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周正 沈颖鸣 孙吉红 包晓鹏 张华玲 张剑波
摘要 基于对我国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绿化观赏苗木核心产区,以及我国最大的鲜切花核心产区云南省相关数据的分析,明确主要研究对象为我国花卉产业新区;然后以云南省楚雄州花卉产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析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详解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基于上述基础工作,结合研究团队的积累,提出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为政府决策、科研、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卉产业;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0-023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0.055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New Flower Industry District—Taking the Flower Industry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OU Zheng,SHEN Ying-ming,SUN Ji-hong et al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Yunnan 65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na’s core production areas for fresh cut flowers, potted plants and green ornamental seedlings, as well as that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s largest fresh cut flower core production area,it is clear that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China’s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s.Then the flower industry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s a typical ca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 and explains in detail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Based on the above basic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research team,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Flower industry;New industrial area;Industrial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基金项目
云南省省级“放管服”科研项目(2019-1-N-25318000002120)。
作者简介 周正(1992—),男,云南曲靖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科技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科技管理、科技传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2-06
花卉因其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环保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联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中国的召开,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持续推进,花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用以及发挥碳汇作用等方面的用途更加凸显,为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近10年以来,我国花卉产业以盆栽植物、鲜切花和绿化观赏苗木的生产和销售为主。在自然条件、消费习惯、市场优势、产业集群分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各种花卉产业形成了市场占比大、发展相对成熟的核心产区。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新兴产区的花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值高速增加。笔者重点研究相较于成熟的核心产区,花卉产业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性地提出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
1 花卉产业新区现状解析
1.1 花卉产业新区概念解析
花卉产业位居新世纪最具潜力的十大行业中第二位,是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1]。中国的花卉产业年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发展速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2]。目前,我国主要产销的花卉为盆栽植物、鲜切花和绿化观赏苗木3类,且3类花卉在全国一些重点地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产经营地区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甚至部分花卉的产地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我国3类花卉的核心产区分布见表1。
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湖北和广东是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前三的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是盆栽植物的核心产区;山东、江苏、浙江和河南是绿化观赏苗木的核心产区。全国其他地区的3类花卉产业相对于上述传统的核心产区,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属于花卉产业新区。例如宁夏、银川、贵州等地就成为鲜切花产业新区[3]。
云南省作为世界公认的适合花卉生产的3个区域之一,是我国名副其实的花卉主产区[4]。云南省鲜切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20%以上,大花蕙兰、彩色马蹄莲、盆栽玫瑰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0%、80%、70%[3]。如表2所示,从全省范围来看,昆明作为鲜切花传统核心产区年鲜切花产量高达91.3亿枝,年产值高达315亿元;而楚雄州的鲜切花年产量仅为17.86亿枝,约为昆明的1/5;鲜切花产值仅为29.1亿元,不及昆明的1/10[5]。但是,楚雄州鲜切花年产量增速明显高于昆明,也高于云南省的平均增长水平。说明楚雄州花卉产量低、产值小,但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是典型的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兴地区。
因此,从全国范围看,有发展领先的花卉产业核心产业区和发展相对滞后的花卉产业新区。就局部范围看,在诸如云南这样的花卉核心产业区中也包含了发展相对弱势的花卉产业新区。这些花卉产业新区,基本上都呈现了产量和产值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特点。
1.2 楚雄州花卉产业现状解析
楚雄州位于云南省的地理中心,气候宜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土壤类型丰富,为花卉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近年来,楚雄州花卉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产量迅速增加、产值实现突破、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经营主体快速增加、产品类型逐步丰富,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昆明和玉溪等花卉核心产区相比,楚雄州还具有土地广阔、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随着在滇中地区花卉核心产区(昆明、玉溪)逐渐向外转移和扩展,楚雄成为花卉生产新区[5,7]。
但是,相较于昆明,楚雄州花卉生产力、产业市场力、产业技术力以及综合竞争力都存在较大差距[8]。因此,该研究以楚雄州为案例,探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花卉产业新区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2 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类似于花卉核心产区,花卉产业新区也面临着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配套有待升级、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增强等花卉产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但是相对落后于传统核心产区,由于花卉产业新区受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和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上述问题往往更加突出。同时,花卉产业新区还面临着产业规模小、投资困难、体系不健全等新问题。该研究以楚雄州为例,分析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支撑花卉产业发展能力弱
支撑花卉产业新区发展的科技体系往往较为薄弱,难以满足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科技需求。整个楚雄州花卉相关科研机构少,以楚雄州农业科学院花卉所为主;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主要来自州政府拨款,来自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科研项目研发经费支持有限;以花卉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技术中心数量也极少,经营主体和研发主体提供的科技支撑力度不足;花卉相关的科研人员相对较少,楚雄州农业科学院花卉所主要研究人员仅为3人,高级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较弱;花卉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难以开展深入研究以及对花农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2.2 经营主体少且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
目前,整个云南省花卉产业都面临着经营组织小、散、弱,花卉企业整体实力偏弱以及花卉种植主要以农户为主的问题[9]。作为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第三梯队的楚雄州,此问题更加突出。
具体表现如下:楚雄州的花卉企业和种植户快速增长,但总体数量仍然较少、质量较低,且相对分散;科技型、创新性的龙头企业少,种苗企业更少,缺乏示范带动效应和品牌效应;花卉专业合作社少且弱,对种花大户的联合和花农的培育作用不明显;花卉种植主要依靠个体花农完成,小农户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花卉产业规模快速的发展需求。
2.3 花卉产业体量小,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困难
产业新区花卉产业体量往往相对较小,急需扩大产业规模。以楚雄州禄丰市为例,禄丰市是云南省30个花卉产业重点县之一,花卉种植面积达0.22万hm2,是楚雄州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示范县,但仍然未能跻身云南省花卉产业的第一梯队,花卉产业体量依旧偏小。
尽管禄丰市急需扩大花卉产业规模,但是资金投入又成为制约禄丰市花卉产业规模扩大的难题。在企业投资方面,楚雄州本身缺乏大型花卉企业,且进行外来大型花卉企业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导致能在楚雄投资的花卉企业规模体量都比较小,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禄丰市花卉产业本身体量小,进一步导致社会资本持久投入信心不足。在农户自主投资方面,由于花卉种植前期投入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据估算,在楚雄州种植鲜切花的投资约为57万元/hm2。投入较大,导致个体农户种植意愿较低。花卉企业以及小农户的投资能力弱或者投资意愿低成为阻碍楚雄州花卉产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花卉产业链相关管理、技术和配套落后,花卉产量和质量不高
云南部分花卉核心产区仍然面临着多种关键性问题,包括种植技术落后、生产设施简陋、抗风险能力差、生产技术欠缺、专业化程度低等生产问题,销售渠道不统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经营问题以及冷链、物流、服务及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等配套问题[10]。相较于昆明这样的管理先进、技术领先、配套完善的核心产区,楚雄州花卉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技术传输渠道相对狭窄,使得上述管理、技术和配套问题更加突出,直接造成花卉种植、采摘、运输、出售等众多生产销售环节效率低下,使得楚雄州花卉产量低、质量差。
3 花卉产业新区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宏观规划,完善产业布局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花卉作为高产值产业,花卉产业新区的政府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将花卉产业规划纳入当地的乡村振兴全局规划中,把花卉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当地政府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花卉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及农户增收致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