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将军的辉煌人生和丰功伟绩
作者: 胡道俊洪学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报。截至笔者撰写此文,人民日报共有1000多篇文章对洪学智将军进行了报道。通过相关文本分析,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洪学智将军的传奇人生、巨大功绩、高贵品格和崇高地位。
洪学智将军的传奇人生
了解一个人物的生平是评价一个人的基础。洪学智从一位农村放牛娃成长为一位共和国将军,战斗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可以用丰富、传奇来形容。关于洪学智将军的传奇一生,现在已经出版了多本书籍介绍。洪学智本人也写过人生各阶段的回忆性文章,散见于各处。
作为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人民日报对洪学智有很多介绍。1949年10月20日,洪学智被选为广东省政府委员,这是洪学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次庐山会议召开,人民日报大概有50篇文章报道洪学智,透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洪学智为新中国的国防、后勤、外交付出的辛勤劳动。1960年,洪学智在被调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职位,转赴吉林省先后担任农业机械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随着“文革”的爆发,他不幸遭受迫害。1977年10月1日,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周年举办的招待会上,洪学智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负责人出席,他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这十几年的沉默也是他蒙受冤屈的见证。从那时起,直至洪学智去世,人民日报又刊发了1000多篇关于他的文章。这些文章详尽地记录了他在推动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军队后勤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等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人民日报对洪学智的报道,就像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这位老将军在建设祖国事业中步履不停的奋进姿态。
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两本关于洪学智的书籍引起了关注,为人们了解这位将军提供了宝贵资料。首先是洪学智亲笔撰写的《洪学智回忆录》,这部近50万字的作品,生动再现了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前辈的卓越领导艺术和军事智慧,同时揭示了洪学智个人的非凡人生历程。另一部作品是《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作为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以亲历者的身份,翔实记录了那场战争中的关键事件。身为作战指挥的核心人物,他对战役策略的形成、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战役的进展和得失,都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
除了对以上两本书籍的报道,人民日报还专门刊发3篇文章介绍洪学智的生平。第一篇为《新补选的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同志简历》,第二篇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这两篇属于人物简历,篇幅较短。第三篇为2006年11月28日刊发的《洪学智同志生平》,此文对洪学智一生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尽管文章力求简明扼要,但由于洪学智的一生过于厚重、传奇,整篇文章仍然占用了接近一个版面。文章高度评价:“洪学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洪学智将军的伟大功绩
关于洪学智将军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功绩,人民日报都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洪学智于1929年3月加入赤城游击队,同年参加商南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长,直至团、师、军政治部主任等要职,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担任副司令员。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吉林省农业机械厅、重工业厅、石油化工局,甚至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他都留下了坚实的领导印记。在纪念洪学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称赞他:“洪学智同志在长达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关于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洪学智在严峻挑战中,构建了一条坚不可摧的运输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这段历史中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上的壮举,即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保证了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与此同时也在实战中积累了现代后勤建设的宝贵经验。他构建了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体系,确立了合成军队后勤的组织架构,这在我军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创意义。1980年1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洪学智再次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随后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并兼任总后勤部政委。在任期间,他深入研究新时期后勤工作的特点、规律,确立了后勤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后勤工作人员的行动准则。在他的引领下,全军后勤工作经历了全面的调查、整顿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后勤面貌,多次获得中央军委的肯定,在全军产生了巨大影响。
1990年,洪学智被增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3年,洪学智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在人民政协工作方面,“他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交朋友,为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洪学智将军的高贵品格
洪学智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而且品格高贵,在党内军内具有很高声誉。他的高贵品格集中体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
在思想上,洪学智信仰坚定,对党无限忠诚。洪学智对党的忠诚坚如磐石,无论面临何种挑战,他始终将党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疑。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持公正之见,认为彭德怀致中央的信揭示了大跃进中的浮夸现象,真实反映了现实。随后,由于彭德怀的冤案的影响,他在1960年被调离部队到吉林省工作,即便职位转变,他的信念未曾动摇,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尽职尽责。在“文革”期间,他遭受审查和批斗,甚至被遣送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但他的原则立场坚定不移,与林彪和“四人帮”的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抗争。洪学智晚年在接受采访时饱含深情地说:“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共产党员要一切听从党安排!”“中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否则,人民要遭殃,国家也没有前途。”
在工作上,洪学智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任劳任怨。“洪学智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军队要忍耐’的指示,提出要在有限经费的范围内科学调度,有保有压……几年间,全军在军费使用上不仅没有出现赤字,而且还满足了不少计划外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一些重大任务完成”。1985年,为了推动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包括洪学智在内的64位同志致信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表达不再担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的意愿。即使离开了领导岗位,洪学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从未减少。1999年5月7日,北约部队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洪学智多日睡眠不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国际关系史、外交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说穿了,这是一种战争行为。”
在生活上,洪学智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阶级本色。洪学智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光明正大,对名利毫不在意。他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视作行动的指南,从不以权谋私。他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深入部队调研时,他反对奢侈浪费,禁止铺张的欢迎仪式,坚持按规定支付伙食费。他明确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下部队就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洪学智对子女和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反映出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其他事务的公正处理,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洪学智将军的崇高地位
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中国革命军事家。1994年8月,又增补了3位。这36位军事家分为四个部分:5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10名元帅、10名大将和11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革命前辈。除以上36位军事家外,还有部分开国将领在讣告、去世后的简介、诞辰座谈会上被称为军事家。由此可见,称洪学智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是一个极其崇高的评价。
我军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个级别。1955年9月,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55人上将军衔,洪学智名列其中。后来,军衔制度于1965年被取消。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举行恢复军衔制后的第一次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名列上将第一位。据统计,从军衔制恢复到2011年7月23日,共有135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洪学智也是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
“洪学智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洪学智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洪学智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崇高风范、巨大功绩依旧时常被提起。2007年11月20日,廖锡龙与孙大发在人民日报联合发表长文《两膺上将文韬武略 忠贞不渝功勋卓著——深切怀念老部长洪学智同志》。2013年2月1日,纪念洪学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范长龙全面回顾了洪学智同志忠诚于党、身经百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
综上可知,洪学智将军具有传奇的人生经历、巨大的历史功绩,在党内军内地位崇高,他的高尚品格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举行盛大招待会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八周年[N].人民日报,1977-10-01.
[2]贵祥.《洪学智回忆录》出版[N].人民日报,2003-04-20.
[3]黄国华.纪念抗美援朝新书[N].人民日报,1990-10-25.
[4]新补选的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同志简历[N].人民日报,1990-03-30.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N].人民日报,1993-03-27.
[6]洪学智同志生平[N].人民日报,2006-11-28.
[7]范长龙.在纪念洪学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2-02.
[8]赖仁琼.老将军 新使命[N].人民日报,1990-03-30.
[9]廖锡龙,孙大发.两膺上将文韬武略 忠贞不渝功勋卓著——深切怀念老部长洪学智同志[N].人民日报,2007-11-20.
[10]叶剑英等六十四位老同志致信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N].人民日报,1985-09-17.
[11]郭嘉.走富国强军之路——访老将军洪学智[N].人民日报,1999-05-16.
[12]侯昂妤.洪学智言传身教:路要自己走(家风家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2-11.
[13]徐京跃.中央军委确定33位军事家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名列其中[N].人民日报,1989-11-30.
[14]李学仁.洪学智同志遗体在京火化[N].人民日报,2006-11-28.
[15]全军和武警部队共有191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N].人民日报,2011-07-23.
[16]纪念洪学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13-02-02.
(作者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党校〉红研室助讲,硕士)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