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共富乡村酉阳样本
作者: 祁美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重庆市酉阳县作为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坚持农民主体,重塑乡村价值,以花田乡何家岩村为示范探索建设共富乡村,努力构建“挖掘价值、转化价值、提升价值、共享价值”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路子,全面激活农村共同富裕新动能,探索经验在全国政协“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2022年度协商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分析研讨共同富裕的成效和经验,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参考。
一、酉阳县乡村振兴工作的背景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为了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酉阳县因地制宜、先行试点,把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探索建设“共富乡村”作为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花田乡何家岩村进行试点示范。
花田乡何家岩村共有620户2126人,脱贫人口163户643人,外出务工465户638人,留守老人102人,留守儿童86人;房屋418栋2790间,整栋闲置率占10%,部分闲置率达60%;是中国传统村落,先后获评中国民俗摄影创作基地、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品牌。经深度解剖分析发现,该村存在“两个被低估”(农民房屋价值、农村土地价值)、“三个被外溢”(生态价值、无形资产价值、政府资产价值),究其原因是农户存在“四个没有”(没有市场、没有信息、没有资金、没有能人),依然端着“金饭碗”卖出“铜价钱”。2020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4元、比上年增长8.2%,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比上年增长23.5%。
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酉阳县坚持特色资源村寨走一条“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路子,大幅度提高农民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彻底改变“干部在干、村民在看”“政府主动、农民被动”“企业赚钱、农民保底”的现状,追求把“两不愁三保障”变为“两美好三升级”(吃得美好、住得美好,环境升级、认知升级、收入升级),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实现了本村价值和增值收益不外流。
二、酉阳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做法成效
酉阳县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创、试点示范”,推动生态和人文价值转化变现,把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动能转化为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动力。2022年,何家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9万元,是2021年的5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万元,同比增长26%。
(一)挖掘价值:全面梳理激活“三类资源”
何家岩村是全县核心景区的核心资源,草原、梯田、空气、温度、海拔、星空、传统村落一应俱全。一是生态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6℃,大气透明度高,是星空预报最佳赏星基地之一,被誉为“天河之眼”。千尺悬崖矗立,上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菖蒲草原,下有四百年的万亩梯田,形成了全国唯一的360度邻崖全景梯田景观。年降水量达1436毫米,土壤富硒,夏季炎热,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稻种植优势得天独厚。二是人文底蕴厚重。土家吊脚楼古色古香,百年特色村落保存完好,“酉阳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酉州苗绣、西兰卡普等传统制作技艺被誉为“古苗文化活化石”。自永乐年间起,花田米成为皇室“贡米”,本土居民耕耘传承数百年,形成了鸡犬相闻、往来种作的农耕风俗。同时,该村通过推动艺术与乡村文化有机衔接,形成了新风古意相映成趣的美丽场景。三是集体资产富集。累计整合林地200亩、土地50亩,将破旧粮站改造成为村明德书院、村史馆。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各类扶贫资金投入项目共44个4301万元;以扶贫资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
(二)转化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三种业态”
何家岩村依托独特生态人文资源,打通价值转化通道,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重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提质山地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大米、油茶、生态畜牧3大主导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成贡米核心基地10000亩、油茶基地2000亩,发展养殖大户12户,推动一人一亩贡米田、一户一个增收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新引入和培育个体工商户34个,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培育适度规模家庭农场6家,流转土地1800亩,带动种植户220余户。采取“统租+自产”的方式,形成“研学+精作+代销+共享”全产业增收链条,实现农业年产值2000万元。二是做精农产品加工业。整合现有加工坊4个,包装年产能3600吨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实现分等级、分品质、分包装。创建生态健康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老腊肉、渣海椒、米豆腐等农特产品家庭工坊17户,全面提升加工业占比,力争到2025年达到60%。推出“村集体+代加工+销售”模式,探索“以加工养加工”渠道,增加农民就近就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企业队伍。三是发展文旅融合业态。依托万亩草原、观光梯田、古村古寨、特色民房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蛙语蝉鸣、星辰大海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打造国家天文观星基地、天文观测站点和月球公园,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保持古色古香建筑风貌,建设高端民宿、无人便利店、农家咖啡厅、会客厅、明德书院等具有功能性支撑的乡村发展7大新业态。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游客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建成停车位300个、客房206间、文化场馆2个、作坊体验区2个(非遗工坊、菖蒲石坊)。2022年1-11月,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0万元。
(三)提升价值:聚焦赋能驱动“三大要素”
何家岩村坚持以人才赋能、品牌赋能、数字赋能,有效提升产业“含金量”。一是人才赋能补强产业链。创新实施“三回三讲三干”行动,引入返乡创业人士25人、科技人员7人、大学毕业生21人、驻村干部5名,选育致富带头人7名、乡村CEO3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合作建设实验室、培训中心、实践基地,开办乡村振兴学堂、农民夜校,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人才深入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培训村民300余人次,孵化培育“土专家”“乡创客”12人,50余名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借力重庆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北京大学乡村研究院、北京明德书院、四川美术学院、腾讯SSV等机构为村发展实验室,转换高产玉米、降解有机肥、云稻米、高效农机、太阳能杀虫灯等科技成果10余项。二是品牌赋能提升价值链。做靓“贡米”品牌,先后成功创建“酉阳贡米”国家地标、“花田贡米”著名商标、有机食品认证。有了品牌的加持,农户自销稻谷达5元/斤、有机大米市场销售价20元/斤。擦亮“花田”品牌,统筹花田蜂蜜、渣海椒、霉豆腐等地方产品,注册“锦绣花田”“花田乡味”“花田故事”3个商标,建立“贡米”1个全域品牌、20个子品牌、180个单品于一体的农产品体系。做优“美宿”品牌,打造“桃源人家”21家、“花田美宿”民宿30家、“森林人家”农家乐3家、网红摄影馆2家。三是数字赋能畅通供应链。打造“何家岩智慧乡村”,打通市场销售通道,开通“稻香何家岩”公众号、视频号,注册“花田何家岩商店”,创新运营智慧认养“为村共富农场”,53户村民把6.6万平方米的稻田搬上云端,实现增收90万元,“何家岩云稻米”项目获评重庆市数字乡村十大案例。开通为村共富乡村经营服务小程序,开发乡村智慧导览地图,游客实现一键玩转乡村线上服务极致体验。开发为村共富乡村经营后台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一卡通”。花田乡探索乡村数字化治理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介。
(四)共享价值:突出主体搭建“三个平台”
何家岩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坚持平台共建,成立共富乡村合作社。按照“自己动手、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同缔造”原则,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成立共富乡村合作社,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推动资源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调配,农民自愿申请成为社员,将成员和合作社联结成为利益共同体,目前已有4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二是坚持决策共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开展“谈乡村振兴、话幸福未来”思想大讨论,召开小组会、院坝会、火铺会9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120余条。创新合作社决策程序,吸纳社员进入合作社管理层,让成员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日常管理和重大事务决策,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监督制度设计,让社员成为监督主体,全面落实信息公开、财务公开、权益公开,推行“社员监督+村支两委监督”双重监督,全面保障社员合法权益。三是坚持成果共享,科学确立利益分配制。坚持农民利益最大化,村民以房屋或技能入股,参与建设和管理,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经营性收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幅度提高了农民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合作社统筹利用回归成本和经营利润,不断丰富和发展新业态,实现滚动发展,推动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集体增实力。2022年以来,何家岩村120名村民通过在共富乡村合作社务工获得收入110余万元,花田贡米业态已为600户农户发放分红资金30余万元。
三、酉阳县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基本原则
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对资源挖掘、项目规划、推进实施以及结果呈现等全过程进行统筹,为农民增收致富蹚路子,为村集体增收探路径,保证共富乡村“强村富民”的正确方向,确保实现健康发展、良性循环、收益稳定。
(二)把坚持农民主体作为基本立场
农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农村要发展,根本依靠是亿万农民。坚持把农民作为共富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吸纳农民意见,坚持利润让给农民、成本回归集体,大幅度提高农民在第一次分配中的比例,让农民利益最大化,全过程体现农民主体性,真正让农民“唱主角”。
(三)把推动市场运作作为基本方向
要素市场化是促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在花田乡何家岩村成立以本村农民为社员的新型乡村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参与建设、主导运营、利益共享,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本村资产资源,找准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业态,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把优质的项目实施起来、把无序的管理规范起来,实现了本村价值和增值收益不外流。
(四)把撬动发展资金作为基本前提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解决启动资金和持续发展资金是基础和前提。注重统筹用好四类资金。第一类是捐赠资金,分年回收成本进入合作社;第二类是社会资金,有序引导、规范监管,原则上只能与合作社合作,本息回收,利润与银行贷款利息持平,不收高额回报;第三类是政府产业投入资金,利润归农民,成本分年回收进入合作社;第四类是合作社银行贷款,本息分年还给银行,利润留给农民。由合作社对回归的成本及获得的利润进行科学分配,不断丰富和发展新业态,实现持续滚动发展。
(五)把培育专业人才作为基本动力
人才是共富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终结分散粗放的“小农”经营,壮大新型股份合作社,需要能人带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分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运营,培育本土人才作为职业经理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加入运营团队,既解决就业问题,又弥补农民管理不足的短板;既解决外来人才进村会流失问题,又解决长远可持续问题。同时,由政府搭台,对职业经理人持续开展专业化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运营能力,确保产业持续发展。
(六)把建设数字乡村作为基本支撑
数字化是打通信息壁垒、优化要素流通通道、提高产销对接效率的重要支撑。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共富乡村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何家岩智慧乡村”,开发建设符合乡村产业发展特点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把资源与市场链接为一个系统,赋能产业设施、运营服务、营销推广各环节,让农民直接了解市场,为客户提供深度体验服务,为集体经济运营者开展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提供产业发展的决策参考,促进品牌打造、经营管理和市场对接,以数字化“重整”农业、“重构”农村、“重塑”农民。
作 者:中共重庆市酉阳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