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与启示
作者: 彭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制定科学决策、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历程和理论体系中,调查研究既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体现,又是工作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手段,是确立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心环节,是党的群众路线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党独立自主制定和贯彻各个历史时期政治路线的必经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与升华。
中国共产党有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靠调查研究立足、靠调查研究成功的政党。我们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是毛泽东开启的。毛泽东在创建和发展中央苏区、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时时了解社会情况,处处进行实际调查。通过调查研究,他找到了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答案,为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积极倡导并亲自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开创了许多典型的调查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调查报告,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判断,形成了调查研究思想。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体现,也是毛泽东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向当时寻求中国出路的现实需要,以及自己在前期的调查研究实践之上逐步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必然,内容涵盖了调查研究的价值、原则、方法、任务等多个方面,并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调查研究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条件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为理论基石,针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毛泽东自学生时代至井冈山斗争时期调查研究实践基础,在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思想
调查研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之所以能够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这一科学理论来源于实际,是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广泛深刻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对现实社会做过深刻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分别写下了《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不朽经典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就调查研究形成了许多重要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一是深刻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恩格斯提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二是论述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马克思认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三是将阶级分析的方法运用于调查研究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在调查研究中注重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把握,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总结未来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从而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思想指引。
2.列宁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列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列宁更加重视从经济的视角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认为在获得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要学会用综合分析的科学思维去认识和解读事物,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引前进。
(二)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新思想、新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优秀历史遗产。毛泽东本人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自然会在革命实践中以这种文化主体性结合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1.对传统知行观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将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知”“行”观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认识”与“实践”论的高度,形成其科学的实践观。这一方面为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并且提供了哲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行观”注入了马克思主义新内涵,为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2.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和融合中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的调查研究思想。毛泽东通过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评和吸收,提出了“群众路线”,并十分重视其在调查研究中的作用。他将传统民本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相结合,强调作调查研究要时刻做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客观条件: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源自于“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就是在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中国革命出路的实践过程中,在适应革命发展的现实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需要。毛泽东强调,了解中国国情、分析中国现状,必须要进行“实地的调查及研究。”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重要方法。首先,中国出路在何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出路究竟在何方?面对这一关乎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了解社会现实,尽快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而进行调查研究是准确快速了解现实国情的必然途径,也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将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具有的可能性转变为一种必然性。其次,中国革命向何处去?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国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考验,要不要继续革命、革命应该如何发展以及由谁领导等各种现实问题摆在我们党的面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深思的问题,能否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正确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唯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才能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适合党情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2.纠正党内教条主义思想的需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对本国基本国情缺乏正确认识,遵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遭受到错误思想的严重干扰。党内出现“唯上论”“唯共产国际论”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错误思想和不注重对社会实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仅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书论”的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给中国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必须通过开展广泛地调查研究来批判纠正这种错误。
(四)实践基础:毛泽东在学生时期、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及井冈山斗争时期投身的调查研究
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以“游学”的方式开始了其人生中最初的农村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去认真“研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寻求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之策。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中国工人、农民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更深刻更丰富的层面上去分析中国社会现实,并以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来回答和解决中国现实的种种问题,先后写下了《中国农村佃农生活举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著作。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创建了新型人民军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这些调查研究为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为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针对当时特殊的社会实际状况,在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并基于《反对本本主义》这一文本中所强调和提出的调查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运用的方法、完成的任务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活动并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为什么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论述。
(一)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将调查研究置于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首位,认为调查研究是了解社会、制定政策、解决一切中国问题的重要法宝。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首次鲜明提出的关于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观点。毛泽东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这个问题的发言权。”这并不是说你没有“发言权”,而是强调说当你在没有做充分的调查,没有掌握充分的事实材料时,你所发表的言论和见解都是毫无依据可言的,都是一些教条式的套话和大话,这对于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没有丝毫帮助,也必将会引起人们对该言论正确性的质疑。毛泽东倡导深入基层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症结”,作出正确“发言”。
2.“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调查研究是纠正唯心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必要环节。中央苏区时期,针对“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的“唯心精神” 错误,毛泽东反复强调要通过调查研究去认真了解中国国情,这关系到中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不能仅靠自己一知半解的主观愿望,“想当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毛泽东通过长期调研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得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就必须依靠调查得来的各种必要材料去洗刷唯心精神,肃清唯心观念,制定正确的革命方针和斗争策略。
3.“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开展治国理政的预演,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精神,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是“两个结合”的产物。1930年5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是党对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思想的最初表述。
(二)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关于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报告中多次强调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调查要深入全面等基本原则,这对于指导当时的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向实际情况作调查”。毛泽东提出这个观点,他认为作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并将其视为开展任何调查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央苏区时期最为典型的是毛泽东1930年5月进行的寻乌调查,由于对中国的富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对中国商业的发展状况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立足于这一实际,毛泽东便从当时的现实情况出发,“下大力”花费10多天时间对寻乌县进行调查研究。他通过开调查会,深入到各个商店、农家、作坊、田间等进行实地考察,第一次系统地对寻乌县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获得真实丰富的调查材料,对地主与富农之间的问题及其存在的根源有了清楚的认识,对城市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深化。
2.“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毛泽东作调查研究的精髓,就是坚持群众路线,这也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只有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做好调查研究。明确提出党要使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最早是在中央苏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贯穿了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实践的始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创造苏维埃“第一等”的工作。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直指要迈开双脚,“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经过多年的调研实践,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农民群众,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中央苏区时期,解决土地问题就成了毛泽东开展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在总结先前土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又先后对寻乌、兴国、东塘、李家坊、木口村、长冈乡、才溪乡等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社会调查,不断探索解决土地问题的新策略,以此来满足广大农民想要尽快得到土地的迫切需求,实现农村的新变化,使最广大的基层农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谋利益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