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作者: 何爱珍 余建忠 汪诗华 丰宝华 张薇 何淳东
摘要 调查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总结取得成效,针对粮食安全意识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功能区“小”而“散”,土地流转受限;功能区管护不到位,发展动力缺乏;功能区出现“非粮化”,社会化服务弱等存在问题,从强化组织领导与职责、资源整合增投入、功能区管理维护、主体培育及服务、技术应用与创新等5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功能区;分析;思考;淳安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6-023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6.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Functional Area for Chun’an County
HE Ai-zhen,YU Jian-zhong,WANG Shi-hua et 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Chun’an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Zhejiang 311700)
Abstract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for Chun’an County, and to sum up the desired results;aiming at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consciousness of food security and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funds, the functional areas are “small” and “scattered” , the land circulation is restricted,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functional areas are not in place, and the development impetus is lacking;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unctional areas, such as “non-grain” , weak social service, etc.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integrating and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resources, managing and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area, cultivating and serving the main body, and applying and innovating the technology.
Key words Food production functional area;Analysis;Thinking;Chun’an County
作者简介 何爱珍(1981—),女,浙江淳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1-10-25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地丘陵区,由中低山、丘陵、小型盆地、谷地和水库组成,面积4 427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35%,是浙江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1]。全县设23个乡镇,12个社区,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资源,千岛湖有岛屿1 078个,湖岸线2 500 km,湖区面积573 km2,是浙江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县。但全县人均耕地0.03 hm2,俗有“八山半田分半水”之称[1],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与产量空间的提升。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粮食生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此淳安县委县政府根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7号)、《关于印发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和粮食增产任务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0〕320号)等文件精神,编制了《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2010—2018年)》,于2016年底全面完成了浙江省政府下达的2 000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任务,并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工程,切实增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有效缓解了粮食生产下滑势。 回顾近10年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取得成效,分析思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粮食安全新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1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
1.1 功能区认定情况
截至2016年底,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已认定面积2 059.8 hm2,涉及19个乡镇181个编号田畈,完成省下达的2 000 hm2指标的103%,提前2年完成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表1)。其中创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面积137 hm2,创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个,面积737.27 hm2。从建设年度来看,2010年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最多,面积483.60 hm2,涉5个乡镇6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23.48%;其次是2012年面积303.67 hm2,涉9个乡镇21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4.74%;再次是2013年面积300.93 hm2,涉11个乡镇31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4.61%;接着是2011年面积270.53 hm2,涉8个乡镇14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3.13%;2014年面积263.27 hm2,涉8个乡镇36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2.78%;2015年面积231.33 hm2,涉13个乡镇43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1.23%;最后是2016年面积206.47 hm2,涉11个乡镇29个畈,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0.02%。2017—2020年在完成上级建设任务后,继续创建杭州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与实施原认定粮食生产功能的提标改造工程,期间创建市功能区1个,面积34.33 hm2;实施提标改造功能区13个畈,面积473.13 hm2(表2)。
1.2 功能区分布情况
全县23个乡镇中19个乡镇有粮食生产功能区。从乡镇分布上看,分布最多的汾口镇有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412.6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20.03%;共34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18.8%。其次是临岐镇面积270.80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3.15%;共27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14.9%。再次是中洲镇面积202.4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9.83%;共15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8.3%。接着是大墅镇面积187.7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9.11%;共5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2.8%。枫树岭镇面积184.2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8.94%;共12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6.6%。安阳乡面积161.3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7.83%;共15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8.3%。姜家镇面积107.3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5.21%;共15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8.3%。浪川乡面积105.5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5.12%;共8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4.4%。威坪镇面积85.27 hm2,占已完功能区总面积的4.14%;共7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3.9%。文昌镇面积78.80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3.83%;共12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6.6%。屏门乡面积
66.80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3.24%;1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0.6%。左口乡面积52.3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2.54%;共6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3.3%。瑶山乡面积44.2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2.15%;共7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3.9%。梓桐镇面积37.3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81%;共5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2.8%。王阜乡面积26.6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29%;共4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2.2%。金峰乡面积14.00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0.68%;共3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1.7%。石林镇面积8.00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0.39%;共2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1.1%。千岛湖镇面积7.53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0.37%;共2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1.1%。最后是界首乡面积6.67 hm2,占功能区总面积的0.32%;1个畈,占功能区总畈数的0.6%(图1)。
1.3 功能区投入情况
淳安县政府多级筹集资金出台了《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60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农机装备、技术推广等方面。据调查,不完全统计财政直接投入功能区资金0.9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0.26亿元,市级资金0.29亿元,县级资金0.3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占56.75%,配套及农机装备占17.99%,技术推广占4.56%,种植与社会化服务补贴占20.7%(图2)。
2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主要成效
2.1 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沟、渠、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新建或修复渠道145 158.2 km,机耕路66 187.6 km,操作道10 812.5 km,防洪堤2 678.2 km,下田坡168处,堰坝39个,涵洞24个,农用桥5座;新建育秧烘干中心9个、库房2个;总投入0.56亿元。
2.2 水稻生产机械化全面实现
通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效地减轻了种粮劳动强度。粮食生产功能区累计购入耕作机、育秧流水线、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器、水稻(含油菜)收获机械、粮食烘干机等粮油生产机械434台(套),秧盘5.41万只,总投入0.23亿元。
2.3 新型种粮主体培育进一步推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种粮积极性降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粮食生产安全形势严峻[2],针对粮食生产实际,县政府及时出台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规模种粮主体在享受3 525元/hm2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3 000元/hm2的市、县2级粮食生产功能区规模种粮统筹补助。特别是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种植直接补贴提到7 500元/hm2。粮食生产功能区以推进种粮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积极培育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开展规模经营。至2020年共培育发展新型种粮主体21家,土地流转面积424.17 hm2,水稻规模化经营率达36.35%;转流水稻复种面积568.44 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42.29%;稳定了全县水稻生产面积。
2.4 水稻生技术进一步提高
自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来,主推“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等浙优系列优质品种和“甬优15”“甬优538”“甬优12”“甬优1540”等甬优系列高产稳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新型水稻专用肥、基质育秧、叶面追肥等物化技术推广,在规模种粮主体中应用率达到100%;同时开展统一服务、高产示范创建等与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相关的措施。特别是功能区内2017年重新发展双季稻,示范早稻提早育秧和小苗机插技术,累计推广823.73 hm2;2018年示范再生稻模式,累计推广139.67 hm2,攻关田产量 14.2 t/hm2;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1 000 hm2增加到现在的1 344 hm2,增加了34.4%。
2.5 水稻高产攻关历史性突破
开展水稻超高产攻关是稳定和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能有效地提高主体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技术方案,发挥团队协同作用,强化精细管理等措施,高产示范方水稻产量稳步提升。特别是水稻高产攻关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功能区单季稻高产攻关田单产逐年提高,2011年淳安县高产攻关田产量9.89 t/hm2,现已本平均在13.50 t/hm2,高产攻关田增产了3.94 t/hm2,增幅达39.8%,最高产攻关田达13.83 t/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