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者的使命与书法行业的展望

作者: 李国良

在当今文化复兴的时代浪潮中,书法教育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王氏奕博集团总裁、王奕博书法院创始人兼院长王奕博,在书法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不断开拓创新,为传承中华书法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日,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深入了解他在书法教育领域的奋斗历程、理念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王奕博,拥有双学历。这两段求学经历犹如两座灯塔,照亮了他在书法教育事业上前行的道路。在同济大学的求学,最初他从经济管理专业转入艺术学专业,这一转变源于他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以及优秀的学业成绩。同济大学艺术学专业与德国的合作办学模式,让他有幸接受众多德国艺术学专家的教导。而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学习,则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这些求学经历为他日后从事艺术学领域培训,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站在了一个较高的人生起点之上。

王奕博与书法的缘分由来已久。他自幼便开始学习书法,师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曹治先生。曹治先生与王奕博姥爷是世交,这让曹治先生对王奕博要求格外严格,在软笔和硬笔书法方面给予他精心的指导。而家庭环境对他走上书法教育道路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他出生于教师世家,母亲从教30年,姥爷也曾是教师,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加上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促使他和母亲在2009年创办了学校。看到孩子们在书写和作文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决心改变这一现状,母亲负责教作文,他则专注于书法教学。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11家直营校区,形成了集团化的管理模式。

谈到创立王奕博书法院的初衷,王奕博表示,这源于他和母亲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他们秉持着“拓展生命体验,感受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担当民族脊梁”的企业理念与愿景,希望让下一代写好中国字,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书法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2022年的疫情期间,教育培训机构被迫停课长达九个月,这对书法院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房租和人员成本的压力如大山般沉重。但王奕博积极应对,通过处置自有写字楼缓解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今年年中开始的全国经济下滑,消费市场萎靡不振,也给书法院带来考验,不过凭借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品牌强大的影响力,所有校区都实现了盈利,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王奕博书法院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方面独具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和国画三门课程,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分为精进普通班、菁华提高班、光华精英班。这种分层教学模式适合全年龄段的学员,无论是幼儿园启蒙阶段的孩子,还是高年级学生以及成年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书法院会根据学员不同阶段的书写水平及时调整学习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书体教学上,涵盖了硬笔楷书、行书以及适合卷面书写的快写等,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规范书写要求。

与其他书法教育机构相比,王奕博书法院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教材体系,其内容详细且不断更新,除了书法教材外,还有说文解字教材、硬笔书法精英教材、中华文化经典教程等辅助和提升教材。这些教材的存在,不仅让学员学习书法,还能深入了解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此外,书法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增加说文解字大师课,增设院长亲授弟子班等。其次,在师资方面,书法院要求执教老师必须是书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教师资格证。这样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员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根据学员年龄的不同特点,采用鼓励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细致观察力。

身兼多个重要角色的王奕博,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教学能力。作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的特聘导师,他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中国美术学院讲学,面对书法高研班的成人学员,他讲解的说文解字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得到学员一致好评;在浙江大学授课时,针对书法教育高研班的成人学员,他分享的书法培训学校集团化管理经验,也让学员受益匪浅。他指出,大学的成人学员更注重较深的理论方法,而校区里的中小学生则更需要强调基础教学。

作为中国硬笔书法网学术顾问、全国书法基础教育教学研讨会学术顾问等,王奕博在推动书法学术研究和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成果丰硕。他将近年来的教学感悟和理论文章整理出版了《王奕博书法教育思想集》,其中《关于书法教育中说文解字的教学分析》《关于书法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分析》以及《硬笔书法教育学理论框架初探》等文章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特别是《硬笔书法教育学理论框架初探》这篇论文,填补了国内硬笔书法教育学理论的空白。在国内书法基础教育以硬笔书法为主,而书法教育理论界对硬笔书法教育理论研究较少的背景下,这篇论文为以后硬笔书法教育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他的书法教育生涯中,不乏有天赋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像叶宗宜同学,从小学开始学习书法,到初中时楷书和行书就写得非常好,在中考时因书写优势考入天津市重点高中天津南开中学。他的成功不仅让自己受益,还带动了身边的人学习书法,他的妹妹也在学习,并且表现不错,同时家长也积极介绍其他孩子来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对于当前书法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奕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汉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书法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书法教育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素养教育密切相关。虽然教育部在政策上对书法教育日益重视,如将书法纳入中小学校课程并推动书法特色学校建设,近期又下发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学校因资源、师资和考试压力等原因,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当前书法教育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在于国家越来越重视书写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普遍开设书法课。然而,挑战也不容小觑。人口出生率下滑导致书法教育市场从增量转为存量,这要求书法培训必须足够优秀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专业书法师资匮乏,很多培训学校的书法课程由非书法专业毕业生担任,限制了书法教育的深入发展;书法培训形式单一,有特色的机构较少。针对这些挑战,王奕博认为,一是要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存之道,像华为重视产品质量一样,做好教学服务;二是要坚持主营业务书法培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百年品牌,学习德国科勒的经营理念,保持战略定力。

对于未来书法教育的发展方向,王奕博有着明确的预测和期望。他认为首先要从书法教育家的高度来认识这一事业,与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保持一致;其次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书法教师应由经过四年本科书法专业教育的学生担任,他的书法院也在践行这一理念;最后是要实现高水平教学,借鉴华为科技遥遥领先以及刀郎音乐团队成员都是高才生的例子,他希望王氏奕博集团书法团队的成员都是书法学专业的高才生,在教学方法、理念和效果上都能遥遥领先。

今年年初成立的王氏奕博集团,是国内首家书法培训集团化管理企业。集团化管理有着诸多优势,一方面便于对旗下的11家直营校区在财务、人事等方面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王奕博书法院的品牌知名度。

王奕博在书法教育领域的贡献,不仅仅是创办了书法院、取得了众多教学成果和理论成果,更是为书法教育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树立了榜样。他的努力和探索,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教育从业者以及关注书法教育发展的人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让我们对书法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在他的引领下,王氏奕博集团和王奕博书法院将在未来的书法教育之路上继续领跑,创造更多的辉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