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作者: 邹超煜 段晓毛 魏贤彪 谢仲军 王英勇

吉安市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0

摘要 吉安市现有湿地面积65 584.08 hm2,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是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吉湖国家湿地公园、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万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维管束植物有655种,脊椎动物337种,国家保护性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分别有36和4种,其中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国家保护性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最为丰富。分析了吉安市湿地保护中存在的管理力量薄弱、湿地监测和监管面有待扩大、湿地保护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湿地保护管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吉安市;湿地保护现状;动植物资源;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1-005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1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Wet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Ji’an City

ZOU Chao-yu1, DUAN Xiao-mao2, WEI Xian-biao1 et al

(1.Ji’an Wetland Protection Center,Ji’an,Jiangxi 343000;2.Ji’an Wildlife Conservation Station, Ji’an, Jiangxi 343000)

Abstract The existing wetland area of Ji’an is 65 584.08 hm2, and there are 5 national wetland parks, namely Luling Gan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Suichuan Wudou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Ji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Yuxia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Wan’an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There are 655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337 species of vertebrates, and 36 and 4 species of nationally protected higher animals and higher plants,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Suichuan Wudouji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has the most abundant nationally protected higher animals and higher plants.The problems in wetland protection in Ji’an City are weak management, wetland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needs to be expanded, wetland protection linkage mechanism has not yet formed, and weak awareness of wetland protection, etc.,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wetland management have been proposed.

Key words Ji’an City;Status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湿地作为一种过渡界面,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是很多珍稀水禽栖息、繁殖和迁徙停歇的场所,在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植物资源库”“物种基因库”“生物超市”“鸟的乐园”“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1-2]。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提出“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为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3]。

近年来吉安市从摸清家底、保护规划、精准治理、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管理力量薄弱、湿地保护联动机制欠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笔者从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湿地监管、培养人才团队、加强湿地分类分级管理、打造吉安湿地品牌、讲好吉安湿地故事等角度去探索新时代吉安市湿地保护工作,以期强化吉安生态环境优势,更好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

1 吉安市湿地保护现状及成效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吉安市湿地面积65 584.08 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占江西省湿地的7.2%。其中河流湿地44 501.17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67.85%;湖泊湿地384.98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59%;人工湿地20 697.93 hm2,占湿地总面积的31.56%(表1)。吉安市湿地主要分布在赣江水系干流和支流周围。

近年来,吉安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市湿地管理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湿地保护政策,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①湿地保护持续扩面。吉安市创建包括试点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省级湿地公园8处,保护湿地面积7 481.93 hm2。设立各类保护地保护湿地面积38 032.20 hm2,湿地保护率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57.99%。通过卫星图比对、现场复查对主要河流、湿地公园、重要湿地开展排查,对查明属实的问题借助河长制、林长制平台协调责任单位整改、销号。②湿地修复稳步推进。市本级每年配套30万造林绿化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湿地保护相关工作,2016—2020年组织各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单位争取中央湿地修复补助资金2 100多万元。2016—2020年利用中央湿地修复补助资金修复湿地面积101.07 hm2;市本级组织螺湖湾清淤工程修复湿地面积38.00 hm2;2019—2021年完成湿地占补面积24.69 hm2,新增湿地面积23.32 hm2。小微湿地建设过程中,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在双桥乡一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积极开展小微湿地建设,设计采用生态驳岸,结合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兼顾防洪、水土保持功能,在改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景观,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③湿地宣传深入人心。通过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在吉安市各城市广场、乡镇街道、社区、村及学校开展湿地宣教活动,以及湿地公园宣教场馆和户外宣教展板、展牌等设施建设,微信公众号及政府网站、井冈山报等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重要意义的认识度、知晓度和参与度。据不完全统计,吉安市范围内建有中型湿地宣传牌261块,湿地公园界碑112块,界桩855块,植物标牌270块。2021年市、县林业局在“世界湿地日”当天举办湿地宣传活动13场,在江西文明网、江西日报、关注森林网及各门户网站刊登报道20余篇,现场宣教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制作宣传材料,一方面通过有趣的湿地鸟类植物知识激发儿童对自然的探索,另一方面制作年历等鼓励老年人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当中,享受保护湿地的乐趣。

2 吉安市重点湿地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对江西省60个重点湿地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有湿地高等植物994种,隶属162科455属,其中苔藓类植物49科82属137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55种,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89科221属477种。湿地野生动物共计696种(含亚种),隶属8纲41目112科315属,其中贝类97种,虾蟹类46种,鱼类222种,两栖类51种,爬行类89种,鸟类150种,哺乳类41种[4]。

目前吉安市有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总面积5 468.00 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34%。国家湿地公园及邻近区域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分别是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分别是鸳鸯( Aix galericulata)、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普通鵟(Buteobuteo)、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蛇雕(Spilornischeela)、鹰雕(Nisaetusnipalensis)、灰背隼(Falco columbari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游隼(Falco peregrinus)、燕隼(Falco subbuteo)、白腿小隼(Microhieraxmelanoleuco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草鸮(Tytolongimembris)、短耳鸮(Asio flammeu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斑头鸺鶹(Glaucidium cuculoides)、领角鸮(Otus bakkamoena)、雀鹰(Accipiter nisus)、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黑翅鸢(Elanuscaeruleus)、红角鸮(Otus scops)、水鹿(Rusa un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 Hodgson)、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鬣羚(Capricornismilneedwardsii)、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鸢(Milvus migran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是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野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野大豆(Glycine soja)、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表2)。

2.1 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

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423种,隶属111科299属,包括蕨类植物8科10属12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7种、被子植物97科277属394种。

昆虫10目80科252种,包括为蜻蜓目7科33种、直翅目5科13种、螳螂目1科1种、半翅目15科27种、脉翅目1科1种、毛翅目1科1种、鳞翅目14科112种(蝶类5科36种、蛾类9科76种)、鞘翅目15科23种、双翅目12科16种、膜翅目9科25种。记录脊椎动物5纲29目77科214种,包括鱼纲6目12科48种、两栖纲1目6科12种、爬行纲1目(含2亚目)7科13种、鸟纲15目44科125种、哺乳纲6目8科1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

2.2 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

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38科403属655种,包括蕨类植物13科15属17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2种;被子植物118科377属626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0科306属521种,单子叶植物18科71属105种。

野生脊椎动物共计338种,隶属于32目91科。其中,鱼类有4目14科50种,两栖动物有2目8科28种,爬行动物有3目10科44种,鸟类有16目39科174种,哺乳动物有7目20科4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

2.3 吉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

吉湖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00种,隶属于101科241属,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即野大豆、中华结缕草。区域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物种多样性较高。

吉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5种,隶属于26目71科,其中鸟类有14目42科107种。鸟类资源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种,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名录2种。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被列入《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鸟类》(简称“三有”鸟类)63种。

2.4 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

玉峡湖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26科313属420种;被子植物的科、属、种在相应总数的组成中是比例最高的;被子植物有106科289属393种,裸子植物有4科7属8种,蕨类植物有16科17属19种。

在湿地公园及周边山林发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91种,隶属于23目40科,其中鱼类有4目10科36种,两栖动物有2目3科7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9种,鸟类有10目15科30种,哺乳动物有5目6科9种。

公园内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两栖动物、鸟类和兽类达35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2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保护协定的有9种,列入中澳保护协定的有5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