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国审小麦新品种冀麦325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作者: 吕亮杰 刘玉平 赵爱菊 李辉 陈希勇
摘要 为了全面评估冀麦325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根据2012—2014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017—2019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和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冀麦325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麦325在黄淮北片水地组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6.89%,2013—2014年度比对照良星99增产6.45%,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5.59%;在黄淮北片旱肥组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1.45%,2018—2019年度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60%,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70%。另外,冀麦325产量三要素协调,抗寒性好,抗倒,抗旱。综合分析表明,冀麦325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小麦;冀麦325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7-0030-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7.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High-yield, Stability and Adaptation of New Wheat Variety Jimai 325
L Liang-jie,LIU Yu-ping, ZHAO Ai-ju et al
(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Hebei Crop Genetic Breeding Laborato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5)
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production, utilization and breeding value of Jimai 325, the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stress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new wheat variety Jimai 325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ial of irrigated field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2-2014), the regional trial of drought fertilizer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7-2019), the national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test of irrigated field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4-2015) and the national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test of drought fertilizer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9-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Jimai 325 increased by 6.89% compared with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the 2012-2013 regional trial, 6.45% higher than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2013-2014 and 5.59% higher than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the production test in 2014-201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Luohan 7 in the drought fertilizer test of 2017-2018, 2018-2019 and 2019-2020, the yield of Jimai 325 increased by 1.45%, 7.60% and 5.70%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wheat yield of Jimai 325 were coordinated, and it has good cold resistance, lodging resistance and drought resistanc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Jimai 325 had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and was a new wheat variety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winter wheat in the north of Huang-Huai area.
Key words Wheat;Jimai 325;High yield;Stable yield;Adaptability
小麦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贸易额多。中国作为小麦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小麦的丰产、稳产、适应性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及作物的高效生产[1]。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气象灾害特别是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严重,已成为限制中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2-5]。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1/150,干旱、半干旱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6%[6],小麦是农业用水大户,全生育期浇灌用水量较大[7],因此重视高产抗逆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发展节水抗旱小麦是我省农业节水的关键,对于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危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备重要意义[8-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一直以高产节水广适性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显著抗旱高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冀麦325分别于2016和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北片水地和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审定,是一个集高产、抗旱、抗倒、广适的小麦新品种。2002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有小麦高产、广适小麦品系冀5157作母本,节水、高产型小麦品系石20-7221作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处理,对丰产性和抗病性等目标性状进行系统选育,筛选出了耐旱、高产、抗倒、适应性广的双国审冬小麦新品种冀麦325。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42 d,比对照品种良星99早熟1 d。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5 cm,茎秆较粗,弹性好,抗倒性较强,中后期蜡质变重,穗下节短,旗叶斜上举,多高于穗层,小穗排列较密,穗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抽穗较晚,落黄时间短,熟相中等。穗数664.5万穗/hm2,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1.2 g。抗寒性鉴定显示,冀麦325抗寒性级别1级。2012—2013、2013—2014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水地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16023)。2017—2018、2018—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旱肥区域试验,2019—2020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210063)。为充分了解冀麦325在多环境下的适应性,加快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笔者利用国家黄淮海北片水地组、旱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冀麦325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其增产增收潜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2012年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1个,分别为冀麦325、 邢麦13号、 邯05-5092、 LS6109、 豫安X208、衡10S29-2、 石H09-7075、泰农9862、良星99(CK)、 科遗6014、THW09-1;2013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4个,分别为邢麦13号、冀麦325、衡10S29-2、豫安X208、LS6109、泰农9862、华育116、石11-5139、金禾8431、俊达129、科农2009、金丰7183、邯农2312、良星99(CK);2014年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参试品种6个,分别为邢麦13号、邯09-41344、冀麦325、LS6109、衡10S29-2、良星99(CK)。
2017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6个,分别为ZH4261、垦星5号、泰田麦118、衡H1217、圣麦105、石114195、冀麦325、冀麦659、冀麦665、洛旱21、洛旱26、泰科麦35、登海202、圣麦15、新麦28、洛旱7号(CK);2018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3个,分别为石114195、冀麦325、登海202、泰科麦38、烟农679、冀麦520、冀麦825、石14-6111、ZH5169、SND184、济麦60、济麦52、洛旱7号(CK);2019年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4个,分别为石114195、冀麦325、登海202、洛旱7号(CK)。
数据来源如下:2012、2013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2014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总结;2017、2018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和2019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总结。
1.2 试验方法
1.2.1 试点设置。将材料种植于黄淮北片冬麦区的不同生态区,主要包括2012—2013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地点17个,分别为藁城、衡水、邢台、邯郸、马兰、高邑、赵县、长清、德州、平度、临沂、济宁、菏泽、莱州、临汾、运城、新绛;2013—2014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地点20个,分别为藁城、衡水、邢台、邯郸、马兰、高邑、赵县、长清、德州、蓼兰、泰安、临沂、济宁、菏泽、莱州、枣庄、临汾、运城、新绛、永济;2014—2015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地点10个,分别为邢台、藁城、衡水、德州、菏泽、济宁、蓼兰、莱州、运城、新绛。
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试共布点15个,分别为洛阳、鹤壁、灵宝、济源、汝州、临沂、青岛、泰安、枣庄、沧州、南皮、衡水、绛县、泽州、富平;2018—2019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试点16个,分别为洛阳、鹤壁、灵宝、济源、汝州、临沂、青岛、泰安、枣庄、沧州、南皮、绛县、泽州、富平、长武、乾县;2019—2020年度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地点7个,分别为临沂、泰安、洛阳、灵宝、汝州、富平、沧州。
1.2.2 试验设计。根据国家方案统一要求,区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2 ~15 m2,水地组小区收获面积不低于13.33 m2,旱肥组小区收获面积不低于12 m2。生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水地组小区收获计产面积200 m2以上,旱肥组小区收获计产面积 150 m2以上。各试点试验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采用大型机械进行试验耕作和精细整地,适时适量播种,四周设置保护区;施足底肥,生育期不追肥。水地组试验生育期浇水不超过2次,旱肥组试验生育期间禁止浇水。
田间调查均按照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标准进行,包括有效穗数、成穗率、最高分蘖数、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容重等,成熟后单独收获称重计产。抗旱性评价主要依据洛阳农林科学院抗旱性鉴定结果;抗寒性评价主要依据河北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站鉴定结果;抗病性评价主要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并参考各试点田间实际发病情况进行评价;品质性状主要依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化验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