解这一抽象性。为了提升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信念进行了形象的表达,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将理想信念喻指为人体的必要元素“钙”,即“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p444)其二,将理想信念喻指为“压舱石”,因为“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2](p180)其三,将理想信念确定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3](P180)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信念的阐述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祛除了理想信念概念的抽象性,通过“钙”“压舱石”和“政治灵魂”这三个层面对理想信念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而这一解释增进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来解释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所体现的“先锋队”作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彰显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修养、牢固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4](p247)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党员干部的座右铭,但这一奋斗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而这一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5](p24)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5](p16)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引入对理想信念的解释,使得理想信念的表述更加具体。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强调,突出了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使得理想信念更加科学;通过强调共产主义奋斗目标,设定了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提升了理想信念的实际效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理想信念的形象化表述和具体的阐释为党员干部理解和践行理想信念进行了科学的指引。理想信念的这一形象化表述使得理想信念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而马克思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则分别为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目标设定。在此基础上,党员干部能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更好地体会到理想信念的真意,同时也使得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重要性的时代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攻坚期,这就需要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挥理想信念的激励作用,展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从而使得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得到更加系统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时代之问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必备的素养,也是促进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的精神动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弱化的现象频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分析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的主要表现,如有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问计于神;有些党员干部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有些党员干部向往西方社会制度,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等等。[6](p108)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再次提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弱化问题,再次强调“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通过这一阐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回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的这一现实问题,而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的问题进行了澄明,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敢于面对问题的勇气,更加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二)理想信念重要性的科学阐述

理想信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的认知,而且能够深化党员干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此,应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阐释,更好地提升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重视。

第一,理想信念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依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之风为什么盛行?为什么有人沦为腐败分子甚至变节投敌,走向犯罪的深渊?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1](p414)因此,“四风问题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7](p43)通过理想信念来加强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传统的作风建设中,理想信念和作风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就导致作风建设处于被动的状态,即当党员干部的行为出现问题后才会被提到作风建设的议程上,导致作风建设出现滞后。但是,将理想信念同作风进行耦合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其一,理想信念以其正向的精神指引为党员干部如何行动进行了价值上的预先设定,确保党员干部的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其二,理想信念较之其他的精神品质来说更具持久性,能够使得党员干部在面对外部诱惑时保纯洁性和先进性,因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1](p413)

第二,理想信念是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素质的优劣对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素质较高时,党的建设和发展越是顺畅,反之亦然。为此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也就成为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是对高级干部第一位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一位要求。”[8](p2)另外,作为理想信念还有着独特的作用,它能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使得党员干部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人的要求。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言论和行动。”[9](p10)

第三,理想信念是防止党员干部腐败的重要精神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干部出问题,无一不是首先在思想上出了问题,特别是在理想信念上出问题。”[10](p204)党员干部一旦在思想上出现问题就会使得党员干部偏离为人民服务的正路,而走向贪污腐化的邪路。防止党员干部贪污腐化的关键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使得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进程的加快而更加牢固。因此,“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阐述中既强调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又科学论述了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正一反的阐释使得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变得更加客观,进而增强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开展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一)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提升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重视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明确理想信念的意义。通常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以正面的宣传为引导、以积极向上的案例为参照,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为依托。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理想信念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就会出现弱化。一方面,受侥幸心理影响出现对理想信念的淡化;另一方面,理想信念会被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义务所置换。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应在坚持正向引领的同时辅以反面事例为比对,从而使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既能筑牢理想信念的防线,也能通过反面案例来达到警醒。具体来说,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正面引导,加强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而反面案例则为党员干部提供了结果性思维,即理想信念缺失所引起的后果。

第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辅以负面案例能够直指问题,体现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被弱化后的表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很多党员干部做了一些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就要回报,怕接触矛盾,多栽花少栽刺,根子还是理想信念蒙上了灰尘。再如,“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成效”。[11]p(15)通过这两个警示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党员干部不能用歌功颂德来代替理想信念,更不能在空谈中去谈理想信念。

第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辅以正向的价值引导能够加强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识。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理想信念。”[12(p10)同年,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3](p16)习近平总书记以先进典型为例,阐述了作为共产党人应如何对待理想信念。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通过介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工作状态,来加深党员干部对如何践行理想信念的理解。

理想信念教育中辅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可以为党员干部理解和践行理想信念作出基本的规范。正面案例阐述了共产党人对待理想信念的态度;反面案例指明了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并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二)以红色文化为主要载体,阐明理想信念的积极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它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过程中所凝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事、革命遗迹等的统称,其中尤指在革命、建设中所形成的各种“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14]p(6)。红色文化能够有效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抵消负面思潮的侵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精神素养,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源,具有超越时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集中展现了什么是理想信念。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5](p21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