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 张神根 唐莉

[摘  要]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新的概括和评价:提出“两个确立”这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重大政治论断;丰富发展对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将我们党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由党的十九大概括的1个发展成3个,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性贡献和历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科学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要地位,高度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用“十个明确”对核心内容作出新概括,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从实践层面13个方面分领域揭示原创性理念和思想,涵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重大成就。

[关键词] 第三个历史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确立”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2)04-0003-0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历史上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都是在党的历史重要关键节点,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开创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献,在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新的概括和评价,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提出“两个确立”这一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政治论断

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这样的政治论断,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他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事实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看,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并维护核心的权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克敌制胜的宝贵经验。从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郑重写入全会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写入党章;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重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两个确立”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自觉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两个确立”是顺应历史趋势、把握时代大势、反映人民心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明确“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第三个历史决议的突出历史贡献。

二、丰富和发展了对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

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就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个重大时代课题,发展成3个重大时代课题。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上3个重大时代课题都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进行新的伟大实践伟大探索,取得新的成就、实现新的突破。

在回答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

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等,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路径选择、重要原则、战略安排。

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方面,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和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针对一度出现的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明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等,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第三个历史决议将我们党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由党的十九大概括的1个发展成3个,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性贡献和历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科学阐明理论内涵和重要地位

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论断,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这一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华民族历史,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性飞跃,来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开先河,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在这之后,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此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进行概括和评价,在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基础上,明确肯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高度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四、用“十个明确”

对核心内容作出新概括

第三个历史决议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由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概括为“十个明确”,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第一个明确,由原第八个明确的部分内容调整而来,并增加: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个明确,增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个明确,增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四个明确,将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具体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具体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七个明确是新增的,具体内容为: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第九个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加: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第十个明确,由原第八个明确发展而来,增加: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