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起对美国垄断企业的调查意义重大
作者: 杨晨
近期,中国依法对美国重点IT企业实施反垄断调查,捍卫了我国的经济主权,净化了市场,保护了用户的合法权益,这些反垄断举措点亮了中国反制美国挑起经济战的高光时刻,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
英伟达与谷歌被中方调查
新华网2024年12月9日消息 近日,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据环球时报报道 “中国宣布对谷歌等美国公司采取措施。”路透社4日报道称。当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同时,中国商务部将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述公告没有披露更进一步的信息,但数据表明,谷歌公司开发的安卓操作系统占据着明显的市场垄断地位,搜索和浏览器业务也拥有市场垄断优势。
中国跟进对谷歌反垄断调查的新闻瞬间冲上全球热搜,虽然谷歌在中国大陆目前业务规模相对有限,但在数据服务、云技术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布局。此次调查,主要聚焦于谷歌在数据掌控、算法运用等领域的垄断行为。
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谷歌公司是否通过不正当手段阻碍我国企业发展,其结果一旦查实违规,谷歌必将面临巨额罚款、业务整改等严厉处罚,这无疑将进一步打击谷歌的全球战略布局,同时也是中国在科技反垄断领域的一次有力声明。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对谷歌开展反垄断调查的同时,也针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商品加征15%关税,并将多家美国企业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该措施也被外界视为对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的反制手段。
中美经贸博弈攻守易势
综合媒体报道,5年前美国制裁华为,5年后我们制裁英伟达,打响了高科技反击战,中国的这场反击战,一打就是王炸。
我国对经济霸权行为实施有力反击的底气,毫无疑问来自于我国的产业和高科技研发不断突破的底气。我国华为的技术取得突破超越了英伟达,华为2024年发布的星河16800制算交换机交换容量达到了每秒9642tb,是英伟达的原世界纪录将近200倍。就算是它们这个已经落后我们200倍的所谓的交换机其实也是由中国制造的,中国是当今世界光通讯、光模块、光纤光芯片这一系列领域的世界第一。换句话说,美国人让我们给它生产产品反过来还不让卖给中国,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是美国狂妄到智障的一种现实表现:中国干脆不给英伟达生产产品或不给它提供零部件、核心技术了,那英伟达不就连禁运中国的产品都拿不出来了?那美国还拿什么同中国打贸易战?
如此愚蠢的无理之举换回的是我们师出有名的连续反击,中国的这一波反垄断调查自然也会打在美国经济霸权的七寸上,如果只是罚钱了事,恐怕并不能让美国或英伟达知错。相关的光纤、光模块、光芯片的供应商为什么还要给英伟达再供货呢?离开了这些来自中国的光科技产品,英伟达必将陷入绝境。
据专家分析,与当年遭到美国断供芯片的华为不一样,华为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取得芯片技术,事实上华为通过后来的一系列成果,向世人证明华为的产品有超越美国知名品牌的实力,并且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用户的广泛认可。反观英伟达,美国企业想要突破对中国光科技产品的依赖却几乎毫无可能。中国在2024年的12月3日,就已经彻底停止镓锗锑的出口,而激光器光调制器的生产需要镓,光纤和光纤连接器的生产需要锗,光芯片的生产需要锑,光芯片所需要的高纯度的镓锗锑,又只能在中国生产。这下美国尝到了发动贸易战的严重苦果。而且就算美国企业想要自行研发突破这些光技术产品领域,形成产能还需要大量的稀土材料,比如说光纤放大器、激光器等,而这个时候美国人又会惊奇的发现,我们早在2024年的7月,就已经将这些技术材料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最严厉的管制。美国人如果放弃自行研发生产,决定要收购和购买我们相关技术的时候,它们又会惊奇的发现,2023年的12月21日,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已经将四项光通讯技术列入限制出口技术。
苹果对中国用户征30%“苹果税”当止
继英伟达和谷歌之后,美国科技垄断的头马苹果公司也快了!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国内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审查苹果的政策,其中包括对应用内消费收取高达30%的佣金,以及禁止使用外部支付服务和商店。知情人士表示,自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与苹果高管及多家开发者展开沟通。尽管目前尚未正式立案,但如果苹果未能作出让步,调查可能升级为正式行动。
近年来,苹果因其封闭的应用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监管挑战。2024年1月25日,苹果曾宣布,将在欧盟地区打破 App Store 的“垄断”现状,允许其他企业在 iOS 系统上建立第三方应用商店。未来,开发者将可以自主选择将应用上架到任意商店,以规避苹果 App Store 的 30% 佣金抽成,应用内消费也不必再走苹果的支付渠道。据相关报道,同年9月,欧盟监管机构再次向苹果发出警告,要求其向竞争对手开放iPhone和iPad操作系统,并强调如果不遵守《数字市场法案》(DMA),欧盟可能会启动正式调查,罚款金额最高可达苹果全球年收入的10%。当前,正值中美贸易关系日趋紧张之际,苹果在中国,一方面高度依赖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全球大部分 iPhone 的生产也仰仗中国国内供应链。面对中国市场的潜在监管压力,苹果未来或需调整其商业策略,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本刊早在2023年就报道过著名财经专家就苹果垄断市场行为特别是苹果税对国人的高额盘剥向反垄断部门投诉的新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23年7月7日,著名财经专家、《环球财经》原副总编辑张捷一行来到国家反垄断局对美国苹果公司垄断进行了投诉,按照张捷的话说,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也是为了唤醒广大国人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国外资本在中国的巧取豪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早在2010年,时任《环球财经》副总编辑的张捷就曾投诉滥用垄断支配地位的美国VISA取得成功。
所有通过苹果手机购买服务的流水都要给苹果30%,而商家还不能因为苹果加收“苹果税”而多收苹果使用者的钱。这就说明苹果在行业的垄断很厉害而且“苹果税”的“税率”很高还带有强制性。苹果系统具有自然垄断,可美国却对“苹果税”不反垄断,却动辄对其他国家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实施“反垄断”,为什么?因为这家美国公司收了全世界的高额“税赋”。天价“苹果税”仅在金融领域为苹果牟取的暴利就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俄罗斯、法国这样大国的GDP了。
张捷谈到,自己在自媒体上作品与平台分成中发现,在从作品收入中拿走的分成中,使用安卓、华为系统用户的手机系统收取分成都在2%左右,而苹果手机用户这一分成却占到了30%,如此一来就大大拉高了平台从中提取的收入,往往要分走作品收入的一半。作为发布作品的出品人、作者却还无法选择不让苹果手机用户观看自己的作品,使得自己的作品收入大量被“苹果税”收割走。现在我们就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不去接受这种巨额的“苹果税”盘剥?如果有更多的人和平台对“苹果税”说不(意味着使用苹果的用户有许多内容看不了、许多功能服务使用不了),那么苹果还能在中国如此张狂?巨额的“苹果税”也就不得不取消或大幅度降下来。
这件事情上,几乎所有网络用户都是当事人,当事人当然有权维护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合法权益。对于苹果手机的用户所使用的海量数据服务每一笔都要征收高额“苹果税”,如此的暴利还不许人说吗?自从美国限制华为以后,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又大幅度提高了,所以苹果是带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对苹果的市场垄断地位进行具体的调查,譬如在能够用于支付和购买服务的手机中苹果到底占比多少?另外苹果与相关网络平台之间有无特殊协议?加上平台后形成的垄断有多巨大?因此还要看收“苹果税”的平台或联盟占据怎样的市场支配地位,等等。
“苹果税”的收入几乎一半都跟中国有关。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苹果税”就是每个苹果手机用户都要交的通信费,请注意,苹果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消费才被征收“苹果税”,例如出租车平台、美团等大型网络应用平台的大头也要给苹果“上供”,那么我们就要问中国为何不能反垄断调查苹果限制其在中国拿走这么多的“苹果税”?这个利益输送太巨大了,令我国资金出现大量外流。苹果税收割了全球,虚拟世界的平台如同虚拟世界的“网上工商局、税务局”。
我国苦“苹果税”久已,如此通过一种使用习惯绑架而来的巨额暴利,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彻底将其降下来,不能让它再像这样继续抢夺中国人的巨额利益了。如果我们对苹果反垄断成功,天价“苹果税”将被取消,这将给所有中国的网络用户、平台以及创作者等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也必然更好的维护我国经济主权、尊严,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按照以上的说法,苹果的收入有一半与中国相关,这个收入与中国进口石油、买芯片的钱差不多了。类似“苹果税”的收入叫做所谓的服务贸易,中国的外贸出口虽然大幅度顺差,但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大幅逆差,这样不就把货物外贸出口环节中国人的血汗逐渐榨干了。我们看到中国外贸出口大幅度顺差可外汇储备量却没有增加多少的现实,与这种美国吸血式服务贸易的榨取有很大关系。这种雁过割肉而不是拔毛的“苹果税”长此以往存在下去,无疑是对中国财政收入的豪夺,国外从中国换取实实在在货物所支付的金钱,却又被美国企业以类似“苹果税”这样的方式夺走,这一进一出一顺差一逆差,中国人除了通货膨胀什么有用的东西也没得到。我们必须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
欧洲和韩国早已吹响对苹果反垄断的号角,当前中国学者和民间层面对苹果反垄断调查呼声鹊起,下一步如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令人期待。中国的开放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绝非为了方便洋人收割国人血汗。所有外国资本、企业在华涉嫌垄断牟取暴利的行为,都应当依法受到调查,如发现触犯我国法律的行为,都应当被依法制止并受到应有的严厉制裁。
就苹果税问题,张捷对本刊谈到:种种迹象表明,确实很有可能对苹果垄断实施调查,但之所以没有像英特尔、谷歌这样马上展开行动,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苹果还是把它的一些代工厂、加工厂放在中国,没有全转走,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儿。
我们认为,就算是在国内有厂,考虑到“苹果税”的严重带有经济殖民色彩的掠夺,苹果连续受到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反垄断制裁大环境下和我对美进行贸易战反制的大势之下,苹果接受调查或制裁应是迟早的事。从策略的角度考虑,张捷教授曾经提出的“全球税收中心”建议用在解决苹果税问题方面,可以对包括苹果税在内的垄断暴利实施征税。如果苹果维持“高税率”,那可以将“苹果税”直接腰斩甚至切掉百分之七十给税收,如果不想被征税,那你苹果把“税率”降到5%以下。我们除了征税外还有很多后手包括反垄断调查因此不要担心它不配合。反垄断斗争留给市场监管和海关等部门的表现机会很多,作为税收部门在此也应有所建树。美国掠夺他国财富填补自己的窟窿,我们难道不能实施合理合法的对外企征税吗?“以税制税”打掉一切殖民化、垄断化经济掠夺可以被看成税务战线在新时期的重大作为,此举还可以为未来中国形成完善全球税收中心建设探索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