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24小时内掉头转向的“武装叛乱”
作者: 文龙杰“社会(稳定)已经得到巩固,我们见证了社会最高度的团结,我们采取了一切措施来消除危险。”当地时间6月26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俄罗斯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武装叛乱”发生后的第二次讲话。
同一天,作为这一事件的发起者,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时长11分钟的音频,对这次军事行动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做出了定性:“这次行动不是为了推翻俄罗斯的领导层,而是显示出俄罗斯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两天前,已控制俄南部罗斯托夫地区并自称已行军至“距离莫斯科约200公里范围”的普里戈任宣布,部队按计划掉头返回营地。而在此前的不到24小时内,普里戈任被诉“武装叛乱”,俄罗斯多地进入紧急状态和“反恐”模式,普京也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次电视讲话中痛批“叛国者”,要求“消灭那些组织武装暴动的人”。
不过,随着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调停,一场原本看上去无法避免的“内战”快速掉头转向,走向“和平的收场”。但这场举世震惊的“瓦格纳事件”,从开始到收尾都充满意外,留下一串待解的谜团。
“兵变24小时”
按照普里戈任的说法,此次事件是源于瓦格纳组织的一处营地遭到了俄罗斯国防军的袭击。
普里戈任6月23日在社交媒体上称,瓦格纳组织士兵在袭击中遭到“巨大损失”,他承诺会对此做出回应。他还表示,原本已准备好让步并与俄罗斯国防部签署合同。
俄国防部当天晚些时候发布声明称,在社交媒体上以普里戈任名义传播的所有关于瓦格纳营地遭打击的消息和视频都是不真实的,是一种挑衅。言外之意,普里戈任是在借机找事。此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检察院和国家反恐委员会接连发布声明,指控普里戈任“煽动武装叛乱”,宣布对普里戈任提起刑事诉讼。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晚也表示,在普京针对“武装叛乱”下达指示后,俄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和国民近卫军等部门在全天候向普京汇报各自采取的措施。佩斯科夫还敦促瓦格纳组织的军队“在为时已晚之前”向俄罗斯政府投降,返回营地,用和平方式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瓦格纳事件”发生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已加强安全措施,所有最重要的设施、国家政府机构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已加强安保。据《俄罗斯消息报》6月24日凌晨的报道,俄罗斯国民近卫军中央区所有军官已抵达岗位,进入紧急状态。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当天也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莫斯科正在开展旨在加强安全措施的反恐行动。目前已对道路通行实行了额外控制。可能限制大型活动的举行。”
进入6月24日,普里戈任又声称他的部队击落了一架俄罗斯直升机。有分析称,普里戈任可能已占领了顿河畔罗斯托夫。这座位于顿河河畔的城市被称为“俄罗斯的南方之都”,是俄罗斯人口第十大城市,距离亚速海50公里,距离莫斯科约1000公里。但另一边,普里戈任当天在俄罗斯南部军区总部与俄国防部副部长尤努斯-贝克-叶夫库罗夫进行了谈判。
俄罗斯利佩茨克州州长伊戈尔·阿尔塔莫诺夫当天也宣布加强该州的安全措施,并敦促居民不要前往南部地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利佩茨克地区部门的安全机构举行会议。所有单位都在照常工作。我们正在准备通知民众,将关闭通往南部地区道路。”阿尔塔莫诺夫呼吁民众不要出行。利佩茨克州位于莫斯科与顿河畔罗斯托夫中间区域。
6月26日,在一度“静默”后,普里戈任介绍了这次“向莫斯科进军”行动的基本情况:白天我们行驶了780公里,距莫斯科不到200公里。当第一突击分队接近莫斯科200公里时,我们停下来部署火炮,对该地区进行侦察。在进军过程中,瓦格纳组织的军队没有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但是遭到了导弹和直升机的袭击。做出撤退的决定,是为了避免俄罗斯士兵受伤,尽管“很遗憾不得不打击俄罗斯的直升机”。
“很明显,那一刻会流很多血,所以我们觉得要做的已经足够了。我们决定扭转局面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不想让俄罗斯流血。第二个因素是,我们去示威是为了抗议,而不是为了推翻俄罗斯的政权。这时,卢卡申科出面,提出了让瓦格纳继续运作的办法。瓦格纳在纵队的合法管辖范围内,掉头返回野战营地。”普里戈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音频中说。
普里戈任明确表示,俄罗斯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这次行动不是为了推翻俄罗斯的领导层,而是为了避免瓦格纳组织被破坏,而且该组织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希望追究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犯错的人的责任。



普京在6月26日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于瓦格纳组织的态度与两天前的讲话中没有明显变化。普京指出,叛乱组织者意图分裂俄罗斯,大多数瓦格纳组织成员也是爱国者。他还感谢瓦格纳组织指挥官和士兵们避免了流血冲突,并向那些想去白俄罗斯的瓦格纳成员保证:瓦格纳军队可以加入俄罗斯军队或前往白俄罗斯。
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地区,瓦格纳组织军队的居住营地已经开始建造,营地面积为2.4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人。该消息得到了当地林业部门的证实。一些瓦格纳士兵的亲属告诉媒体,他们收到了亲人告知的将前往白俄罗斯的消息。
普京6月27日在克里姆林宫与平息俄国内武装叛乱的士兵和执法人员进行了会面。他表示,俄士兵和执法人员实际上阻止了“内战”。塔斯社当天援引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称,瓦格纳组织将向俄武装力量移交重型军事装备,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也宣布,针对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正式撤销。
前往白俄罗斯的瓦格纳组织人员要做什么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些成员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不知前路如何”。早些时候,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表示,北约正在密切关注有关“瓦格纳”私营军事公司的事态发展以及“瓦格纳”可能被重新部署至白俄罗斯的消息,在必要时将作出反应。
“普京的大厨”要挑战普京?
瓦格纳组织由普里戈任和曾参加过两次车臣战争的“格鲁乌”退伍中校德米特里·乌特金创建。
普里戈任早年曾有服刑经历,苏联解体给了他新的机遇。凭借着一贯的冒险精神,他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私有化”的大潮中抓住机遇,很快成为餐饮业的大亨。通过自己对当时俄罗斯政商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普里戈任还与克里姆林宫建立了联系,为克里姆林宫提供餐饮配送和宴会服务,并与俄罗斯军队和公立学校签了餐饮合同。由此,他也获得了一个称号:“普京的大厨”。
2013年后,嗅觉灵敏的普里戈任开始尝试转型,向私营军事业务拓展。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中,瓦格纳组织首次公开亮相,逐渐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自去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瓦格纳组织在战场上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雇佣兵组织的身份,瓦格纳突破了很多条条框框的制约,例如可以为了补充兵员而从监狱招募囚犯入伍。瓦格纳组织的训练有素和灵活机动,使其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出不俗的战斗力。
随着俄乌战局陷入僵持,瓦格纳组织与俄国防部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相互协作演变为互相拆台,普里戈任多次点名批评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无能和腐败”。
2023年1月,苏罗维金大将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职务被撤,取而代之的是担任俄军总参谋长的格拉西莫夫大将。此后,瓦格纳组织所获得的俄军支持再度骤减。在“特别军事行动”发起一周年之际,普里戈任再次炮轰俄国防部,称后者切断了对瓦格纳组织的炮弹供应。
6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所有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志愿军团体都必须要在7月1日与国防部签合同才能作战。这成了瓦格纳组织与俄政府矛盾激化和升级的导火索,面对俄国防部的收编之举,普里戈任明确拒绝,多位瓦格纳组织指挥官集体发声抗议。此后,有消息传出,双方甚至在乌克兰战场上兵戎相见,局部交火。
实际上,早期与普里戈任一起公开批评国防部的还有车臣武装领导人卡德罗夫。两者都有着微妙的“边缘人身份”,但后期卡德罗夫逐渐收声。
而在普里戈任与绍伊古的矛盾、瓦格纳组织与俄国防部的矛盾背后,作为手握重兵、拥有战功和民众支持的草莽人物,普里戈任近来也屡次将指责的矛头直接指向普京。
6月初,普里戈任曾对记者说,俄罗斯的骚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最高领导人只懂得高高坐在奥林匹斯山上,不知道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俄罗斯已经坠入危险的漩涡里。
《外交事务》杂志在一篇题为《为什么普京需要普里戈任?》的文章中指出,在普京执政的最初几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控制军队。自普京执政以来,三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谢尔久科夫、绍伊古均出自军队系统之外。其中,绍伊古任职时间最长。
在战时,军队往往会在国家内部获得更多权力,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这种权力就越大。普里戈任的公开批评,一度成为一种约束将军们的非正统手段,与军队精英之间形成了某种制衡状态。不过,这种状态往往是脆弱的。
另有分析称,普里戈任与俄国防部的矛盾只是此次“兵变危机”诱因的一部分。瓦格纳拥有强大力量却又是“体制外”力量,这是对俄罗斯现有秩序的巨大潜在威胁。更何况,瓦格纳组织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亮眼表现以及普里戈任的一系列批评还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威望。根据俄罗斯近期的一项民调,普里戈任的支持率已经仅次于普京,高达39.7%,只比普京落后三个百分点。俄罗斯坊间甚至有传闻,普里戈任要在2024年竞选俄罗斯总统。不过,普里戈任6月23日仍明确表示,要忠于普京。
有分析人士早就对普里戈任及瓦格纳组织的下场表示“担忧”,称普里戈任正试图把自己的军事资本转化为政治资本,借此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普京今年3月初签署了总统令,对参与执行国防订单的相关公司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约束,并推动收编工作。俄罗斯国防部6月10日宣布,所有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志愿军团体都必须要在7月1日与国防部签合同才能作战。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彼得·泽汉曾预测,2023年将是瓦格纳组织的“最后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里戈任而言,保住瓦格纳组织的“番号”虽不能说已不可为,恐怕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如何全身而退。
瓦格纳组织这次发动的“武装叛乱”,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将其机会主义者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其坐等与束手,不如以进为退,寻求转机。在逼近莫斯科的时候达成妥协,时间也被认为是刚刚好,既没有流血,又给俄国防部造成了紧张,逼着普京公开出面给“战斗英雄”一个公正的待遇。而一旦流血事件发生,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完全变了,普里戈任长年积累的政治威望和资本也可能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