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探析

作者: 吴艳 吴莹琛

[摘  要]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其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本文以上海某公立医院组织力建设为例,探析公立医院组织力建设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党建创新存在的短板,通过在强化政治站位中提升组织领导力、在加强支部工作中提升组织凝聚力、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提升自我革新能力、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提升组织力、结合应对突发应急情况建强组织堡垒5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2)04-0092-03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为提高组织力而设计出来的活动,称为组织力建设。公立医院党组织的组织力,既应囊括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一般意涵,又要体现公立医院的特殊性。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的规定出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可阐发为,党的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力、加强党组织自身常态化建设的能力、守正创新的适应性能力及队伍建设能力。从特殊性来看,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必须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公益导向贯穿于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全过程。本文以上海某公立医院组织力建设为例,通过探析公立医院组织力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总体评价,总结党的组织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寻求提升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相关途径和方法。

一、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全面健康国家目标,必须完善国家卫生政策,积极向人民大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进一步加强医疗健康机构改革,全面建设我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医疗保险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医疗管理体系。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格局中,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建设健康国家进程的中流砥柱之一,强化公立医院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对深入贯彻并落实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团结广大医务人员队伍有着重大作用,强化公立医院党组织的建设能力是新时代工作的重要要求。

加强对公立医院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是促进医院党组织对各领域全方位覆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把党的事业任务贯彻落实在各个基点上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的有力手段。促进党的组织工作和公立医院建设有效结合,通过组织工作增强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一系列党建举措,将极大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党建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强化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组织能力建设将是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短板

当前,公立医院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整体发挥较好,坚决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学习、激发组织活力等方式,确保党委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公立医院沿着公益性方向,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尽管如此,公立医院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的发展。

(一)政治功能“淡化”。主要表现在抓政治建设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领导班子通过党委会专题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干部线上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但是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程度、联系实际的广度,距离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上还存在差距。学用结合的效果不够明显,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时,尚缺乏一定的政治高度,未能真正做到结合分管工作、融会贯通。同时,在将学习体会和成效转化为推动医院改革发展方面的政治能力仍存在不足。

(二)组织建设“弱化”。一是医疗机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党组织建置的特殊性。大型公立医院党支部存在涵盖科室多、专业多、党员分布不均等特点。大科室党员多,可以单独成立一个支部;小的辅助科室,党员少,只能联合成立党支部。联合支部由于科室间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党员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这就给党支部的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基层党支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党务工作者自身的思想认识与党建工作要求尚有差距。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与科室中心工作有效融合机制尚不健全。

(三)党建创新“碎片化”。当下,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性、品牌效应还不够凸显,基层党支部工作与科室行政管理有效联动还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党建工作创新浮于表面,零碎而不系统,只抓“点”的选树,在“线”的延伸和“面”的拓展上做得不够。有的只侍弄“盆景”、不培育“森林”,整体效应发挥不足。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不配实践载体,口号喊得响、工作无实效。有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提法不够严谨。有的只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群众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大。公立医院在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机制、党建目标管理责任机制、督导检查机制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公立医院可通过强化政治站位、加强支部建设和提升自我革新能力等,推动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一)在强化政治站位中提升组织领导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提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公立医院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城市发展重大任务和重大战略,紧密围绕公立医院“十四五”规划和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务实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医疗支援和志愿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项目,在提供更优质便利服务的医疗卫生实践中提升组织领导力。

(二)在加强支部建设中提升组织凝聚力。优化组织体系,是提升组织力的基础和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体制以及组织体系中各位成员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相互联系并产生互动的关联规则。为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强化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年度述职评议考核方法、落实考核结果运用等,督促基层党支部书记更好履行三大主体责任。二要切实履行好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支部书记在科室核心小组中的作用,真正体现“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意义,确保党支部在对科室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重要工作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提升自我革新力。一是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处在落实工作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由此,需着力培养和铸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意志品质顽强、有能力有品行、讲奉献守纪律的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政策、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二是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分层挖掘各类红色资源,打造组织活动“红色矩阵”;推动“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的多元组织生活模式,厚植党员红色底色,增强党员使命感。

(四)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提升组织力。一是进一步树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确导向。坚持选任干部的政治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良好氛围。如公立医院党委制订《科室主任选拔任用工作的规定》,定期完成室主任换届聘任工作。二是进一步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大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力度。如落实《公立医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的实施方案》,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工作,选拔优秀干部参与对口支援工作。

(五)结合应对突发应急情况建强组织堡垒。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其他突发公共应急情况,在扁平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中,公立医院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临时党支部作为协作机制的关键节点,充分凝练并发挥临时党支部管理、引导和监督党员履行使命的职责,以党建引领防控各项工作融合,强化党员干部用“巧劲”、善“协调”的执行能力,将党建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立体化运作、穿透式落实,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组织动员、宣传引导、服务保障的“红色引擎”作用。

作者吴艳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机要秘书,吴莹琛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丁 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