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旅游驱动农户生计转型: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作者: 陈建明

新时代乡村旅游驱动农户生计转型: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0

摘要 针对新时代乡村旅游驱动农户生计转型升级的动态转型特征,以杭州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为例,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2009—2018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动态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总值显著提升,2009年的2.23提升到2018年的3.61,提升率达57.6%;生计策略方面,农户生计趋于多样化,生计指数均值为3.216;从生计结果看,当地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显著改善趋势。最后,针对农户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生计策略;生计结果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9-013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9.03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ural Tourism Driving Farmers’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Era: Internal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Path

CHEN Jian-ming

(Business and Tourism College,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farmers’ livelihood in the new era, taking Xiajiang Village, Fengshuling Town, Chun’an County, Hangzhou as an exampl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and the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method, and the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residents from 2009 to 2018 is dynamically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livelihood capital, the total amount is increasing, from 2.23in 2009 to 3.61 in 2018, with a growth rate of 57.6%; In terms of livelihood strategy, the livelihood structure has changed from relying mainly on natural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to relying on human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From the livelihood results, the overall living standard of local resid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rend, and the overall living standard of local resid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ren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armers’ adaptation.

Key words Rural tourism;Sustainable livelihood;Livelihood strategy;Livelihood outcome

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更是促进农村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户收入不是唯一目的,更需要致力于全面驱动其资本能力,进行生计可持续性发展。生计(livelihood)概念在国外随着学者们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而产生的,英国国际发展部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该框架认为农户依据自身的生计资本,选择生计策略,从而最终产生对应的生计结果,影响农户的生计资本,继而进入下一个循环[1]。关于乡村旅游与农户生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时间点研究,然而乡村旅游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新业态的呈现、多产业融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因此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①从时间序列角度的分析,特别是在新时代杭州乡村旅游已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需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持续性以及动态转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②新时代下对当地农民生计转型剖析研究呈碎片化,缺乏整体与系统性。

基于上述两个问题,该研究引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样本地乡村旅游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分析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其生计资本能否受益及受益程度,以及农户实现生计转型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该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影响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发展,也能在理论上乡村旅游发展与可持续生计复杂关系的补充。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杭州市枫树岭镇下姜村,位于淳安县西南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距县城41 km,地域面积10.76 km2。乡村旅游开发前,村民以伐薪烧炭作为谋生手段,使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2011年以来,通过对农业、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列入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从一个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转变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典型[2]。

1.2 数据来源

主要通过研究区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完成农户收入情况和生计资本的相关数据的收集,以进行实证分析。对下姜村125户农户进行了访谈,了解2009—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个方面生计的影响[2]。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②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农户的生计方式、资本变化情况。半结构式访谈内容主要包括:①旅游带来的社会、物质、自然环境影响;②农户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度、生计选择策略、影响结果等。

1.3 研究方法

1.3.1 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清晰显示农户生计资产的现状与组合,有助于了解农户的发展现状,为动态掌握不同时期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生计资本数据标准化。

由于生计资本各具体衡量指标的单位和变异程度的不同,为消除各具体指标的量纲并保持其相对距离的不变,采取极差标准化对具体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极差标准化公式如下:

XSij =(Xij-Xjmin)/(Xjmax - Xjmin)(1)

式中,Xij 为i样本的j指标值;Xjmax为指标最大值;Xjmin为指标最小值。设

XSij 区间为[0,1],越接近于0,因变量越差;越接近于1,则反之。

(2)生计资本数据权重确定。

本文依据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借鉴已有的生计资本量化研究成果,开发了符合下姜村居民实际情况的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表1),采用熵值法明确指标权重。C表示生计资本总指数,最终计算出各个时期各分项的生计资本值,见公式(2):

C=ni=1niWijXSij(2)

式中,Wij表示第i种生计资本的第j个评价指标权重;XSij为i样本j指标的标准化值。

1.3.2 生计策略类型变化。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农户分类理论,分析下姜村现状,依据农户现有的家庭收入来源、劳动力投入的主要方向、代表性生计活动三大标准,将下姜村农户划分成纯农型、务工型、旅游兼业型、旅游业型、混合型五大类型(表2)。

2 结果及分析

2.1 生计资本变化

基于生计资本评估指标和权重系数,统计五类生计资本,量化农户平均资本总量。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下姜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村民的各类生计资本总值相对较低;2018年各类生计资本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

2.2 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及生计策略变化

随着淳安县下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的生计多样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整体较低,均值为1.996,2018年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相比2009年整体有所提高,均值为3.216,其中旅游主导型和旅游兼业型有生计多样指数分别比2009年对应指数增长39.3%和118.8%。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出现,促进农户生计趋于多样化,使农户生计方式发生重组和优化,进而提高农户生计的整体可持续性。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对提高农户实现生计多样化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3 农户生计资本结果分析

下姜村作为杭州乡村旅游的模板,研究乡村旅游驱动农户生计转型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动态掌握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2.3.1 人力资本结果分析。

2009年人力资本为0.47,2018年为0.64,增长36%,下姜村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当中,2009—2018年人力资本的总体趋势增长缓慢。由于部分年轻人到杭州市区或淳安县城定居,家庭整体劳动能力下降。但由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村民比例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逐年提升,以及年轻人开始回家创业就业,保证了人力资本总体上升的趋势。

2.3.2 自然资本结果分析。

2009年自然资本为0.54,2018年为0.68,增长25%,2009—2018年耕地资源和林地资源增长缓慢。虽然下姜村对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先后完成了全村拆违拆旧,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下姜村山多田少,需要盘活土地资源,向休闲农业要“效益”。从另一方面看,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主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升。

2.3.3 物质资本结果分析。

2009年物质资本为0.42,2018年为0.78,增长86%,农户物质资本的资本量化值有显著增加,说明研究区村民物质生活条件较好,有意愿、有能力购买这些商品。首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经营型者为满足旅游者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购买经营性设备,改善住房条件。因此,农户的住房条件与家庭固定资产的量化值较高。当地政府通过编制和完成景观规划和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设计方案,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优化村庄人居环境,农舍庭院被打造成一处处景观小品。其次,日常耐用消费品的量化值最高,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户可支配收入增加,其投资性支出减少,因此对家庭固定资产的需求增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