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

作者: 赵飞

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 0

摘要:农户农业生产专用性资产的产生会增加土地流转的租金,承租者之间的博弈会抑制农户土地转出。为探究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本文以铜仁市江口县274份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二Lojistic【正确】Logistic回归模型从土地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地理位置专用性四个方面来讨论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力资本专用性中农户参与专业培训以及农业生产管理能力显著抑制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以及土地资产专用性分别显著抑制农户土地转出意愿。

关键词:资产专用性;意愿;土地;农户

一、引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为中国农业生产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但也带来的农地经营规模细碎化和分散化。现阶段,这种细碎化和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中国农业现代化和规模经营的要求[2][3]。2013、201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了流转土地问题,因为只有通过推动土地流转才能更好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实现粮食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双效益的提高。相关政策有利促进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土地流转增速呈逐渐放缓的态势。2017年《全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土地流转率一直在提升,但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2006至2009年之间农地流转的年均增长率为38.88%,而2010至2016年则下降为16.64%。农地流转率增速放缓的现象值得学界的高度重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投资,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高逐渐增加[4],资产专用性也逐渐增强,形成了较高的沉淀成本,造成农地转出的机会成本增加[5]。而且资产专用性具有“捆绑”效应特征,在交易的过程中,专用资产持有者在交易的时候容易被机会主义行为者“敲竹杠”的可能[6-7],最终给农户退出农业生产造成了退障碍[8]。因此,研究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为农户做出土地流转选择时提供决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1985年Williamson提出了“资产专用性的”概念。认为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是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条件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替代使用者重新调配使用的程度。意思就是当一项资产换作新的用途时,该项资产所产生的价值与原始用途所产生的价值的大小。如果改变用途后所产生的价值大幅度降低,说明这种资产具有专用性,价值损失的越大,则专用性就越强[8]。Williamson研究专用性资产在交易行为中的作用机制构成交易成本经济学不同特点,认为专用性资产投入可能会发展为沉没成本,在交易时“被锁定”[9]。Williamson并将专用性资产分为人力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场地专用性、以及暂时性专用资产等六大类[10]。

在农业生产时,农户为增加土地边际收入效应,他们会选择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到有限的土地生产中,同时农业生产也是长期投资的过程,最后形成了较高的资产专用性,这时,如果农户选择退出农业生产或者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将面临高昂的“沉淀成本”,从而形成“套牢”效应[11-12],最终导致资产持有者退出壁垒的产生,因为换作他用会降低价值,在交易时容易被机会主义者“敲竹杠”或者被“要挟”的可能。本文参考得分类方法,将农户资产专用性分为人力资本专用性资产、土地资产、实物资产、地理位置四种类型的专用性资产,分别阐述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

人力资本:即农户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农业技术培训或者“干中学”的务农经验等[12],在数量质量形成较强的人力资本,一旦换到其他行业,这些技术将不再适用便出现贬值的可能。

假设1: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拒绝土地转出土地。

实物资产:威廉姆森指出,实物资产专用性是指一种机器只适用于较为固定的用途,如果换作别的用途会降低经济价值[11]。就农业生产而言,实物资产专用性主要是指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理性的农户会选择购买农机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多余的劳动力从其其他行业,同时也是农机地利用率。

假设2:实物资产专用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拒绝土地转出土地。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即灌溉条件、村庄区位条件。对于南方来讲,水田主要种植稻谷,对水源的需求很高,在农业生产季节需要一定的水源灌溉,所以对灌溉条件有要求。在交易的过程中,土地出租方租金要价高,将需求者拒之门外。

假设3:地理位置专用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拒绝土地转出土地。

土地资产:土地资产专用性指土地耕种条件、土地肥沃度等特征[5]。某些土地只适用于特定的植物栽培,农户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种已经很熟悉了土地耕作特性和长期的投入。

假设4:土地资产专用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拒绝土地转出土地。

三、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定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数据源自课题组在2020年12—3月对贵州省铜仁市实地问卷调查所得。样本农户的抽样过程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样本选取铜仁市江口县,发放问卷312份,收回305份,有效问卷274份。

(二)变量说明

本文的因变量为农户土地转出意愿。资产专用性用以下变量分别测量:人力资本专用性选择种植年限、农业生产管理能力、是否参与过专业技术培训及务农劳动比例表示;实物资产专用性选择正常使用农业机器数量表示;地理位置专用性选择用村庄区位条件表示;土地资产专用性选择土地肥沃度和灌溉条件表示。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健康状况、户主年龄、户主学历。

(三)模型设定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探讨农户四个方面的专用资产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模型中的因变量农户土地转出意愿,为二元变量,农户愿意土地流转赋值为1,否则为0;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Logistic用于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分析,是分析个体决策的优选模型[13],土地流转意愿正好属于二分类变量。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其中 Y 为农户土地转出意愿,X为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Y值有影响的个数为X_1.X_2 〖.X〗_3 〖.X〗_4……

则记  P=P(〖Y = 1|X〗_1.X_2 〖.X〗_3 〖.X〗_4,...,X_k),表示在 K 个自变量作用下,结果发生的概率,则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1/(1 + exp[-(β_0+ β_1 X_1+ β_2 X_2+...+β_k X_k β)])

其中0为常数项,1,2,...,C为回归系数。若用B表示K个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则B= β_0+ β_1 X_1+ β_2 X_2+...+β_k X_k,通过对数变换的;〖ln( p⁄1 - p)=β〗_1 X_1+ β_2 X_2+...+β_Z X_Z,0表示自变量影响为0时,农户转出与土地转出意愿的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

四、实证分析

(一)土地流转意愿决策分析

表2显示了样本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布情况。由表2可知,在274户受访农户中,有146户愿意转出自家承包地,占比53.28%。有128户不愿意流转出自家的承包地,占比46.72%。

在进行模型估计前,对数据进行多次尝试性检验剔除不合理的变量后,运用方差膨胀因子法检验所有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结果如表3所示。检验结果显示,最大方差膨胀因子为1.966(<5),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拟合检验优度检验。本文采用SPSS25.0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采用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法对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显著行为0.739(>0.05),说明模型总体拟合行较好。

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实证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

人力资本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农业生产管理能力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有负向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上显著。是否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为-3.165,其显著性为0.004表示为参与技术培训对农户对土地转出具有抑制的作用,说明参与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比没有参与培训的农户愿意土地转出的可能性要大,农户越不愿意土地转出。

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对其土地转出意愿有负向关系,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为-0.679,表明农户拥有农机数量越多越不愿意土地转出,研究结果和林文声等一致。村庄交通条件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有负向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440,说明村庄交通条件越好的农户土地转出意下降,交通条件越好有利于机械化生,获取农业生产资料或相关信息较便捷。土地的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负向显著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294和-0.258。都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越好农户土地转出的可能性越小。而户主身体健康状况和学历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分别在5%、1%统计水平显著,且回归系数为正。可能的原因是,农户学历越高,非农就业的机会越多,相比低收入的农业生产农户更愿意从事非农就业。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做法,采用Probit模型验证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验。检验结果如表5,资产专用性对农户转出土地意愿影响的Probit回归结果和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水平、回归系数大小和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铜仁市274户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样本农户中,愿意转出承包地的农户占比53.28%,不愿意流转出自家的承包地的占比为46.72%。(2)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负向显著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说明资产专用性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抑制作用。具体而言,相对于没有参与培训的农户,接受过培训的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小;农业生产管理能力越好,农户愿意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小。农机数量越多,固定资产成本越高,若放弃生产,将损失较大的“沉没成本”。村庄交通条件越好,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成本越低,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低。土地肥沃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对水源的依赖度较高,灌溉条件越好,越有利于稻谷类作物生长,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低。

为了解决资产专用性抑制农户土地流转的问题,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本文提出如下启示:对具有较多专用资产的农户,如果退出农业生产,专用资产将变成沉没成本,面临较大的损失,为保证农户放弃农业生产后专用资产得到最大力度盘活,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政府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专业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推动人力资本、实物资产、土地资产不足的农户的土地转出。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资产专用性较强的农户扩大再生产,实现专用资产的产出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Lin J Y.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1):34-51.

谢玲红,吕开宇.我国农村耕地流转基本特点、区域差异及政策优化:基于8省农户调查的数据[J].农村经济,2016(7):34-41.

陈美球,邓爱珍,周丙娟等.耕地流转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J].中国软科学,2008(7):6-13.

熊彩云.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4(12):48-51.

林文声,秦明,郑适等.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6):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