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研究
作者: 刘昌龙[摘要]发展是南疆师市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南疆师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瞄准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维稳戍边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但同时,与履行职责使命对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够强的问题,亟须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拥有的基础条件,明确重点选择的产业及发展方向,并提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南疆师市;特色优势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3—0138—08
[作者简介]刘昌龙,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引言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南疆师市而言,发展同样是兵团在南疆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南疆师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各项部署,瞄准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维稳戍边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但同时,与履行职责使命对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实力不够强的问题,亟须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性
从中央要求来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南疆师市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2014年,习近平视察新疆和兵团时提出,“南疆发展要因地制宜”,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发展优势产业。2017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疆发展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强调的、关注的新疆发展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南疆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南疆师市是促进南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处于南疆区域的南疆师市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部署要求,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更好地促进就业增收、吸纳集聚人口。
从理论逻辑来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南疆师市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理性选择。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也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从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述理论的现实正确性适用于南疆师市经济发展。南疆师市嵌入式布局于南疆五地州,经济发展上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就需要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尽最大努力在大市场中去寻求特色,选择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全力发展,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从历史脉络来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南疆师市塑造经济优势的重要路径。自成立以来,兵团就立足现实需求、资源条件选择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竞争优势,促进了兵团发展壮大,带动了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比如基于粮食短缺的现实情况,进入南疆的屯垦部队,发挥开荒生产经验优势,积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不仅保障了部队供给,还推动了南疆农业发展;立足土地资源条件,大规模种植棉花等作物,并逐步发展棉纺等延伸链条;依托农业资源,南疆师市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出现了新农开发、冠农股份等一批龙头企业等等。当前,南疆师市仍存在着产业体系不完善、链条短、竞争力弱,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亟须找准自身优势,选择好特色优势产业,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从现实需求来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南疆师市扩增产业规模、吸纳集聚人口、发挥特殊作用的必由之路。当前,南疆师市产业基础薄弱,产量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特色不突出,示范作用不强,对南疆经济带动有限;同时,由于产业弱、散、小,造成吸纳集聚人口能力不强,影响了南疆人口资源优化和先进文化传播,特殊作用发挥受到影响。要解决上述难题,在产业层面上就需要破除漫灌式产业发展思维,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准选优特色优势产业,走精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壮大产业规模,吸纳集聚更多人口,更好地促进南疆社会结构变化。
二、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政策机遇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将不断加大对新疆和兵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之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对口援疆等方面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是针对兵团向南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南疆师市将迎来更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利用、人才交流等方面的特殊支持和倾斜,政策叠加效应将不断显现,势必带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聚集,对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起到催化剂作用。
(二)交通便利
在新疆交通网络大布局下,兵团积极推进与地方交通网络联通,并加大辖区内部交通网络建设,交通便利程度越来越高,为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流通保障。铁路方面,南疆已形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全部实现无缝连接;格(尔木)库(尔勒)铁路的全线贯通形成了进出疆第三条铁路大通道;南疆兵团的四个城市均有铁路通行,三十六团、二二五团等团场也有铁路穿过或紧邻铁路沿线,客货运输便捷,交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公路方面,南疆高速(一级)公路圈即将形成,内部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兵团的四个城市均紧靠高速公路,众多团场也在高速公路沿线;南疆师市内部公路畅通便捷,师部与团场之间、团场与连队之间、连队内部均通硬化路或高等级公路。机场方面,南疆重点城市均有民用机场,支线机场直飞、串飞、环飞航线进一步完善;阿拉尔、图木舒克已建民用机场,铁门关、昆玉也在机场一小时半径内,国道315沿线团场到机场距离也在百公里范围内,并且四十五团、一牧场等团场已建或拟建通用机场。
(三)组织优势
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具有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便于在全兵团范围内进行人、财、物资源的统一调配和整合,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为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下,南疆师市正积极同市场机制有效衔接,激发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效能,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更有效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四)资源条件
南疆师市具有较丰富的光热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能够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光热资源方面,南疆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积温较高,无霜期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均很高,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农业资源方面,南疆师市形成了优质小麦、大米、棉花、辣椒、红枣、苹果、香梨、杏李、设施果蔬等较具特色的作物生产基地,有利于推动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发展。文化资源方面,南疆师市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胡杨精神、三五九旅精神、老兵精神等内涵丰富,军垦文化特色鲜明;有唐王城遗址、佛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有昆仑山、胡杨林、大漠风光等自然文化遗产,有利于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优势产业。人力资源方面,南疆师市有塔里木大学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各师市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人才,能够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南疆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南疆师市人口规模也已超过100万人,且经过教育培训,可以有效转化为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能够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技能型人才。
(五)产业基础
根据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南疆师市大力推进“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产业逐渐成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助力稳定的“加速器”。农业是南疆师市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充分挖掘农业潜力,着力发展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农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南疆师市发展的主战略,南疆师市通过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家电装配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工业发展快速推进。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是兵团唯一具有生产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城市;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化工等产业为主导;喀什经济开发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片区)、兵团草湖产业园、第三师图木舒克工业园区形成以纺织、农副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以林果、养殖、蔬菜、中草药、牧草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已形成以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医疗教育及健康养老等为主的发展格局。这些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发展基础。
三、南疆师市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
特色优势产业是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优势产业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在“特”,凸显本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积淀、功能作用等特色要素,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核心在“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强实力,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对于南疆师市而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就需要立足自身优势,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市场导向,在“特”上做文章,在“产”上谋发展,选择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从区域比较优势来看,交通区位状况、自然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因素、经济技术水平、区域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形成的区域独特性会让区域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这也使得区域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因素条件下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同时,一个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要瞄准重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这也就要求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不能过多、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撒“胡椒面”,要依据重点因素有条件地选择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从南疆师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一,南疆师市较为丰富的光热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力资本资源等资源条件,决定了在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二,南疆师市嵌入到南疆各地州,部分师团位于交通要道或重要节点,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其三,南疆师市文化特色鲜明,尤其是军垦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其四,南疆在历史上曾出现丝绸产业等繁荣景象,现今和田、喀什地区仍有一些种桑养蚕抽丝的情况,南疆师市可考虑重现南疆丝绸产业辉煌;其五,当前南疆形势仍较为复杂,南疆师市履行着维稳戍边的特殊使命,部分产业的选择上可立足维稳功能形成竞争优势。基于以上,南疆师市特色优势产业可从自然资源、交通区位、文化特色、历史经验、维稳功能等方面进行选择探索,并明确重点发展方向,这对南疆师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基于自然资源条件下南疆师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向
如前文所述,南疆师市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条件,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兵团的40.1%,棉花总产量占32.1%,苹果、香梨等水果总产量占71.2%,红枣总产量占97.5%,羊总只数占四分之一左右,且棉花、红枣等在南疆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及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南疆师市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为发展果蔬等设施农业、光伏产业提供了必备条件;同时,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光能作为新能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政策机遇。因此,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因素,南疆师市可考虑发展特色农牧业、设施农业、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光伏产业。
特色农牧业。充分发挥南疆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粮食、棉花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肉羊等特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优势集中、品质提升。提高南疆师市重点粮食供应能力,大力推广强筋、富硒、有机小麦品种,着力发展优质水稻,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建设一师水稻、二师小麦等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以“优棉”为目标,引导棉花种植向一师、三师优势区集中,培育早熟、适宜机采、丰产、抗病的品种,推进主栽品种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形成区域优势明显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以“精果”为方向,加快以“主干结果”为主的简约化栽培模式及集成配套技术的使用,加大机械化推广力度,推进绿色、有机果品示范园建设,构建一师以苹果为主、二师以香梨为主、三师与十四师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发展格局。以“强畜”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加大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进标准化养殖区和畜牧业饲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