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扛牢民企担当

作者: 陈玮

2024年全国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审议通过的“六大报告”内容详实、目标明确,客观总结过去一年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要认识,再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重要论述,对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刻阐释、提出具体要求、擘画发展蓝图,为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与此同时,《报告》还清晰地传递了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等内容,让民营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家倍感温暖,也备受鼓舞。

一是围绕“中心”,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定发展信心。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领航定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较强、灵活性较高的优势,坚定努力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更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二是紧抓“核心”,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推动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而数据要素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标志着数据对产业发展的赋能效应将加速释放,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我们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积极加强与传统产业头部企业深入合作,形成新型链主组织,通过开放数据和应用场景,推进生产、销售、存储、加工等全链条数据融合利用,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形成一批有辨识度、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

三是紧扣“重心”,深刻理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方向和路径,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全面贯彻重庆市委、市政府“持续推动国家战略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质增效,强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作用,谋划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等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数字重庆建设是作为对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现代化的全新探索,认真落实“全面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力争在各个领域形成点上突破,充分发挥场景经验优势,快速理解核心业务,串联构建“综合场景”,提升政府侧公共服务效率,优化产业侧资源配置能力,以数字化助力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作  者:全国人大代表、正高级工程师、重庆誉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钟学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