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机制建设的研究

作者: 王佩 周强峰

[摘  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公立医院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中建立临时党组织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桥头堡”。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现状的分析,探讨目前面对的挑战,聚焦组织设置、班子结构、管理运行、经费保障、党员教育等5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内容,提出完善途径,从而更好应对地新时代公立医院不同合作项目的组织形态,进一步严密公立医院的组织体系,适应新时代的任务要求,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关键词]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5)01-0107-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由此,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任务,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更是在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中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桥头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因此,完善临时党组织的机制建设是新时代公立医院面对不同合作项目、多样组织形态变化的重要对策,是适应新时代任务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之举。

一、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

机制建设的价值意蕴

当前,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临时党组织是其特殊时期、重要时刻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党的组织体系的组织优势和协同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机制建设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尚处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就已认识到,“没有支部就没有党”。中共二大提出隶属于地方支部的“组”,中共四大正式明确了“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为党的基本组织。作为党组织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临时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架构中不可或缺,“是正常系统的一种变通”,以“补救一种特殊的情形或达到一种特殊的目的”。目前,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主要建立在重大科研、重大基建、重要援建等项目中,比如曙光医院西院肝病中心项目临时党支部、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临时党支部、第194批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等。随着医院临时性、短期工作项目的逐步增加,其管理与合作模式日益创新,参与项目的构成单位逐渐多元化,不同合作项目的组织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用好临时党组织这一特殊“法宝”,不仅能让党的组织体系在公立医院各项工作任务中做到全覆盖,而且也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机制建设是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现实需要。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功能服务于政治功能,是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临时党组织作为公立医院党组织的末端“毛细血管”,在应对急剧变化的公立医院发展任务时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引导党员、职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中心任务上。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任务的资源整合、力量融合,为各类项目的完成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因此,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机制建设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现实需要。

二、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

机制建设的现实困境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的临时组织的构建设置、管理职能、人员任命、组织存续等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的实际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对于落实当前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更面临一定挑战。

(一)临时党组织项目情况的“复杂性”,使得组建设置存在难度。临时党组织其特点就是“临时”。因为项目的“临时”,容易忽视在项目建立的第一时间就成立临时党组织。因此,临时党组织的组建设置相较于业务工作的规划和实施都有延迟,较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深度融合。在架构设置方面,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区别于日常党组织,其涵盖单位、党员构成有所不同,项目类型复杂,涉及的单位也很多。比如科研攻关项目可能有医院、高校、企业等;基建工程项目可能有政府机构、施工团队、评估公司等。随着项目的推进,工作场所可能随之发生变化,人员也持续动态调整,这也使得临时党组织的组建设置存在难度。

(二)临时党组织职能权限的“有限性”,使得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出:“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等,一般不发展党员、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和进行换届。”这对临时党组织的职能权限做出了规定和限制,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意见仍然较少,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对临时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建共建、慰问党员等暂时未有较明确的赋权等。临时党组织的党建任务是多元的,会有临时党组织在特定情况下需火线发展党员。或者虽然有意愿创新开展党建工作,但往往需要根据临时党组织的具体情况,一事一请示,甚至层层请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缩手缩脚,由此限制和束缚临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三)临时党组织班子党务能力的“薄弱性”,使得开展工作不得其要。临时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往往是围绕项目抽调而建设,以精简高效为主,其党务经验可能相对较少。由于临时党组织的班子在团结凝聚、开展学习、规范记录等方面缺少相对的经验,从而对临时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联系群众优势在实际工作中的发挥有所折扣。此外,在临时党组织的组建过程中,因牵涉多家企业,对党员管理有了更高要求,如何快速把各方人员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参与到中心工作中,发挥各自所长,是临时党组织在其运行中面对的重要挑战。

(四)临时党组织经费保障的“不足性”,使得工作内容有所制约。临时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需要物资和经费的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由于临时党组织一般不收缴党费,也正由于其“临时性”,在行政预算中往往缺少计划;另一方面,由于临时党组织的党员来源是多元的,任一单位单独拨付经费都不太合理且难以实现。由此,在开展党建活动时,往往由于缺乏经费支持,从而无法推进,制约了临时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临时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局限性”,使得教育成效有待加强。在临时党组织建设中,党员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公立医院众多项目的组成形式和组织形态,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能有效对接现实工作和地点的需求。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国际援建和访学项目在公立医院开展,比如江苏省援马耳他医疗队等,党员们在项目推进建设中,面临越来越多元的来自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挑战。因此,在临时党组织的理论框架中进行有效的创新突破,既能让党员们在海外持续接受党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也能动员和组织他们更加灵活地开展学习,紧跟国内的理论创新。

三、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

机制建设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提出,要“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2022年上海市教卫党委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试行)》要求“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临时党组织是公立医院传达重要指示、贯彻上级党委方针、政策的组织架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认识到临时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把完善机制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贯穿始终,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将党的工作融入公立医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各类项目第一线,才能真正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组织在不同项目的组织形态下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任务要求,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一)聚焦政治引领,凝聚组织力量显作为。临时党组织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突出党的政治统领作用,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临时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应注重高效,临时党组织仍然要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任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已得到探索和应用,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因此,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等多途径开展组织生活,尤其是在境外的临时党组织,应通过领会方针政策,领悟学习及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工作部署,让党的最新理论延伸到一线。

(二)聚焦灵活设置,强化组织系统全覆盖。临时党组织虽然具有临时性、流动性,但是阵地建设也不能忽视。临时党组织是发挥党建引领,真正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末端触手”。因此,将临时党组织的组建形成制度化的要求,能够第一时间让党建与业务同规划、同启动,同频共振。

在支部设置的原则上,日常党支部的设置从顶层架构设置到党总支、党支部设置都是基于较为稳定的部门架构设置基础上的。临时党支部主要以党建引领,推动和促进项目开展为主要目的。因此,要勇于打破原有构建思路,灵活设置支部架构,最大力度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便于以党员集中教育、利于中心工作推进为前提进行设置。比如可以采用以“地”为单位组建临时党组织,即以项目的办公地点为单位,凡是在此地开展工作的党员均纳入临时党组织。同时,也可以采用以“项目”为单位组建临时党组织,即只要与项目有直接关联的人员,不论是哪家单位的,均纳入临时党组织,确保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组织建设就设置到哪里,切实构建起完善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

(三)聚焦分类赋权,构建运行机制稳推进。临时党组织虽然都是伴随着项目而存在的,但是项目之间也有着千差万别,其承担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存续时长也不一样。因此,要对不同期限、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临时党组织开展分类赋权。在工作任务布置上要结合实际,有合有分,不能用“一把尺子”丈量和评判临时党组织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尤其是要让临时党组织明确其组织行为,包括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等“应为”的职能。同时细化具体操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可为”的具体的要求和内容,比如火线发展党员的临时党组织有成立期限、跨省援建等要求;主题党日应当以目前的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为主题;党建共建的内容和范围要以围绕推动项目开展为主等。

在议事决策方面要对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做好延伸,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项目管理者负责制,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规则,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当更加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向心力的凝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等,通过党建引领,切实推动项目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同时,也要结合功能型党支部的内涵建设推动临时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着重落实实际的项目推进和成果产出,从而真正担当起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肩负起攻坚克难的使命。

(四)聚焦选优配强,推进班子建设有担当。重视“领头雁”,在党组织班子构建,尤其是临时党组织书记的委派时,应当提前进行详细调研排摸,了解参与项目的人员中担任过书记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的人数和构成,兼顾考虑其对党建工作的熟悉程度,业务开展的熟练程度,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多单位参与的项目中,还应当重视班子组成与参与单位之间合作的平衡,力求组建一支觉悟高、专业性强、肯担当的领导队伍,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切实将党的领导体现到关键时刻上、重要工作中。

全方位加强对临时党组织的“帮带”。上级党组织和各家单位的党务部门要主动参与指导、“手把手”带教,可以从党务部门和书记着手,形成“帮带”团队,强化党务工作的“一对一”培训和协助,使临时党组织尽快步入正轨,推进临时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工作及时落地见效。

(五)聚焦团结协作,助推后勤保障显成效。以项目为中心,牢牢形成紧密团结的临时党组织。尤其是临时党组织构建中的多家单位和医院,在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保障等方面可建立拨款匹配机制,为临时党组织的运行做好准备,包括党费的使用匹配、行政经费的预算纳入、基金会经费拨付等,并且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和人均,保障充足的工作经费。

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中,临时党组织应当通过党委会,充分讨论,集体决策,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经费使用范围,优化使用流程,做好规范和监督。在此基础上,更要强化信息手段的运用,在经费的申请和报销审核中,充分运用电子化和原始纸质材料相结合,切实提升效率,落实保障到位。

临时党组织应坚持落实关怀帮扶工作机制,将组织生活重点落在凝聚向心力上。无论来自于哪个单位的党员,临时党组织都应当及时予以关注和关心,充分运用谈心谈话的方式,了解党员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动态,响应需求,排忧解难,真正让党组织的关怀温暖每一位党员,筑牢临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此外,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职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围绕项目,从不同角度挖掘临时党组织、党员的事迹和“亮点”,设置“示范岗”“榜样墙”等,弘扬先进榜样,鼓舞整体士气,激励党员们担当作为、勇创实绩。

本文系2024年度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资助课题“完善公立医院临时党组织设置及运行机制的分析研究”(0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佩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组织员;周强峰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赵  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