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作者: 朱兴旺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0

摘要 为了有效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发扬,亟待构建合理的价值效益体系与评估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传承与利用。以子腊贡米作为个案分析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从而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提供内容上的补充,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转化和效益差异等方面提炼出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与进步,并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地方性知识保护实践提供可行经验。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子腊贡米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体系以及评估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方式,以期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及评估指标系统,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原则下从产品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等多维度分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发现其产品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最为突出,产品价值所带来的效益是基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上的,是根基和源泉。忽视后者的存在事实必将影响前者目标的达成,最后则是导致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毁灭与消亡,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种口号。如何创新的传承与保护,找到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本质核心,则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子腊贡米;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6-0222-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6.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Value System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Zilagong Rice as an Example

ZHU Xing-w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promot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it is urgent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value benefit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classify,inherit and use differe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Take Zilagong rice as a cas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value and benefit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so as to provide content supplements for rural governance,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and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research in similar areas,and for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Benefit differences and other aspects extract valuable theoretical basis,promot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and provide feasible experience for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local knowledge protection practices.Based on this,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Delphi method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ilagongmi,the value system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with a view to constructing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system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re similar Combining,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systematic and representativeness,analyze the value system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product value,ecolog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value,and historical value,and discover its product value,historic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through research Most prominently,the benefits brought by product value are based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and are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Igno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latter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 of the former,and ultimately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and extinc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have become a slogan.How to inherit and protect innovatively and find the essential core of historic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Key word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Zilagong rice;Value system

基金项目 国家民委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校级项目编号20JDZB040)。

作者简介 朱兴旺 (1990—) ,男,湖北咸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人类学、经济人类学。

收稿日期 2021-10-18;修回日期 2021-11-17

早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保护计划,得到了国际上的积极反应,此后对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从最初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几个概念到认定为农业遗产是历史时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的体系,经过萌芽、初步发展、停顿和大发展几个阶段的发展之后,走向了与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农业经济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从单纯的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化[1]。众多学者介绍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结合国情,总结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应注意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文化多样性2方面的保护,完善相关立法和管理制度,推进思想观念的进步,多元开发、多方参与农业遗产的保护、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3]。随着研究的深入,重要农业遗产分为农业种质资源、农业生产技术等10个大类,其复合性和交叉性的特征决定了主要支撑学科和研究方法具有多元化和交叉性的特点,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注意吸引更多学科和研究机构参与,注重基础性研究,加快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4-5]。通过学者的努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明晰,学者们将目光着眼于研究方法的转变并结合社会制度规范进一步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归类,提倡采用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思路来吸引更多的学者倾注精力,促使研究不断深入和完善,其目的在于积极保护和有效利用。这样的研究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效益奠定基础,为其在生物多样性、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价值效益掀开了新的篇章。罗康隆等[6]教授从生态民族学角度出发,认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可以沿用至未来的禀赋,而且对于人类身心健康和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维护至为重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之后,有效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此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等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上应该坚持生态学的思想[8]。在概念建构、研究方法、原则以及在价值分析中,学者们注重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文化延续等层面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从而在宏观基础上建构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体面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无可替代。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自然的宝贵遗产,人所具有的文化规约属性将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与价值认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以及认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ardini[9]认为本土农业所代表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够带来生态稳定性,利于维护生态环境,集中体现于能让乡村生物多样性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无论是在文化、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资源保护上,还是社会经济上都是一种有特殊宝贵价值的遗产,但也是引发粮食危机和生态贫困的风险条件[10]。例如,

学者进一步指出韩国的青山岛板石梯田灌溉系统中“稻田休耕”管理计划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又解决了社区老龄化[11]。孙业红等[12]提出从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示范价值等方面体现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同样,吴江洲等[13]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主张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应包含人文价值、观念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而可持续发展价值又包括综合效益价值、人地和谐价值、生态伦理价值以及实践借鉴价值。刘启振等[14]又从广义视角出发总结了8大类30个小类的价值体系并提出定性评价方法。价值体系的构建和认识逐渐清晰,其价值主要包括存在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存在价值以载体价值和服务价值为核心,服务价值则可细分为产品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15],至此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初步建立。

由此可见,基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探讨研究的原则,使得复合性、活态性等特征逐渐得以显现;在充分结合自然保护地价值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体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体系之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最终也得以建立。人们对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也从当初的管中窥豹走向立体多元化视角。不同的遗产类型与管理目标决定了在价值体系中价值定位的区别,每种遗产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也大相径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虽有复合性特征,但是其类型差异导致的价值差异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遗产地社会群体的民族文化属性而带来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其他各种价值的源点和出发点。子腊贡米是当地苗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具有其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复合性、原真性、脆弱性特点,但其独特性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在众多的价值特性中挑选出最具代表的价值功能,从而显现出子腊贡米的特殊性。这也是研究其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思路转变,避免笼统,讲求具体并突出重点。鉴于此,笔者以子腊贡米作为个案分析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子腊贡米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体系以及评估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方式,以期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及评估指标系统,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原则下从产品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等多维度分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