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
作者: 胡遵远 王凤霞
安徽省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将军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调研指导工作时饱含深情地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年来,金寨人民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认真研究红色历史、精心搜集红色故事、倾力编纂红色书籍、广泛开展红色宣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特别是202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金寨县要争当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务实创新,不仅切实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了大别山精神,而且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怎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如何进一步做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做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以此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提高认识,始终坚持红色引领。全县上下都要加强学习、提高站位,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独特的县情、发展的需要来提升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要成立一个高规格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领导组,把全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红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单位、各个乡镇“统领起来”,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目标细化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深化研究,持续引来“源头活水”。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对红色文化资源从横向与广度上进行整体宣传,又要从纵向与深度上进行深入研究,要把握红色基因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意蕴,要让红色文化释放出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的内生动力。就目前而言,一方面要两眼向内挖潜力,着力解决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存在的历史研究的多、开发利用的少,军史研究的多、党史研究的少,土地革命时期研究的多、其它历史时期研究的少,红色人物研究的多、红色精神研究的少等“四多四少”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两眼向外强支撑,深入调研、选准课题,及时通过安徽省哲学社科平台发布金寨亟需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课题和问题。要深化金寨革命史研究,持续加强基础性、系统性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努力将研究范围从“金寨人、金寨事”延伸到“与金寨有关的人和事”,进一步加强对在金寨战斗过的人民军队和历史人物的研究。积极抢抓与上海市青浦区对口合作机遇,主动与上海市党史、档案等部门进行合作,加强对蒋光慈等金寨籍革命人物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研究。要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历史研究,以“两库建设”“希望工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特色鲜明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由相关部门牵头,挖掘、总结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牺牲奉献、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加快发展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大别山精神”。
突出重点,着力打造传承高地。一要着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中心城。将梅山老城区定位为展示金寨红色历史全貌的核心区,集聚要素、加大投入,有序推动改造提升。依托老城区EOD项目,对革命博物馆扩建、希望工程纪念馆新建等项目,本着“布局合理、主题鲜明、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原则,加快规划设计、及早开工建设,着力丰富展陈内容、灵活采用展陈方式,努力将其建设成金寨县的红色地标性建筑。以此为龙头,着力将梅山老城区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综合体。二要着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重点镇。着力打造汤家汇、南溪、斑竹园(包括果子园、沙河)、燕子河(包括长岭)、麻埠和流波等几个区域性红色经典景区。坚持错位发展,每个乡镇都要确立不同的红色主题,进行差异化打造,避免同质化展陈和重复性讲解。规划设计和统一全县的红色标识,总结提炼红色宣传标语,用心打造风格鲜明、独具特色的金寨红色IP。三要加快实施红色印记工程。在城乡建设、景区建设等关键节点上,建设一批体量大、上档次、视觉冲击力强、适应大众“打卡”需要的标志性红色主题建筑。对县城主城区、重点乡镇、重要旅游线路等进行红色氛围营造,在市政建设、夜景灯光、餐饮住宿等方面充分融入红色元素。
做靓品牌,积极扩大对外影响。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切实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开发利用工作。一要精心打造“核心”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金寨县要将革命博物馆作为红色基因展示和传承的核心阵地,聘请高水平团队对该馆建筑风貌和整体布局等进行高标准设计。丰富布展大纲,拉长展陈时间,拓展展陈空间。要提高站位,在全面展示大别山区革命历史的同时,突出金寨党史、军史以及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将金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等重要历史事件和最新发展成就纳入布展范围、进行专门展示。二要持续打造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快金寨干部学院建设步伐,不断开发红色课程,努力提升红色教育水平,着力建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党性教育基地。精心打造精品教学线路,积极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探索将天堂寨、马鬃岭、梅山、响洪甸水库和金寨抽水蓄能电站纳入“绿色振兴发展”“两山理论实践”现场教学点。借鉴延安、井冈山等地做法,将社会化“红培”作为金寨干部学院培训教育的重要补充,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红色培训,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三要加快建设红旅基地。切实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与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对县域内“红绿蓝”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不断提升景区景点的建设水平,着力提升旅游精品线路质量。丰富红色旅游形式和内容,用心用力用情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研学基地,积极开设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实景实战”课程。
优化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成效。一要继续用好传统手段。深入开展送红色基因“七进”活动,广泛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坚持“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突出学校主阵地,持续实施“红苗工程”,充分发挥《红色金寨》系列教育读本的积极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红色文化示范校园创建活动。二要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倾力推出一批反映金寨革命历史、宣传老区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拍摄红色微电影、创作红色歌曲、打造1--2场红色实景剧。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通过推送红色文章、红色图片、红色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金寨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历史。对全县重要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等有序开展数字化采集,推进金寨红色基因库试点成果运用。三要适时举办峰会节庆活动。将红色研究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争取举办以“大别山精神”“红色金寨”“老区振兴”等为主题的研讨峰会。在全县层面探索策划一项既能融入红色元素、又能体现大别山民情风俗的节庆活动,努力做到“一年一届、年年举办”,不断扩大金寨的红色影响力和吸引力。支持有关乡镇因地制宜地策划和举办诸如汤家汇镇的“红色长桌宴”等节庆赛事活动。
加强统筹,切实筑牢各项保障。一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规划联动,整合原有的相关红色规划,形成一个集红色遗址保护利用、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红色场馆建设提升、红色产业培育发展等于一体的全县红色发展整体规划。二要成立专抓机构。建议成立“金寨县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办公室(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中心),负责牵头、协调、推动全县红色资源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工作。办公室(中心)要做到单设机构、单独运作。三要实施“+红色”工程。各乡镇、各单位都要将红色理念融入和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从总体谋划到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与红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时处处体现“金寨红”。四要壮大研究队伍。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吸收一批有兴趣爱好、有研究能力的老同志充实到县红军、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之中;倾力引进红色研究专业人才,加大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和专兼职红色讲解员队伍建设,逐步为规模较大的红色纪念场馆配备专兼职讲解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红色文化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五要强化资金保障。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市有关红色文化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方面的规划、政策,及早谋划和编制一批建设项目,积极对上争取。整合县内相关项目资金,统筹实施红色项目。尽快设立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氛围营造、红色活动开展、红色产品开发,努力让“挖红色资源、做红色研究、搞红色开发,建红色场馆、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传红色基因、打红色品牌、兴红色产业”成为金寨老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切实为革命老区的现代化建设提质增速、赋能增效。
(本文第一作者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第二作者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