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7期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7期

半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目录

基础科学·综述 | 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朝着智慧农业方向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遥感具有远距离感知、无损监测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农情监测。对遥感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介绍,对遥感在大尺度农情监控上的应用与方法进...

基础科学·综述 | 水芹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治理污水是燃眉之急。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逐渐被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沼液等。水芹菜是利用水生植物治污的典型案例,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通过分析水芹的特性、品种与分布...

基础科学·综述 | 微生物菌肥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微生物菌肥作为绿色肥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等提供重要保障。综述了微生物菌肥的种类和作用机理,重点分析介绍了微生物菌肥应用的生态效应,表明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改善土壤环境,保持土壤健康,提高作物...

基础科学·综述 | 水稻叶片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进展

摘要 水稻不仅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样也是农业水资源第一大消费作物。水分高效利用一直是水稻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热点。从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和叶片结构、叶片化学组成、叶片水力参数、叶片光合等方面概述了水稻叶片特征及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分析了...

基础科学·综述 | 刺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摘要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

基础科学·综述 | 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蓝莓作为新兴健康水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总结出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思路,为建立高效、低成本的蓝莓组织快繁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蓝莓;组培...

农艺·园艺 | 小麦微核心种质株高及籽粒性状遗传分析

摘要 以262份小麦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在2年2点4个环境型下对株高、籽粒性状(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厚)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幅度分别为43.04~141.66 cm、15.17~52.93 g、5...

农艺·园艺 | 低纬高原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对比试验

摘要 [目的]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具有种植鲜食糯玉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筛选适合低纬高原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为品种布局及糯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云糯3号”为对照,引进“瑞糯1号”“花鲜糯”等...

农艺·园艺 | 低温弱光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 以8个甜瓜种质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弱光胁迫对甜瓜不同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甜瓜种质在萌发期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低温胁迫下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下鲜重和地上干重均低于对照,且不同品种指标的降...

农艺·园艺 | 富锦湿地狭叶香蒲种子繁殖及养护管理研究

摘要 以狭叶香蒲为材料,在阐述狭叶香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寒地湿地气候条件,针对狭叶香蒲的种子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物候期、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探索寒地湿地人工育苗技术,提供后续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优质试验材料...

资源·环境 | 湖南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利用MODIS NDVI月平均数据及湖南省标准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湖南省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植被每年3月进入生长季,9月结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率为0...

资源·环境 | 土壤中抑菌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摘要 采用弹土法从高黎贡山百花岭段土壤中共分离到放线菌38株,对分离得到的38株放线菌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其中H33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都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抑菌直径都在8 mm以上。通过对H33菌株培养特...

资源·环境 |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耕地保护

摘要 分析我国耕地保护发展历程、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中耕地保护新要求,对新疆耕地现状及挑战进行总结。当前新疆耕地保护主要面临来自水资源匮乏、耕地质量低而不稳、存在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土地污染、国际形势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由此提出新疆耕地保护首...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越南紫薯组培快繁及FMV病毒检测

摘要 [目的]探究获得大规模的越南紫薯脱毒苗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和RT-PCR技术,探讨不同培养基成分对越南紫薯无毒茎尖的诱导、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和羽状斑驳病毒的检测,建立越南紫薯高效再生体系和病毒检测体系。[...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闽东野生金线莲无菌体系建立与优化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闽东野生金线莲无菌体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方法]以闽东野生金线莲茎段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无菌的诱导芽体,通过萌发的芽体增殖建立金线莲的无菌培养体系,筛选出闽东野生金线莲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闽东野生金线莲茎...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条件。[方法]以黑果枸杞的种子为材料,在种子无菌萌发后,取带腋芽的嫩茎段作外植体,以不同基本培养基与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浓度配比,研究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不同遮阴处理对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 通过开展蒙古栎幼苗期不同程度遮阴试验,定期对蒙古栎不同处理土壤温湿度、幼苗生长情况(受害程度、苗高、地径)开展动态调查监测,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夏季低海拔地区蒙古栎幼苗叶片变黄、焦边的受害程度以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在幼...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苔藓植物室外栽植与养护技术应用

摘要 苔藓植物在国内仅应用于微型景观造景,缺乏大规模室外栽植的理论体系和实操经验,对于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的苔藓植物来说十分惋惜。基于拈花湾苔藓植物园林造景应用的实践经验,从苔藓的品种选择、生境营造和养护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苔藓室外栽植的技术关键...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合肥市树市花园绿化树种配置调查

摘要 为研究合肥市树市花园绿化树种应用情况,展开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树市花园植物共有85种,隶属43科71属。其中木本植物76种,占总数的89.4%;草本植物5种,占总数的5.9%;藤本植物4种,占总数的4.7%。最后对合肥市树市花...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研发十字花科蔬菜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菜心种子萌发试验,统计分析其根长、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观察菜心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采用的6种...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硅对立体无土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

摘要 研究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立体无土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硅处理草莓植株鲜重、干重增加,1.0 mmol/L处理草莓小区产量增加了20.9%,1.0 mmol/L硅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同时1....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月月青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目的]阐明民族药月月青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利用Sephadex LH-20、MCI gel、硅胶等多种柱色谱方法以及制备薄层法对月月青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比对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月月青中分离得到8个化...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都市田园建设中农业景观的应用研究

摘要 都市农业景观成为当今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阐述了都市农业景观的发展背景、分类及功能,分析了都市农业景观在田园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在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地性质背景下通过农业景观的手法以及农业产品开发的方式打造都市田园景观的方法,以期为...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基于乡土文化符号的成都乡村民宿景观设计

摘要 采用DEIS模式方法,通过文化挖掘、图像衍生、符号引入和景观表达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从自然地理环境、农业形态、传统聚落特征和地域文化意象4个方面对成都乡村地域系统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建构了成都乡土文化符号体系,进而从文化传...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近47年黄石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根据黄石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3—2019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异常分析方法对近47年来黄石市降水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来黄石市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2001—2010年的年降水量明...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后疫情时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升路径

摘要 为健全我国区域农产品现代化物流新体系,完善新形势下农业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以疫情初始爆发地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多阶段从农产品供应链的供应源、零售环节、物流环节分析,并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方法对湖北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进行评估。在研究...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影响分析

摘要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面板数据,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时空分布和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1—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棉花单位产量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棉...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费县木业集群对城镇化的影响及优化路径研究

摘要 费县木业集群与城镇化作为区域综合系统的组成部分,既相互促进也存在相互不适应的地方:一些木业企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仍有混杂,企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新旧动能转换面临阻滞。为缓解费县木业集群对于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农户对农业投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基于S省A市农户为例,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S省A市农民参与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需求原因进行详细探讨。通过相关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可知:影响S省A市农民参与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的原因主要有农民农业生产收...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新疆兵团主要粮食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看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粮食生产潜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各师的比较优势分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乡村文旅产业数字化振兴机理与路径研究

摘要 围绕数字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聚焦于数字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机理,从现阶段发展面临的阻滞问题入手,剖析数字赋能乡村文旅产业高速发展的内生机理,提出数字赋能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径,即理念更新、职能更新、融合更新和服务更新,最终实现乡村文旅...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困境与路径研究

摘要 农业生产托管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地解决“谁来种地” “怎样种地”的问题。以农业生产托管的典型地区枣庄市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托管存在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生产托管支撑条件不足、托管服务体系不...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型发展对策

摘要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人的要素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来推进城镇化进程。我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内容包括人口市民化、服务一体化、劳动产业化以及权利均等化。但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盐池县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与成效

摘要 基于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局依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资金投入支持,针对当地“三农”资源基础和相关产业特点,着力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项目绩效和经验总结,分析了盐池县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实施的模式及成效,旨在为当地及同类地区巩...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短视频助力农村发展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 近些年来,短视频以迅猛的势头向前发展,凭借其新颖的视觉冲击和灵活互动优势,在助力农村发展和农产品销售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农民增收延伸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农村短视频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如短视频平台管理不规范、宣传产品内容同...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湖北省城乡互助养老模式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摘要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城乡之间共同面临养老问题。在“共享经济”和 “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实现城市与农村养老结合,探索城乡互助养老模式,缓解城市养老压力,同时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以湖北省城乡互助养老为例,阐述进行城乡互助养老的重要性,...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农业高校大学生理性消费培育的实现途径探讨

摘要 大学生容易产生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冲动消费的行为,而当前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和财商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与理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业...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训练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 农业工程训练是农类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是培养学生农业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和工程的结合尤为紧密。以食用菌工程训练课程为例,介绍了实施农业工程训练的必要性及农业工程训练的现状;提出了食用菌工程训练课...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地学类实践课程的“四个融入”

摘要 “新农科”建设、“双万计划”“互联网+教育”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从华中农业大学地学类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入手,探讨如何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贯穿“四个融入”的理念,即在内容上融入科研进展,在方法上融入信息技术,在目标上...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