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纪容 阳利永 杨涛

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0

摘要 为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基于贫困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5个方面,运用熵权法测度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指数;通过对比新冠疫情前后贫困农户可持续性指数的变化,探讨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在自然资本、金融资本方面影响大,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方面影响较大,而对物质资本影响较小。为降低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提升当地贫困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生计资本;影响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0-020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0.047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Poor Farmer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ypical Villages in Yunnan Province

ZHANG Ji-rong ,YANG Li-yong,YANG Tao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Land Engineering,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Abstract To further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poor farmers, based on the household survey data of poor farmers, this study adopts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alysis framework proposed by the British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rom five aspects: Farmers’ natural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measuring farmers’ livelihood sustainability index by entropy weight method.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in the sustainability index of poor farmers before and after COVID-19,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poor farmers is discussed.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the poor farmers has a great impact on natur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and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but has little impact on physical capital.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poor farm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roduce releva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farmer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hance the livelihoods sustainability of local poor farmers.

Key words COVID-19;Poor farmers;Sustainable livelihoods;Livelihood capital;Influence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11390024)。

作者简介 张纪容(1998—),女,云南昆明人,从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1-23;修回日期 2021-12-21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是必然,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易地搬迁政策下的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1-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的影响[4-5],生态补偿对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6],基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7],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当时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切入点,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对各行各业的短期影响已得到充分暴露,对2020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有一个释放的过程。目前针对疫情对农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对农户收入的冲击[8]、收入稳定性[9]、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10]、“三农”问题视角下的发展趋势[11-12],以及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影响[13]。关于疫情对贫困农户的影响研究文献较为鲜见,杨玉影等[14]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农户劳动力流动就业影响的调查分析,分地区、分农户类型探讨了疫情对贫困地区农户就业的影响;从研究内容来看,对农户的研究主要是单一方面的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衡量疫情对贫困农户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较多,因此笔者以玉溪市周边的贫困农户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生计作为一种应用范式,从农户拥有的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5方面[15],来描述农户当前的谋生及长期的发展能力。在此框架下采用熵权法探讨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对改善贫困农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客观反映农户生计状况,综合考虑经济水平状况和地理环境,该研究选择云南省红塔区的灵秀村、小石桥、昔古牙3个行政村作为典型村,其中灵秀村处于半山区,耕地条件差,小石桥大部分耕地石漠化、细碎化严重,缺乏农业灌溉用水,昔古牙地区土质疏松,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这3个行政村中大部分农户以农业生产维持生计,总体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课题组在2021年6月到典型村调研,主要采用入户问卷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与农户进行面对面访谈。问卷主要包括贫困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5个方面内容,为分析新冠疫情对农户的影响,调查问卷记录农户2019年的生计状况以代表疫情前的生计状况,2020年的生计情况以代表疫情后的生计状况。每份问卷大约用时20 min,经过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30份,问卷有效率为93.1%。

1.2 模型与方法

1.2.1 模型选择及指标选取。

该研究主要采用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16],参照国内外学者对生计资本量化选用如下指标。

(1)自然资本。耕地资源对于农民来说,是最重要的生计保障。该研究采用耕地总面积、水田面积、旱地面积、抛荒耕地数量等指标来测量贫困农户的自然资本。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决定着其他几类资本的获取与利用程度,该研究采用6项指标来测量农户的人力资本: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劳动力数量、务农人口数、打工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

(3)物质资本。该研究采用房屋结构、房产数量、房屋总面积、基本生活用品拥有数量、机械使用总次数多个指标来测量农户的物质资本。

(4)金融资本。农户的金融资本指的是农户凭借自身能力,能够筹措到资金,不只限于银行借贷资本。该研究通过询问农户售卖农作物的收入、家庭年收入、年支出、家庭储蓄、获得贷款和补贴来测度贫困农户的金融资本[17]。

(5)社会资本。选择适合贫困农户特点的测量指标对分析社会资本更有指向性,该研究采用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与邻居交流往来的情况、使用网络的情况3项指标来测量农户的社会资本。

1.2.2 研究方法。

为精确分析调查问卷数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熵权法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赋值。熵权法能够充分反映样本数据所包含信息熵的效用价值,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的内在机理高度相似,即影响生计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是其中变化程度较大的因素,因此在生计研究中常被用作综合指标评价方法[18]。

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9]。为防止对数计算出现0值时无法得出计算结果,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加1处理。

Yij=Xij-min(Xi)max(Xi)-min(Xi)+1(1)

式中,Yij表示第i个样本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Xij表示第i个样本第j项的变量值;min(Xi)表示第i个指标中的最小值;max(Xi)表示第i个指标中的最大值。其次,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据此公式得出的数据值范围为0~1,数据具有可比性,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经熵权法计算可持续生计评价5项指标中,金融资本的权重最大,表示金融资本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最大;社会资本的权重最小,表示社会资本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最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农户生计资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1.1 自然资本。

典型村贫困农户自然资本水平低,耕地分为水田和旱地,旱地面积比重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5.81%,水田面积比重小,占耕地总面积的24.19%;平均抛荒耕地数量为0.013 3 hm2。

2.1.2 物质资本。

典型村贫困农户的住房水平均较高;3.3%的农户拥有2套房产,各户房屋总面积均较大。74.4%的贫困农户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25.6%的贫困农户房屋结构为土木结构。拥有基本家庭生活用品的情况差异小,在调查样本中电视、洗衣机、冰箱、热水器拥有率在95%以上,拥有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家庭数占70%,拥有农用车的家庭数占63.3%,拥有小轿车的家庭数占28.3%,煤气灶和个人计算机的拥有率在20%左右。

2.1.3 金融资本。

典型村贫困农户金融资本水平低。收入来源大体分为售卖农作物和外出务工,其中售卖农作物平均收入为14 834.7元,疫情后家庭平均年收入31 686.0元;家庭平均年支出为28 074.4元;家庭平均储蓄1 446.3元,平均获得的贷款金额为19 776.9元;平均获得补贴为182.6元。

2.1.4 社会资本。

通过调查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典型村农户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与邻居交往的情况明显减少,使用网络的情况明显增多,新冠疫情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大。

2.1.5 人力资本。

典型村贫困农户家庭平均劳动力数量为3.5,劳动力数量相对充足。但总体文化程度较低,职业技能较弱,劳动力素质较低。

2.2 新冠疫情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2.2.1 对自然资本的影响。

由图1可知,典型村贫困农户自然资本中,农作物收成2019年综合水平为0.33,2020年综合水平为0.27,下降18.2%,降幅较大。主要原因为耕地质量差,大部分为旱地,且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耕地破碎化严重,不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集约化利用程度低;陡坡耕种,存在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气候干旱、缺乏天然灌溉水源,农业生产以人工异地取水灌溉为主,由于疫情期间对出入村子的道路进行管制,农户运输灌溉用水受阻,加之疫情管控农户严禁外出,农作物生长期缺乏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抛荒耕地数量2019年综合水平为0.25,2020年综合水平为0.19,相比之下综合水平值下降24.0%,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贫困农户种植的蔬菜等农作物成熟后无法运到市场售卖,蔬菜属于生鲜产品极易腐烂,严重影响农户下一步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农户收入减少,投入到下一轮农作物生产中的资金也相应减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