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作者: 杜佳娟 马琼
摘要 基于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从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5个层面选取19个影响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使用AHP和DEMATEL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棉花总产量、机械化水平、精量播种、智能化管理、棉花单产水平、棉农人均纯收入、科技创新力度等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所识别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关键影响因素;AHP法;DEMATEL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8-0202-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8.0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DU Jia-juan, MA Qi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and guided by research problems, 19 factors affec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are selected from the five levels of cotton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resource and factor utilization leve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produc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leve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analyzed by USING and DEMATEL methods, and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fou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output of cotton, the level of mechanization, the seeding of fine amou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the level of cotton yield per mu,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cotton farmers, the intens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According to the key factors identified, the proposal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jiang.
Abstract Cotton productio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Key influencing factors;AHP method;DEMATEL method
棉花作为新疆主要种植农作物,不仅在新疆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纺织业最重要的原材料。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再创新高,高达516.10万t,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7.3%,棉花单位面积产量2 062.5 kg/hm 2,是我国最重要的主产棉区和高产棉区。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利于棉花生产的问题,棉花品种“多、乱、杂”,高等级棉短缺,低等级棉过剩,整体棉花价格下跌,经营风险加大,以及“高投入,低收益”等,已严重影响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2021年1月《兵团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方案》强调,要着力提升棉花品质,全面推广“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开展质量追溯,推动兵团棉花生产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因此,科学有效地对棉花生产环节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准确把握新疆棉花生产环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制约棉花生产环节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找到适合发展路径,对促进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关键词的研究文献不多,最新的研究成果为王平 [1]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进行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指出技术集成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提升技术集成水平是破解当前新疆棉花质量问题的关键措施。相比之下,国内大多学者对棉花产业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徐榕阳等 [2]构建棉花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种植规模的相关模型,分析出影响棉农收入的影响因素以及棉花种植适度规模的最低下限;王晓伟等 [3]以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入手,认为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地方棉区棉花规模调控效应显著。在棉花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王力等 [4]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我国棉花生产过程中各类要素贡献率变动趋势;张玉凤等 [5]则以棉花产量为落脚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兵团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在种植技术方面,王金刚等 [6]以现目前棉花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现象普遍存在为出发点,研究减氮配施不同生物刺激素棉花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黄真真等 [7]分析了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性状与棉花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一种适宜新疆北疆棉田棉花栽培的滴灌灌水模式。同时,有的学者还研究了气候对棉花产量及生产的影响 [8-11]。这些研究对实现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未系统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未分析出关键影响因素,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新疆地域广阔,南北疆各地区差异显著,研究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不能完全效仿全国其他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应根据新疆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影响棉花生产提质增效因素,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鉴于此,借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分析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AHP和DEMATEL方法识别其中关键因素,为实现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内涵和理论基础
棉花产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于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来源于农业现代化。基于新疆地域的特殊性和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笔者在“控制面积、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为实现棉花生产低投入、高产出、高品质、对生态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能够得到良好协调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从棉花生产环节全局视角出发,对生产环节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维度进行统筹考虑。棉花生产环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高质量发展受多个层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层面又包含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因此为实现新疆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2 影响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因素分析
棉花产业属于农业的一部分,该研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数据易获取性等原则,参照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构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根据新疆棉花生产实际情况,从棉花综合生产能力、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5个层面对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
1.2.1 棉花综合生产能力。
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就是确保棉花产量稳步上升,这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棉花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将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因素可以从“棉花产量”“机械化水平”“水利化水平”3个方面来阐述。棉花总产量是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最基础的表现,也是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户最根本的利益、国内棉花市场的供需关系。机械化水平取决于机械总动力及耕地面积,在耕地面积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机械总动力是机械化水平高低最直观的表现。新疆近年施行“控制面积、提质增效”的原则,棉花种植面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机械化的投入可帮助当地棉花种植户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2.2 资源与要素利用效率。
棉花生产要素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科学技术等,其中决定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是资源要素利用效率,资源要素的投入总是有限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棉花产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从劳动力投入质量、物料利用质量、循环发展质量3个角度出发,利用“劳动者素质”“化肥使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秸秆还田程度”4个指标对资源与要素利用水平进行分析。
1.2.3 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质量是效益的保障,是效率的源泉。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都要“落实”“落地”,也必将走上适度的规模化、组织化、多元化经营道路。影响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因素可以从“精量播种”“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智能化管理”“合作社合作”几个方面来阐述。这里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棉花种植技术研发机构、技术推广机构、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以及推广棉花种植、买卖相关政策的组织。政府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制定支持保护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棉花市场稳定的相关对策与措施。智能化管理可减少棉花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投入,以及实现棉花生产过程中的高效管理。通过实地调研与农户进行交流发现,通过与合作社合作的方式能对棉花价格进行保护,一定程度上提高棉农收益。相关研究表明,精量播种可以降低种子用量 50% ~ 60%,同时也提高了种子的出芽率。
1.2.4 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
棉花的产出效果与效益水平的提高,是棉花生产最终的成果体现,是实现棉农增收富裕的关键,也是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基于以上角度,选择了“土地产出率”“棉花单产水平”“棉农人均纯收入”来反映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
1.2.5 可持续发展潜力。
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后续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对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与保护。2015年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财政保障、科技创新与金融保障支持的作用,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在新常态下,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新疆棉花种植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棉农普遍具有很强的借贷意识,对金融需求度较高,但由于提供棉花种植贷款的金融主体较少,导致金融有效供给不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棉农的种植意愿,阻碍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基于AHP的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方法选取 因素分析指标
数据来源于相关文献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和《新疆统计年鉴》,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ng,AHP),是一种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效结合的研究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以明确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 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
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深入分析所研究问题后,对上述提出的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划分,该研究在5个一级因素层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19个二级因素,一级因素支配着二级因素,见表1。
2.3 判断矩阵构造及一致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