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菌产业在吉林省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作者: 朱琳 谭笑 杨大海 温嘉伟 刘迎春 黄枭 夏蕾 张维东
摘要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为依据,通过充分调研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5方面主要问题:科研投入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品销售竞争压力大、劳动力成本增加、菌种质量和产品安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利用SWOT分析法对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大野生菌资源保护力度,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产业发展集约化,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质量人才;建立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保障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SWOT分析;产业振兴;脱贫攻坚;食药用菌产业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5-023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Role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ZHU Lin1,TAN Xiao2,YANG Da-hai2 et al
(1.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Bi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2.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33)
Abstract Based 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has been fully investigated.The fiv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hort industrial chain and low added value, high pressure on product sales competition, increased labor costs, bacterial quality and product safety issues.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wild mushroom resources, accelerat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promot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dible mushroom industry;increase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establish relevant regulator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edible mushrooms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Key words SWOT analysis;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Poverty alleviation;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厅地方科技创新引导与扶贫项目(20191001020XH)。
作者简介 朱琳(1980—),女,吉林长春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食用菌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从事食用菌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9-24;修回日期 2021-11-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巩固脱贫成效、整体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指明了方向。
1 国家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在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1.1 产能逐年增加、效益显著
近几年来,全国食用菌销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1],2015年全国食用菌产量为3 476.27万t,到2020年达到4 061.43万t,呈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2021年12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2020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香菇产量为1 181.21万t,占食用菌总产量的29.3%;黑木耳产量为706.43万t,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7.4%;平菇产量为682.96万t,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6.8%(图1)。
1.2 推广面积大、成效快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了该地依靠木耳等产业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并提出了“小木耳,大产业”既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食药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改容换貌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首选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7]。
2 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在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2.1 丰富的食药用菌菌种资源优势
吉林省地处长白山脉域内,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丰富,据统计,在我国2 000多种的野生食用菌中,吉林省长白山区域就有 755种,其中包括食用菌 340 种、药用菌 192 种,有毒菌种 102 种;常见种 66 种,偶见种 124 种,罕见种 126 种[8]。为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目前在吉林省开发并形成产业规模的就有黑木耳、香菇、灵芝、平菇、金针菇、玉木耳、大球盖菇这七大类食药用菌品种,还拥有多种珍稀品种,如牛肝菌、灰树花、松茸等。
2.2 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近几年,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迅速发展,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东部山区延边、白山、通化等地已经形成了黑木耳、灵芝和香菇的食用菌产业带,在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中,食药用菌产业的年产值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蛟河市黄松甸镇、敦化市黄泥河镇和汪清县天桥岭镇将黑木耳产业做成了支柱产业,通化、白山地区则是以香菇生产而闻名;在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区,辽源市的东丰县和东辽县形成了以大球盖菇和羊肚菌为主的食药用菌产业,产业规模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一些可用玉米芯和作物秸秆作为基质的菌类也得到了发展,如平菇、大球盖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鸡腿菇[9]。详见表1。
2.3 食药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显著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蛟河市的黄松甸镇为核心的黑木耳产业开始逐年扩大产能,后带动延边州的敦化、安图、延吉、汪清、珲春等地,食药用菌生产规模、品种和品牌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0]。
2005年吉林省农委(现改名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了建设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带的发展战略,食药用菌产业成为很多地区新型农业生产项目的最佳选择。而作为代表县市,蛟河、敦化和汪清县的食用菌年均产值都超过了4亿元。
2.4 多地区在脱贫攻坚中选择食用菌项目作为突破口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全国开展了为期5年脱贫攻坚任务,而吉林省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也从量变到质变,许多贫困县、乡(镇)将食药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选[11]。其中汪清县全县发展黑木耳产业,2019年“中国·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向全国各地区介绍了汪清木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同时汪清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食用菌相关企业入驻,从菌种生产、智能化栽培到菌糠处理形成了一套完备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链。“黄松甸”牌木耳更是走入国际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了食药用菌产业。2009年成立了国菌产业技术体系延吉综合试验站,是全国19个食用菌综合试验站之一。为了提升品牌力度,壮大落户企业产业规模,黄松甸积极扩建食用菌大市场、宣传品牌,组织参加食药用菌展示经贸洽谈会与菌物学术研讨会,使食药用菌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食用菌产业由散户向集约化、企业化发展
以白山市为例,由于黑木耳和玉木耳等产业在该地区辖属的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等地的脱贫攻坚任务中作用突出,2018年吉林省白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的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和特色兴市的理念,到2035年打造形成整市的绿色农产品品牌和绿色生产模式。在此政策的引导下,食药用菌产业在该地区也得到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涌现出了玉木耳、松杉灵芝、桑黄等产业,为脱贫攻坚贡献了产业效能,为未来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2.6 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见图2。
3 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研投入不足
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有科技作为保障。目前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遗传机理3个方面,但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缺乏投入。如开发新的培养基,如何利用更少的空间、时间提高食药用菌单产量,菌用现代化装备和设施等,尤其是食用菌多糖和三萜类对人体有机的成分提取和精深加工有待加强。
此外,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无法匹配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速度也是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研发型技术人才,种植和管理人才同样匮乏,造成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食用菌属于研究体系完备的学科,仅可开发的用于人工栽培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在吉林省就有200多种;二是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省级资金在食用菌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水平远低于大田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等);三是大型企业数量少,很难吸引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