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事记(2024年11月~12月)
作者: 周春燕十一月
1日,中共上海市委在《人民日报》刊登题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画卷》的文章。文章指出,上海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滚动实施“民心工程”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一系列实际行动,推动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上海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动员全市人民,坚守初心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放在”,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朝着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勇迈进。
2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并指出,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各方面,加快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造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的上海窗口。
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前往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和世界技能博物馆调研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李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同日,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在上海举行启动仪式,上海迎进博消费嘉年华活动同步启动。
4日,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指出,你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习近平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5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5日,李强在上海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要在坚持重信守诺中更好凝聚开放共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在坚持互利共赢中更好拓展开放空间,加强市场和资源对接;要在坚持命运与共中更好担起开放使命,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本届进博会期间,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企业参展。
5日,上海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的批复》,同意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
6日至12月30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在上海举办。本次主题展通过900幅图片、353个案例、51部专题视频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全面展现了5年来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以及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创新实践探索。
1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
同日,中共中央批准:吴伟同志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吴伟为上海市副市长。
13日,上海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才工作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出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新政。
16日至18日,以“共创共享共赢,携手新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和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同期举办。
27日,陈吉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中央对朱芝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会议指出,要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定精神上来;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利剑高悬、保持高压态势、保持震慑常在。
29日至12月3日,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上海举办。本届邮展展品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共371部1617框,数量再创新高,并首次将首日封纳入展出类别。
十二月
1日至3日,以“专精特新、育新提质”为主题的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
6日,2024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简称“DIA”)颁奖盛典活动举行,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GR-1荣获最高奖——全场大奖。
12日,《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布,通过19条举措促进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创新发展。
13日,“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在杨浦区复兴岛开启,首批启动28个孵化巢台,涵盖城市治理、时空经济、城市安全等场景。
同日,“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在第六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发布,上海在排名中保持第三。
19日,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物流供应链、数字科技以及高端平台建设、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座谈会,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陈吉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弘扬乔石同志的精神风范,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真理、锐意改革创新、赤诚为民造福、保持政治本色。
22日,上海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成为全球首个突破5000万大关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
26日,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通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指出,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辐射带动力。
同日,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沪苏湖高铁全长约16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湖州站共8座车站,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城市群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同日,沪苏湖高铁沿线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火车站——上海松江站启用。
27日,上海轨道交通市域机场线开通运营。市域机场线是上海首条自建自营时速达160公里的市域线,是全国首条采用市域C型车的新建市域线。
29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明年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定发展信心,直面困难挑战,善于化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守牢安全底线,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二是聚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三是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聚力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五是聚力建设美丽上海,六是聚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七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
30日至31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龚正通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社会民生发展等领域工作作出要求。
30日,上海国际商事法庭正式揭牌成立。经最高人民法院和市委编委批复同意,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国际商事法庭,为各类国际商事纠纷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纠纷解决途径。
整理:周春燕(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
(责任编辑: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