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研究
作者: 徐杨龙自“一站式”学生社区启动以来,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已全面渗透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动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深化实施。学生社区作为学生间交流互动最频繁且稳定的平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教育角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走进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要举措。做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搭建思政建设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意义
学生社区党建前沿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创新。同时学生社区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针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健全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
党建是为党的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伟大工程。大学党建作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紧跟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科学的党建工作方法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当前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日益融合的背景下,学生社区作为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实践创新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的重要举措。
党建进学生社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在识别和理解外部信息方面尚显不足。党建引领学风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育人队伍、育人对象和育人方式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一站式”社区的党建作用,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劳动生活习惯与党的组织建设结合,促进学生个体目标与社会发展愿景的和谐统一。
学生社区党建是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成功成才的重要保障。大学阶段是青年各方面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还要有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浓厚的兴趣爱好,同时社会实践的锻炼也至关重要。加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通过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青年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确保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现状
自2019年起,教育部在10所高校试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到2021年底,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从10所扩大至100所试点高校。2022年,1400余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内共成立党组织2.1万个,团组织近10万个,2022年扩大覆盖规模等三步走计划,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重点工作,实现党团组织基本覆盖,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拓展,学生社区逐步成长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2023年提出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学生社区党建前沿阵地的建设,必须深化党组织育人工作,把党组织的育人效能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目标耦合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目标上。
目前,高校在组织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成立楼栋党支部,配备兼职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同时党支部与校内职能部门、学院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具有政治功能、学生需求的活动,同时将社区表现作为发展党员的考核标准之一。高校探索建立党员工作站、学生社区党员服务站、党员之家、党员工作室,在学生社区开展以党员为主的党建工作。高校将育人资源和力量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通过建设学业辅导室、心理咨询站等公共空间,实现育人力量的同频共振。同时,通过辅导员工作室、教师入住学生宿舍等措施,实现育人资源在一线的聚合,将院系的党建组织工作延伸到社区。
三、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难点
(一)顶层制度设计缺乏
目前各高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完善的体系支撑,在执行过程中,经验基础,体系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在理论指导方面也只包含了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原则等内容,文件内容指导性强但较为宏观。部分高校出台的专门文件类型多为工作方案,这些文件内容较为宽泛,原则性较强,在文件层级、实施范围以及执行流程上显得既不充足到位,也不够明确具体。
(二)“一站式”社区党建模式的构建不完全
“一站式”社区和党建的有机结合不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党建工作平台与机制,许多高校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没有专业的队伍和创新的思想教育系统。如何搭建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平台,如何积极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如何开展有利于学生喜爱的活动,将党建的实效性融入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难点。
(三)各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党建与社区管理存在脱节现象
尽管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注力度,但在高校的学生社区管理实践中,党建工作与社区管理往往未能有效衔接。相关部门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大多各自为政,导致管理目标无法实现协同,这对学生社区管理和育人工作的稳步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组织能力,营造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文化空间
营造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文化空间,可从设置学习角、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和活动、组织红色精神宣讲、打造精品社区团课等方面入手。建立共享学习平台,鼓励学生捐赠自己的旧书,分享阅读清单,促进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打造学生独立文化学习空间,提升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推进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文化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加接地气的思政教育。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文化空间中,设置专门的红色基因培育区、革命历史展览区和思政教育区等,结合时代背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特色思政教育课程和活动。组织安排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红色主题团日文化活动,观看红色教育电影、党史纪录片,通过经典诵读会、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和专题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牢记初心使命、激励担当作为,以此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精神文化素养和人文意识,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树立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类组织管理和团队建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聚焦服务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学生社区与企业共建,搭建“体验—实训—孵化”的实践平台,以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提升科研实践能力。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改善硬件软件设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校应确保学生社区具备足够的活动空间,配置会议室、学习室等硬件设施,方便学生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和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参与党建工作提供便捷的途径,开通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提交建议、了解活动信息等。改善学生社区的环境,打造舒适、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明确学生参与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参与流程。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学生的参与得到重视和回应,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织密党组织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建设一体化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注重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入,每个网格都建立相应的党组织,确保党组织在基层的广泛存在和有效运作。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引领,通过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实现党组织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以优化服务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完善“学校负责人—学院负责人—辅导员—班长—宿舍长”五级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管理干部—辅导员”参与的三级值班制度。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学生自管委、楼栋长、楼层长、生活委员等学生组织作用,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和活动组织等,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中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要实现学生社区党建与社区管理的有效结合和育人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完善支持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等方法,促进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确保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管理的顺畅对接,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与社区管理的有效衔接和协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昌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平台构建及实现路径[J].高校后勤研究,2023(11):54-56.
[2]贾敏,查伟大,张玲玲.党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军转民,2024,(04):29-30.
[3]吴双.“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机制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3(09):58-60+63.
[4]纪巽猛,徐健健.空间营造视角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西部学刊,2023(22):99-102+137.
[5]陈翠峰,梁文能,卢朗滢.“一站式”学生社区视域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J].高教探索,2023(06):20-26.
(作者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黄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