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 方颖

摘要 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是提高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乡村要振兴,教育必振兴,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农民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尤为重要。基于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农村成人教育在新时期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成人教育观念认同,适当提高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成人教育课程;加大教师重视力度,转变农民思想认识等政策建议,为农村成人教育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5-025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6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ANG Ying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2.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Taxation and Financ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Rural adul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national education.Rural adult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rural adult education and inject lasting momentum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view of this, tak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recognition of adult education concept and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vigorously develop adult education courses;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eachers and changing farmers’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dul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better help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vitalization;Rural adult education;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Scientific literacy

作者简介 方颖(1985—),女,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从事农业管理与农村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0-06;修回日期 2021-11-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1]。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文化素质振兴尤为重要[2]。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乡村振兴的速度与成效,而农村成人教育则是农民提升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3],只有正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不断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统筹能力,才能促进整个农村全面振兴。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相关问题,学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农村成人教育现状及问题方面,农村居民参学的自觉性显现,但是动力仍不足[4],还存在农村成人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农村成人教育办学基础薄弱、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力量不足[5]、农村成人教育办学制度不完善[6-7]、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8]。关于破解农村成人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建立政府为主、多方投入的经费投入体系来改善缴费问题[9],对农民分化层次,因材施教[10],还应加快现代视听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学习与交流推广[11],加快实现师资共享,抓好教师队伍建设[12]。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认为农村成人教育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改变了农村的精气神[13],是农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软实力”[14]。农村成人教育不仅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还有效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15],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激发农民个体内在动力,强化农民话语权意识[16]。

1 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

农村成人教育也可以简单地称为农民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专指对农村成年人的教育,教育内容包含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扫盲”工作外,农村成人教育又出现了如新的技术、文化、知识、岗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育对象涵盖全部农村人口,涉及多种行业,种类非常丰富。农村成人教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大力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当前农村繁荣富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建设。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担负着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农村成人教育任重而道远,路途很艰辛,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主要向城市或者大城市倾斜,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底子非常不扎实,没有切实的保障。一方面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不能达到全民教育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是我国的社会水平不能满足整体教育的平衡发展。目前成人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都各自发展、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结合。其次,成年人学习上没有动力,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少之甚少。由于一开始对学习知识接触得不多,想要快速实现这种氛围必须依靠机构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也可以优先对接受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农民新进分子进行培训,进而带动所有渴望知识的农村成人完成。农村现有的学习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硬件设备不完善,教育体系也不健全,各项设备均处于落后状态,教育资源是严重不平衡的,教师和农民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农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后,如何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是需要思考和长期研究的课题,同时作为农民学生应该自身提高意识,认识到成人教育不仅关系自身未来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善当前现状。

2 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迟迟落实不到位。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在农村地区举办成人教育对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没有直接关联,没有充分地认识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忽视了农民素质的提升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行的影响;②农村基层干部认识上存在偏见,乡镇干部多关注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忽视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生产效率的影响;③农民自身对成人教育认识不足,不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误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就是扫除文盲,认识不到自身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目前对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投入较小且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更少,在教育总投入中占比小,且实际上还存在着被挪用的不良现象,再加上对成人教育观念认识不足、农民收入较少,造成农民自身在教育方面的消费能力极为低下,增加了农村成人教育开展的难度。

2.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不具针对性

对农村成人教育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导致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短缺,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顺利开展。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未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引导,忽视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师资内部结构合理化;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从教师自身素质来看,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高学历人才短缺,甚至一部分农村成人教育是由一些民办教师、小学教师担任,缺乏专业成人教育知识,师资队伍结构极为不合理,且教育教学方法与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意义上“农村成人教育”仅是简单地对农民实施“文化扫盲”,教农民认一些汉字,而没有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真实意愿结合起来,致使农民对接受成人教育积极性不高。另外,农村成人教育普及性不强,教育对象往往是一些农村基层村干部、上学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少数人,大部分农民并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并且成人教育内容选择并没有以促进农民收益为出发点,并不能够贴近农民的实际生产与生活,农民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2.3 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农民思想意识不成熟

因为教师所教授的群体是成年农民,在整体框架上给人感觉不是太重视,一方面有教师和学生的因素,还有硬件设备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影响了教师的发挥和整体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教授农民时积极性也不是太高,对他们的整体实力并不看好,所以在授课时不够用心,农民因为没有老师的督促在学习上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教师不够重视、现有的信息化水平与硬件设计条件较差使得学生获得感和满足感不高,导致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农民平时对学习层面接触得较少,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涉及得很少,所以在思想上对学习的认识非常浅显,没有任何接触面,同时当地政府对农民接受教育工作也不够重视,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针对性研究,如何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怎么进行,基本都属于摸索阶段,所以从整体思想上显然是很不成熟的。

3 对策建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描绘出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农村成人教育关系农村发展,对改善农村经济条件、促进民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成人教育观念认同,适当提高经费投入

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广大的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农村成人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制定与完善成人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促进农、教相结合;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应提高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任职干部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水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群体未来的发展,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作为农村群体,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充分认识到这是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发展,必须要坚持,必须要前进,必须时刻转变思想观念,同时也要预估到未来会面临的困难和曲折,为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执行,有大局意识,有忧患意识。政府部门也要有信心,尊重农民的意愿,了解农民的诉求,带领农民学生实现转变,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应制定、完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制度,增加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与分配应充分考虑到农村成人教育的提高与改善,减轻农民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使农民毫无顾虑地接受农村成人教育。另外,还应注重政策引导,创办教育基地,为农民接受教育提供空间与机会。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应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法保障经费的分配与使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