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作者: 郭清卉 李昊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0

摘要 基于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安徽和山东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农户类型如何,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绿色农药认知和农业技术培训均会促进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投入成本则会抑制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家庭人数和经济利益追求均会促进“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

关键词 绿色农药施用行为;收入类型;异质性;农户

中图分类号 F 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6-02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6.05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Farmers’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e Type Heterogeneity

GUO Qing-hui1,LI Hao2 (1.School of Economy and Finance,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28;2.School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 241 farmers in six provinces of Shanxi,Gansu,Shaanxi,Jiangsu,Anhui and Shandong,the ordered probit model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farmers’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come typ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farmers,the level of education,household income,green pesticide awarenes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woul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 by farmers,input costs would inhibi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rmers’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s.Both the number of households and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interests woul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s with “mainly rely on agricultural income”.

Key words Gre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behavior;Income type;Heterogeneity;Farmers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1JK0309);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1ND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90307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1lzujbkydx063)。

作者简介 郭清卉(1992—),女,山西临汾人,讲师,博士,从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1-07;修回日期 2021-11-23

农药自产生以来便在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对农药的施用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常态表现,随之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选择将会对农业环境问题以及农产品安全问题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农户选择施用绿色农药时,农业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将得以改善。

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在个体特征方面,储成兵等[2]研究安徽省农户的环保农药施用情况发现,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环保农药施用行为正向相关;陈超等[3]研究江苏省桃农的农药施用行为发现,农户对风险的偏好程度越高,其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施用农药的可能性越大;在家庭和生产特征方面,王建华等[4]研究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5省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发现,农业收入占比会促进农户采取规范农药施用行为;魏欣等[5]研究蔬菜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发现,蔬菜种植户的种植经验与其农药施用量呈正向相关。此外,林锐等[6]研究山东省花生种植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发现,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与其周围邻居的农药施用行为呈正向相关。亦有学者指出,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还会受到农户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7-9]、对农产品认证制度的认知[10]、对农药施用安全间隔期的认知[11]以及农药残留检测[12]等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鲜有文献涉及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故该研究将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在该研究中,收入类型异质性是指农户的收入类型分别为“以农业收入为主”和“以非农收入为主”这2种收入类型上的区别。在此,该研究将从个体特征、家庭与生产特征、认知特征、外部条件特征和其他特征5个方面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

在农户的个体特征中,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无论农户的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该研究预测性别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不明确,预测年龄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向,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向,风险态度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向。

在家庭与生产特征中,对于收入类型为“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家庭人数越多,其对于提高农业收入以解决生计需求的现实压力将更大,从而使得其在农业生产中会投入更多的绿色农药以达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增加农业收入的目的,故预期家庭人数对这一类型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对于收入类型为“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在家庭人数越多的情况下,其面临的生计压力也将越大,但由于其主要以农业以外的其他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从而使得其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的选择并不看重,故预测家庭人数对这一类型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不明确。此外,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无论农户的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该研究预测家庭收入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不明确,种植面积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不明确,种植块数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也不明确。

在认知特征和外部条件特征中,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无论农户的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该研究预测绿色农药认知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

在其他特征中,对于收入类型为“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其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而绿色农药相较于普通农药在这一方面存有一定优势,故而导致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绿色农药的施用程度越高,故预测经济利益追求对这一类型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向;对于收入类型为“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其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可能并不是获取经济收入,为此其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程度在其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过程中影响不大,故预测经济利益追求对这一类型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不明确。此外,根据以往研究结论,无论农户的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该研究预测投入成本对农户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向。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在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下,来自个体特征、家庭与生产特征、认知特征、外部条件特征和其他特征5个方面的14个变量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既有一致之处,也存有部分差异。

1.2 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7—10月和2018年6—7月对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安徽和山东6个省份的实地调查,调查期间总共发放问卷1 44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 241份,问卷有效率为86.18%。

1.3 样本特征与变量选取 在此次调查的1 241份农户样本中,男性占比62.29%,女性占比37.71%;受访农户年龄的平均数为49.19岁,其中,年龄处于41~50岁的受访农户最多,占比35.21%;72.44%的农户仅接受过初中及以下阶段的教育,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农户对“相较于绿色农药,施用普通农药会更加重农业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家庭人数的平均数为4.78人;农业劳动力人数的平均数为2.12人;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为4.82万元;农户种植面积的平均数为0.48 hm2;农户种植块数的平均数为3.91块。

根据该研究需要,变量选取及测量方式如表1所示。

1.4 研究方法

该研究以收入类型为分类变量进行分组回归,由于因变量(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为排序数据,故在此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来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下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无论是在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的模型中,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绿色农药认知、农业技术培训和投入成本这5个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除投入成本的系数为负外,其余4个的系数同时为正,说明投入成本会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绿色农药认知和农业技术培训则会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施用绿色农药增加投入成本的程度越小、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对绿色农药的认知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越多,其在农业生产中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程度越高,该结果与预测一致。同时,农户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风险态度以及家庭与生产特征中的农业劳动力人数、种植面积和种植块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此次的调查样本中,无论农户的收入类型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以非农收入为主”,以上7者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程度均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此外,在收入类型为“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模型中,除以上5个变量外,家庭人数和经济利益追求也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同时为正,说明二者均会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农户的家庭人数越多,其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程度越高;农户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程度越高,其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程度越高,该结果与预测一致。综上所述,在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下,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绿色农药认知、农业技术培训和投入成本这5个变量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一致,家庭人数和经济利益追求这2个变量对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方向存有差异,假设基本得到证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