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城镇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 杨欣 周晓荷 闵敏

翻转课堂在城镇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0

摘要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能有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以华中农业大学12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当前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效果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分为2.84。本科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受学生性别、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是否赞成翻转课堂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最后,从教材内容设计、互动方式创新等方面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城镇规划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影响因素;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0-026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0.061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Urban Planning Cour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YANG Xin,ZHOU Xiao-he,MIN Min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room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is a teaching mode centered on students, which can enhance the interactiv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teaching. Taking 128 undergradutes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research objects,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students to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The ordered Logit mode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ffect evalu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interviewed students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was 2.84. The undergradutes’ evaluation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tudents’ gender, major, cutting-edg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gree wit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r no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book content design and interactive mode’s innova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course;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Undergraduates

基金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146);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007)。

作者简介 杨欣(1988—),女,河南邓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土地资源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6-23

城镇规划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建筑和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学科,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有较高的要求[1]。它要求学生对城镇规划系统的理论知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规划法规制度充分掌握。同时,它也是一门解决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应用性课程,与经济和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深度的实践交融[2]。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规划课程从城市理论课研究、交叉学科领域素质培养和规划理论应用3个层次展开,将启发式思维教学、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结合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3]。我国城市建设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不仅经历了发展战略、新政法规等方面的变动,而且在城市总体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实施等实践层面有了根本性变革[4]。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社会对城镇规划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然而,我国城镇规划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教学内容趣味性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能动性差、考核方式过于片面等问题,实践应用性不强[5-6]。一些高校(如同济大学)通过举办城市徒步活动将课堂搬到上海市各大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地段,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东南大学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本体论”及“公共政策属性”的发展和规划教育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导向性作用[7]。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讨论机会,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峻挑战。网络教学将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8-9]。然而,关于农林高校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报道仍较少。笔者将城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划分为教学模块和应用模块两大部分,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手段组织课堂,研究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1 研究方法、数据获取与样本特征分析

1.1 研究方法

多元有序Logit回归(ordered Logit)是将研究变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多个等级,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细化分析的一种测评方法。关于满意度的研究可采用5级分类法,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级,并分别赋值5、4、3、2、1[7] 。鉴于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属于典型的有序分类变量,根据相应建模的要求,以Yi为因变量,以X为自变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F(x)是逻辑分布函数。

当学生个体的随机选择方程Uij=α+βjx′i+ε中扰动项ε服从N(0,1)分布时,若设P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则 Logit(P)可记为P(y=j|x)=1-(rj-1-x′β),此时学生对翻转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可表达如下:

F=α+β1x1+β2x2+β3x3+…+βixi+μ(1)

式中,F代表受访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的效果评价;α为常数项;xi代表影响学生对城镇规划教学效果评价的因素;βi代表变量xi的回归系数;μ代表随机误差。

1.2 数据获取

于2019 年12 月对华中农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7级全部本科生就“城镇规划翻转课堂调查问卷”这一主题开展调研。课题组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回收率为98.46%。

1.3 样本特征分析

受访学生样本特征如下:(1)个人特征。①性别。受访者中男生36人,占样本总数的28.12%;女生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1.88%。②专业。样本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有61人,占样本总数的47.66%;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占比稍高,为52.34%。③政治面貌。受访学生的政治面貌以团员为主,有76人,占59.38%;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占11.72%和28.13%;0.77%的学生为群众。④专业认同。所有的受访学生都对所学专业有较强的认可程度。对所学专业“非常认同”“比较认同”和“一般认同”的受访学生数分别为36、66和26人,占比分别为28.12%、51.56%和20.31%。(2)课程认知。①学习难度。2.34%和21.88%的学生分别认为课程的学习难度“很大”和“较大”,64.06%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一般”,另有10.94%和0.78%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比较容易”和“很容易”。②教学内容。102名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非常前沿”或“比较前沿”,但也有2名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非常陈旧”。③教学方式。71.0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很新颖”或“比较新颖”。④拓展知识。认为从城镇规划课程教学中收获“很多”“较多”“一般”“不多”和“没有”的学生分别占22.65%、54.69%、18.75%、3.13%和0.78%。⑤翻转课堂。“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分别占1.56%和20.31%。

2 城镇规划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城镇规划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城镇规划是华中农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三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受访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2017级128名大三本科生中有3.91%的受访学生认为效果很好,29.69%的受访学生认为效果较好,47.65%的受访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5.63%的受访学生认为效果较差,还有3.12%的受访学生认为效果很差。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参与度更高、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更主动。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教学内容不精练、课堂内容深度不够、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2.2 城镇规划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城镇规划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必要对影响教学效果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计量模型中相关变量的名称及定义具体见表1。

运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对影响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全部受访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分为2.84。受访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负担变重。在影响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个人特征因素中,性别与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即女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结果显著好于男生。专业对评价结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影响学生对城镇规划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课程认知因素中,认为城镇规划教学内容前沿的同学更认可城镇规划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愿意给出更高的评价。另外,赞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学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给出了较高的评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主体”,更是教学方法的“试金石”。互联网技术和网上教育资源的充分发展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专业资料检索的平台,赋予学生将书本和网络上所学知识整理成报告、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表达的机会。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学生的参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但也不能忽略翻转课堂中个别学生反映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深度不够等问题。

3 结论与讨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