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新疆天池三工河谷旅游发展策略
作者: 向美芳 朱军 岳艳萍 张秀振 杨盼
摘要 基于对新疆天池三工河谷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深度挖掘其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个维度的内外部因素,制定天池三工河谷的发展策略,促进天池三工河谷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SWOT分析;旅游发展;天池三工河谷
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7-012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7.03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angong River Valley in Tianchi Lake in Xinjiang Based on SWOT Analysis
XIANG Mei-fang1,ZHU Jun1,YUE Yan-ping2 et al
(1.School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00;2.Xinjiang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Urumqi,Xinjiang 830000;3.Xinjiang Forestry School,Urumqi,Xinjiang 83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angong River Valley in Tianchi Lake in Xinjiang,this paper deeply excavat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four dimensions,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formulat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ansong River Valley in Tianchi Lake in Xinjiang,and promot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Sangong River Valley in Tianchi Lake in Xinjiang.
Key words SWOT analysis;Tourism development;Tianchi Sangong River Valley
位于博格达峰下的新疆天山天池,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凭借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景区内出现了景观退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如何在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核心景区的景观质量成为天池景区待解决的问题。而天池三工河谷作为进入天池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其改造及发展至关重要。它未来的发展不仅能够缓解天池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还将成为区域沟通的快速通道以及连接天池旅游圈与区域环境相融的关键一环。
1 三工河谷概述
三工河谷作为天池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25 km,平均海拔1 200~1 500 m,是通往新疆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车行通道,被誉为通往天池的黄金古道,是阜康地区历史文明的摇篮。谷内三工河发源于天山博格达峰西侧, 是新疆天池景区扬名海内外的精髓与灵魂[1]。
河谷由侏罗纪砂岩、油页岩和烧变岩等组成[2],地形起伏大,河流冰川相互交错,景色特异。三工河谷地理位置特殊,它是连接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的纽带,其自身具有非常独特的自然及人文资源景观,能够为游客提供休憩旅游的空间,因此三工河谷具备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并且能够缓解天池景区核心区游客过于集中的压力。
2 SWOT定性分析
该研究在深刻了解三工河谷及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对三工河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未来的旅游发展策略。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它是一种较客观的态势分析方法[3]。该研究基于SWOT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指引天池三工河谷正确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
2.1 优势(S)
2.1.1 自然资源独具特色。
三工河谷以奇异的地质地貌构建了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谷内景色秀美,水草丰茂,还有雪鸡、天山马鹿等珍禽异兽,游客在此能够领略冰川雪岭、高山湖泊、浩瀚松林、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的特色风光。
2.1.2 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
哈萨克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艰辛创作,至今保留了大量神秘且引人探索的民族文化。在文学方面,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族民歌以独特的韵律,哼唱属于他们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以及观念信仰。而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对唱,即阿肯弹唱,它是生命力很强的民间文学体裁,是哈萨克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方面,哈萨克族传统手工技艺和制品的民族特色浓郁,他们的服装极具民族特色,且民族歌舞极富感染力,冬不拉和胡布兹、斯布孜合等民族乐器历经沉淀,已成为演奏新疆音乐的必不可少的乐器[4]。除了物质民俗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精神民俗文化资源,哈萨克人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自古就有关于信仰神灵的内容及丰富的图腾崇拜意识[5],质朴、豪爽、神秘、原始是他们民族的基本精神。
2.1.3 地理位置优越。
三工河谷北起阜康立交桥,南至天池核心景区入口,背靠阜康市城区,紧邻乌鲁木齐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作为连接天池与周边城市区域的纽带,以成熟的天池旅游景区及周边乌鲁木齐市作为依托,具备后发优势,旅游发展潜力大。
2.2 劣势(W)
2.2.1 旅游资源闲置,利用率低。天池三工河谷景色秀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优势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过于依赖于天池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建设,而造成其自身旅游资源闲置,资源开发力度较弱,其开发效益远远低于自身资源价值。在天池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品牌效益影响之下,三工河谷难以有属于自己的记忆点及竞争优势。
2.2.2 宣传不到位,影响力低。天池三工河谷作为进入天池景区的必经之地,对很多人而言,仅作为道路通道的作用,游客在途中少有停留。其旅游开发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宣传较少,难以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且与天池景区相连接,人们只知天池而不知三工河谷。
2.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由于其复杂的历史原因,三工河谷内居住区与景区混杂及景牧矛盾日渐明显,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而河道渠化工程严重影响了河谷植被补水,破坏了水生及半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生境,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河谷天然林的水土涵养功能减弱。
2.2.4 公共服务设施及服务项目单一。
三工河谷公共基础设施发展较为薄弱,旅游供给要素不完善,旅游产品的开发难以适应游客需求的多样化。缺乏综合性的功能开发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体系,降低了游客的可进入性,游客途经此处难以驻足停留。
2.3 机遇(O)
2.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旅游兴疆”“文化润疆”等战略实施为三工河谷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围绕打造新疆“十四五”期间新的旅游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支撑点,释放新动能、提升新格局,助力三工河谷建设,使其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3.2 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无疑为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自由选择提供了新的契机,市场发展开始朝着生态型、文旅型、医疗型、深度体验型转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从简单的观光向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需求转变。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为旅游发展创造了多元的空间,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2.3.3 未来旅游市场潜力大、发展蓬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加,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旅行社总数较2019年同比增长4.47%。海南、新疆、湖南、贵州、甘肃5省区涨幅均在10%以上。而在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新疆旅游市场进入“小高峰”阶段,全区共接待游客500.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61%(比2019年同期增长48.04%),实现旅游消费43.11亿元,同比增长142.46%(比2019年同期增长80.83%)。总体来看,新疆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大,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旅游发展前景下,天池三工河谷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2.3.4 “全域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三工河谷的旅游发展需充分发挥“旅游+”和“+旅游”的作用,构建多样化融合模式,产生新动能、拓展新领域、催生新业态。在大数据时代,5G先进技术与智慧旅游门户网站、智慧旅游 App、智慧旅游小程序、智慧旅游一卡通、智慧旅游交通管理平台等应用平台促使三工河谷朝着智能化、定制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4 挑战(T)
2.4.1 人为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天池三工河谷的发展秉持着保护与开发并行的理念,其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进行开发利用。天池三工河谷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与开发之间难以得到平衡,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未来三工河谷的发展规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4.2 新疆区内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
在新疆旅游发展大热时期,喀纳斯、那拉提草原及五彩滩等热门景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天池的游客量。而作为与天池相连的三工河谷,不仅面临着新疆区内各热门景点的竞争,还面临周边南山、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的竞争,这增加了三工河谷的发展难度。如何从众多的高影响力景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是现阶段三工河谷应解决的问题。
2.4.3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管理体制优化。
现阶段,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旅游发展面临压力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创新型旅游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加速了数字化旅游模式的发展,推动旅游发展模式实现新变革。出现了云旅游、云直播等新形式,旅游的发展呈现新的发展业态。因此,科学理智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是当前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战略命题。
3 三工河谷旅游发展SWOT定量分析模型
3.1 指标权重与评分判断
在SWOT要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WOT定量分析建立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和EFE矩阵),列出内外部分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赋予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关键因素对三工河谷旅游发展的有效反应程度确定并计算权重,采用问卷调查评分。内部优势、外部机遇用正值表示,为[1,4];内部劣势、外部挑战用负值表示,为[-4,-1],绝对值越大,强度越大[6]。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评分,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评分相加得到总加权评分,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