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11期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11期

半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目录

基础科学·综述 | 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来,增碳控氮技术的应用在植烟土壤培育和促进烟叶提质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对主要碳源和氮素对植烟土壤改良效果、烤烟生长发育状况和烤烟产量、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增碳控氮的初步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增碳控氮应用的技术要点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

基础科学·综述 | 夏天无研究进展

摘要 夏天无为江西新型道地药材,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对夏天无的品种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夏天无的真伪鉴别、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

基础科学·综述 | 药用黄精的栽培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摘要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由于近年来需求量增长较快,致使野生黄精被过度挖掘,黄精野生资源减少,影响了黄精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黄精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

基础科学·综述 | 除草剂残留生物检测研究进展

摘要 土壤中除草剂残留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相较于复杂的化学检测方法,生物检测法可以直观快速地监测除草剂残留,预警潜在的风险。综述了除草剂残留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为除草剂残留快速检测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农艺·园艺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光效小麦品种筛选

摘要 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筛选高光效小麦品种,对促进小麦高光效育种研究进程奠定重要基础。选用河南省新中国成立以来28个主推品种,通过测定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8个小麦品种的13个光效率相关指...

农艺·园艺 | 海拔和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摘要 为三明市尤溪烟区烤烟生产不同海拔地区提供合理施肥的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施氮肥量对翠碧一号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10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田间生长良好,烤烟的株型与叶面积较为适宜;...

农艺·园艺 | 不同烤烟品种烟叶质量分析

摘要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并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云烟97、云烟99、云烟121共3个烤烟品种烟叶质量。结果表明,云烟121烟叶外观质量最好;除两糖含量较高外,云烟121其余化学指标均较好;感官评吸质量下部叶和中部叶云烟121最...

农艺·园艺 | 洛南烟区烤烟新品种筛选与评价

摘要 为筛选评价适宜洛南县生态条件的烤烟新品种,解决目前洛南烟区品种单一问题,2020年在洛南烟区进行了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对YN121、YN116、中川208、中烟300和YN99(CK)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原烟外观质...

农艺·园艺 | 不同树形对衡阳大棚栽培台湾青枣结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树形对不同台湾青枣品种果实外观、内在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靛蓝染色法测定果实VC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脆蜜不同树形对果实纵径...

资源·环境 |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

摘要 采用槽式堆料发酵的方式,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牛粪为氮源,探讨接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堆体温度的迅速升高,其中T1(有机肥发酵剂)和T2(菌剂A)处理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

资源·环境 | 吉安市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 吉安市现有湿地面积65 584.08 hm2,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是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吉湖国家湿地公园、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万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维管束植物有655种,脊椎动物337种,国家保护性高...

资源·环境 | 基于“三线一单”的市域生态空间识别研究

摘要 基于“三线一单”技术指南提出的生态空间识别方法,选取皖南典型山区市(黄山市)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空间识别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叠加校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并统筹考虑区域生态保护及地方合理发展诉求,识别并明...

资源·环境 | 秸秆对盐碱土中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 以大庆地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添加一定比例秸秆的盐碱土中种植玉米,探讨秸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盐碱土及添加秸秆的盐碱土中盆栽玉米,待三叶期时,测定玉米幼苗叶绿素、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阐明秸秆对盐碱土...

资源·环境 | 太湖流域生态修复示范区水动力调控模式研究

摘要 通过建立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等比例缩放中尺度模型,同时在模型内模拟示范区沉水植物分布,在不同季节从流域亲水河调水入实体模型,研究模型对调入水的净化时间和净化效率,并总结生态修复区水动力调控模式。结果表明,水质由Ⅴ类恢复到Ⅱ类春季约需要14...

资源·环境 | 水生植物对灌溉水中镉去除作用的筛选及机制研究

摘要 灌溉水中悬浮态的镉被认为是湖南省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紫背浮萍、美人蕉、狐尾藻和水葫芦4种典型南方水生植物对悬浮态镉去除的效果,筛选出效果更好的水葫芦和狐尾藻,进一步收集植物根部悬浮物、体系底泥,分析其镉含量并开展机制研究。结...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武汉园林绿地调控PM2.5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对大气中PM2.5的调控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武汉市4块城市园林绿地为监测点,通过对3块(蛇山绿地、科普公园、青山公园)绿地内外PM2.5瞬时浓度的监测,分析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不同距离园林绿地消减PM2...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保定东部平原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其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以侧柏、油松、桧柏、白皮松、华山松、银杏、国槐、黄栌和楸树9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室内指标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分析,研究不同林分类...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生态旅游:广西岩溶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 基于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原因分析和实地调研情况,指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和迫切需要意识到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旅游才是广西岩溶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重视和挖掘广西岩溶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制定生...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资源整合与利益互享的乡村旅游开发思路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问题,以河南省淇县赵庄村为例,阐述其开发思路:一是发展集体经济,创建新型旅游扶贫新模式;二是依托著名旅游景区,充分整合乡村资源;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凝聚...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3种杀菌剂对八角炭疽的防治效果

摘要 采用3种杀菌剂进行了八角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发现,波尔多液(1∶1∶100)、腈唑类农药800倍液、多菌灵800 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能较显著地控制八角炭疽病的发生,其中腈唑类农药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波尔多液(1∶1∶...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水田和旱地土壤交换性镁的特征差异

摘要 明确水田和旱地土壤交换性镁的供应能力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施用镁肥提供依据。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400组不同利用方式的典型耕地土壤进行分析,研究水田、旱地2种土壤交换性镁供应能力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全县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仅为...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单纯性肥胖人群配餐设计与营养分析研究

摘要 肥胖多因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运动因素导致,会增加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危险因素。以单纯性肥胖者为案例,阐述了单纯性肥胖人群饮食配餐原则与食物选择,利用食物交换份法设计7 d营养带量食谱,...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微波辅助酸水解褐藻糖胶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酸解在低分子量海带褐藻糖胶制备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酸提取法制备海带褐藻糖胶,测定在不同HCl浓度(0、1、2 mol/L)、不同降解时间(40、50、60 min)、不同降解温度(70、80、90 ℃)条件下微...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黄精桃酥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黄精桃酥的加工配方和焙烤工艺,其原料配方:低筋面粉720 g,糖粉360 g,鸡蛋110 g,食盐4 g,小苏打3 g,碳铵粉4 g,葵花籽油310 g,九华黄精91 g,芝麻少许,水适量;经搅打、拌匀、揉和、醒发、...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基于SPEI的新疆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以新疆55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季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以国家划分的气象干旱等级为判别标准,分析新疆干旱过程。结果表明,近55年新疆轻旱次数呈西北多东南少的趋势分布;中旱次数呈西北和...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摘要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基于甘肃省农业经济差异角度,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人均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为测量指标,选择2011、2015,2019年数据,计算甘肃省农业经济变异系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角度剖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区...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电商扶贫下农产品直播的消费者信任问题分析

摘要 作为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升级模式,信任是农产品直播最大的优势和红利,消费者信任由感知价值、善意信任、能力信任、熟悉程度等4个方面构成。直播电商凭其互动性强的优点成为农民销售农产品、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在掀起新一轮农村电商革命的同时也存在着...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生鲜农产品直播带货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直播带货通过互联网平台运用直播技术完成人与人沟通,最终达成品牌展示和销售的创新营销方式和创意的竞争方式刷新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从而开辟了新的线上电商营销方式,创造了大量电商营销的奇迹。丽江突尼斯软籽石榴以其优越的品质以及主播“石榴哥”...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江汉平原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及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制度创新为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提供源动力。但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种粮低收益、多重风险冲击、政府行为、农业缺乏科技人才支撑以及家庭农场定位不清与政府缺位等因素对江汉平原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产生较大影响。江汉...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贵州省发展现代化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主力军。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表现出的新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融资约束成为制约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因而,从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出发,立足于新...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旬邑县返贫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摘要 为了研究脱贫人群是否存在返贫风险,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革命老区——旬邑县为调查对象,从劳动力、经济水平、家庭状况、政策扶持、地区的自然风险等不同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对旬邑县的返贫风险的影响因...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与对策研究

摘要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当前重大战略任务,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与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西省天镇县玉泉镇唐八里村为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建设、组织...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走出乡村治理困局的现实路径:共治推进自治

摘要 寻找走出乡村治理困局的路径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能推动乡村社会全方位发展。但是,乡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发展问题、稳定问题和民主问题的多重挑战。究其缘由,既有乡村政治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村民自治中存在行政化...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基于SWOT分析的柳州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对策

摘要 竹笋是柳州螺蛳粉重要原料之一,为满足原料需求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大力推进竹笋基地建设。近年柳州市竹笋基地建设取得不小成绩,但发展模式相对粗放,酸笋加工薄弱等问题还是阻碍着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竹笋基地高...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浙江省建设“网上农博”成效•问题与对策

摘要 全面回顾浙江省“网上农博”的崛起背景,深入分析“网上农博”在省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积极抗疫保供、营销服务、培训主体、拓展功能、开展数据分析等做法,指出平台面临的流量不足、扶持不够、创新欠缺、协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据现阶段发展形势,提出...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原则与思路探索

摘要 从内涵、原则和基本思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点和共性特征。提出了“明确教师定位,避免强行思政”“保持知识体系,完善教学逻辑”和“打造思政特色,凝练思政主线”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微课融入设施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 微课作为时下一种在短视频平台广泛流行的授课形式被逐渐运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新疆农业大学设施果树栽培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疫情防控期间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问题探析

摘要 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动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形成一套动物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从线上教学的普遍性和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的特殊性2个方面对动...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新时代高职农村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摘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不竭动力就是人才,特别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工作,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个...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