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柳州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对策

作者: 潘慧玲 朱秀芬

基于SWOT分析的柳州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对策0

摘要 竹笋是柳州螺蛳粉重要原料之一,为满足原料需求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大力推进竹笋基地建设。近年柳州市竹笋基地建设取得不小成绩,但发展模式相对粗放,酸笋加工薄弱等问题还是阻碍着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以此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笋;SWOT分析;高质量发展;柳州市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1-025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Liuzhou Bamboo Shoots Bas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PAN Hui-ling, ZHU Xiu-fen

(Liuzhou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Liuzhou, Guangxi 545000)

Abstract Sour bamboo shoot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of Liuzhou snail powder.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for raw materials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iuzhou snail powder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shoots base.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shoot base in Liuzhou Cit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 relatively extensive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weak processing of sour bamboo shoots still hind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mboo shoot base.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bamboo shoot base, to put forward acti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bamboo shoot base.

Key words Bamboo shoots;SWOT analysis;High-quality development;Liuzhou City

竹笋是一种高纤维低脂肪、高营养的绿色食品[1-2],具抗衰老、降血脂等药用功效[3],在我国南方食用历史悠久。麻竹又称甜竹、大头竹,属禾本科牡竹属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4-5],其生长快速,萌发能力强,出笋率高,笋期长,麻竹笋富含纤维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等[6-8],除鲜食外,可制作笋干、酸笋等[9-10]。2018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推动螺蛳粉及附属产业发展,为满足螺蛳粉原料需求,须推进竹笋基地建设。经4年实施,完成竹笋基地建设0.2万hm2,加上原老麻竹林实现基地面积0.36万hm2,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竹笋基地建设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以期为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柳州竹笋基地高质量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适宜的自然条件。

麻竹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得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9~22 ℃,最低温度不低于-4 ℃,年降雨量1 200~1 800 mm,对土壤要求相对严格,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厚、排水良好,土壤酸碱度pH在4.5~7.0的酸性或微酸性砂质红壤,海拔要求在300 m以下[11-13]。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1~20.7 ℃,最冷月平均气温8.0 ℃,雨水充足,年降雨量1 345~1 940 mm,土地肥沃,富含有机质,以红壤、黄壤、石灰土等为主,酸碱度适中。因此,柳州市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均符合麻竹的生长要求。

1.1.2 竹笋基地发展迅速。

近年,得益于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带动,企业、合作社、农民等积极参与竹笋基地建设,麻竹面积快速增长,2019年麻竹新造林面积333.3 hm2,2020年麻竹新造林面积533.3 hm2,年增长率60.00%;2021年新建面积达866.7 hm2,实现连续正增长,年增长率62.5%,预计到2025年麻竹种植面积达0.67万hm2。柳州市在快速扩大规模同时,单位产量也在不断提升,示范基地产量超过22.5 t/hm2,产量最高的地块,达45.0 t/hm2。

1.1.3 良好的科技支撑。

柳州市在竹笋栽培技术、苗木培育和品种选育等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一是编制印发《麻竹栽培技术》《麻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等技术手册,指导开展麻竹生产;二是引进广东英德麻竹苗木进行造林,指导鱼峰区和柳南区开展麻竹育苗,实现苗木生产基地6.7 hm2;三是编制竹笋技术标准,主要从品种选育、种苗基地建设、栽培技术、低产低效林改造及示范基地建设等系列增产关键技术进行规范;四是与广西林科院签订技术支撑协议,基地建设技术有保障。

1.2 劣势分析

1.2.1 劳动力需求紧缺。

竹笋基地建设机械化程度偏低,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竹笋种植、林分管护和竹笋采收等过程,均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才能保证有较好的成效。目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农村劳力严重不足,是影响竹笋基地建设因素之一。同时,柳州市麻竹种植大部分是由个体户承包小面积林地经营,经济效益总量不高,很难吸引到年轻劳力。

1.2.2 发展模式相对粗放。

近年来,柳州市麻竹种植以农户自己或个体户承包小面积林地经营为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大部分麻竹种植户观念十分老旧,仍存在“只种不管,靠天吃饭”思想,造林后不注重管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根据近年竹笋基地检查验收情况,约40%麻竹造林地块抚育跟不上,林内杂灌杂草较多,造林林分质量不高。同时在竹笋基地建设过程中,道路、滴灌设施等配套设施缺乏,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2021年受干旱气候的影响,柳州市麻竹笋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1.2.3 酸笋加工相对薄弱。

近几年来,得益于螺蛳粉产业的带动,柳州市相继出现石山脚科技、绿宝等较大的酸笋加工企业,企业年产可达到3 000~4 000 t,但总体来说柳州市酸笋加工龙头企业仍较少,还是以家庭作坊和小企业为主,加工规模小,产品低端单一、经济效益不高等,未能实现袋装螺蛳粉酸笋料包的一体化发展,无法形成酸笋加工品牌效应。由于酸笋加工薄弱,企业和农民间难以建立稳固的购销合作关系,种植户价格难以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竹笋基地建设的良性发展。

1.3 机遇分析

1.3.1 政府政策支持加大。

2018年6月起,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推动柳州螺蛳粉及附属产业发展,通过奖补解决竹笋基地建设启动资金问题,对于示范基地按15 000元/hm2进行补助,一般基地按7 500元/hm2补助。各县区也结合本县实际出台政策,比如柳南区给予7 500~30 000元/hm2补助,鹿寨县给予15 000元/hm2补助等。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产品展示区时,对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也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及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推进螺蛳粉等米粉原料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1.3.2 市场需求潜力大。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因其具独特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实现“三个百亿”目标。据统计,2021年柳州螺蛳粉对酸笋需求量约8.8万t,折合带壳竹笋17.6万t,而本地麻竹笋年产量仅3.3万t,可加工酸笋1.65万t,其中制作的酸笋既要供应实体店,也要供应袋装螺蛳粉,供应量为18.8%,其余81.2%的酸笋需从外地购进,市场需求潜力大。

1.3.3 规模化集约化趋势。

柳州竹笋基地建设发展势头好,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入企业、公司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麻竹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前企业、公司和合作社造林有13家,麻竹种植面积超过666.7 hm2,占近年麻竹新造林的1/3,如添翼种养合作社基地规模达333.3 hm2,柳州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规模达266.7 hm2,还有一大批“公司+基地”都在发展千亩(66.67 hm2)以上的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进行麻竹种植,2021年后预计柳州市年发展面积都在万亩(666.67 hm2)以上。

1.4 挑战分析

1.4.1 自然灾害的影响。

竹笋产业以种植业为基础,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不可控制的因素客观存在。在自然环境威胁下,竹笋基地建设主要受干旱气候和病虫害影响大。俗话说“雨后春笋”,雨水对于竹笋种植及其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因竹林多种植在山上,距离水源较远,缺乏喷灌设施,麻竹笋产量较2020年同比减少。病虫害方面的威胁,常见的病害有煤烟病、枯梢病、笋腐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竹笋夜蛾、竹象虫、蚜虫、竹螟等[13],如在柳南区、柳北区和柳城县等县区,就发现竹笋腐烂现象,经聘请专家到实地调查,确认受尖孢镰刀病菌危害,造成麻竹笋的不同程度减产。

1.4.2 行业内竞争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份是麻竹笋的主产区,特别是广西的邻省广东,拥有较先进的麻竹种植技术,产业发展非常快在全国排名前列,广东揭东县号称“中国竹笋之乡”,竹笋年产量约 25万t,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大型竹笋生产基地[14]。 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有百色、北流、梧州等市在发展麻竹笋产业。行业内竞争大,柳州市在竹笋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竹笋基地建设面临复杂而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

1.4.3 市场价格不稳定。

竹笋作为农产品,受市场价格影响大,制约竹笋基地建设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市场,2021年下半年笔者走访柳州市麻竹种植户,获知受干旱气候的影响,麻竹笋产量较2020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减产,在产量减少的情形下,竹笋价格仍上不去,种植户整体收益减少。同时产品价格方面,也易受国内省内大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就如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够好,竹笋销售价格有可能会下跌,导致增产不增收。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