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问题探析

作者: 胡庆玲 郑鹏辉 吴逸群 魏睿 权美平

摘要 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动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形成一套动物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从线上教学的普遍性和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的特殊性2个方面对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线上教学;动物学;教学平台;建议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1-027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Online Teaching Problems of Zoology Course during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HU Qing-ling, ZHENG Peng-hui, WU Yi-qun et al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Life Scienc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99)

Abstract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s a topic that every teacher must pay attentions to.Zoology cour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courses in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online teaching of zoology course better and form a set of online teaching mode of zoology course,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online teaching of zoology course from the generality of the online teaching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online teaching of zoology course, 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Online teaching;Zoology;Teaching platform;Suggestions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暴发并迅速蔓延到全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确保师生安全,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教育部于2020年2月5日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要求[1]。

动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与农业、畜牧业、医学、工业等研究领域联系密切。学好动物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而且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2]。但是,由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各异,因此动物学涉及知识点多、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名词术语和概念繁多[3]。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授的知识点很难完全掌握,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动物学课程教学从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更增加了动物学教与学的难度。

线上教学是一种师生“不见面的教与学”方式,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统筹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领、指导学生学习,更体现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线上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主讲人变成了网络主播,而且改变了许多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认知[5]。目前线上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分析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 疫情防控期间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研究的意义

1.1 国内外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的意义

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国外有些国家疫情仍未得到有效缓解,部分国家的学校仍未开始线下教育,因此对我国线上教学的探索与总结可供国外部分国家参考借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线上教学也可能会用到,如部分地区遭遇自然灾害或由于教师原因不能开展线下教学等情况。

1.2 线上线下教学过渡的意义

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全国大多地区已将线上教学转为线下教学,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在开展。研究线上教学有利于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

2 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动物学课程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体现在与其他课程线上教学面临相似的问题,比如无法保证线上教学良好的网络环境、线上教学平台优缺点不一、线上教学没有纸质教材、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监控学习者的状态、师生互动存在隔阂等。由于动物学课程属于自然科学类课程,所以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无法开展和野外实习无法组织。

2.1 普遍性问题

2.1.1 无法保证线上教学良好的网络环境。

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教学需要借助网络进行网络教学,而网络教学对网络带宽和网络教学平台都有较高的要求[6]。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授课端的网络还是学生听课端的网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无法保证始终处于良好的网络状态。如果教师与学生处于较差的网络环境下,教学就会出现卡顿现象,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开展线上教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能否始终处于良好、流畅的网络环境中。

2.1.2 线上教学平台较多,优缺点不一。

线上教学平台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决定着理论知识的教授效果与基本技能的教授质量。因此,线上教学的重点应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保证教师的授课依然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7]。目前线上授课平台较多,主要有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慕课)、钉钉、雨课堂、虎牙直播、QQ视频和学习通等。

尽管当前线上教学平台众多,但是借助线上平台进行授课还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一个平台可以同时满足线下教学可以轻松进行的教学环节和基本需求,比如教师授课过程中通过点名可随时清点人数、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查以及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教学效果检验等。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等平台可以在线上随时发起签到,进行人数清点,但是无法进行线上小组讨论。因此,单一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会大大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实际线上授课无法达到线下授课的效果。

由于此次疫情涉及范围较广,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和高校都采取线上教学,约有2.82亿师生通过网络参加教学活动。由于网络平台有限,因此在上课高峰时间段内网络教学平台时常会出现直播卡顿、学生学习端掉线、部分软件崩溃等问题。

2.1.3 线上教学没有纸质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大多师生身处家中,手中没有纸质教材。首先,由于大多数学生平时使用的教材均为纸质版,已经习惯了纸质版教材的阅读和使用体验,因此学生在阅读电子教材时无法像阅读纸质教材一样集中注意力;其次,几乎所有的电子教材都无法实时记录,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授课过程中学生均无法对预设问题以及重难点进行实时记录,最终导致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最后,学生在听网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一般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但由于学生缺乏电子设备,在教师直播页面与电子教材页面间切换比较麻烦,无法一边观看教师实时直播、一边对照电子教材。基于以上原因,没有纸质教材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对于线上教学活动来说不可忽视。

2.1.4 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监控学习者的状态。

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最大的挑战在于无法面对面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8]。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学校采用的线上教学模式只是将原本的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而负责授课以及管理课堂的教师人数并未改变。由于目前线上教学模式并不成熟,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难以做到在保证正常教学流程的情况下维持课堂纪律。以QQ视频平台授课为例,在QQ视频平台上教师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但在教师上课期间,由于学生个人原因或者设备原因,学生上课环境中的嘈杂声或噪音会影响直播授课,导致教师需要停止讲课来管理学生音频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浪费授课时间,而且不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2.1.5 师生互动存在隔阂。

由于设备的限制,在线教学中的课堂互动问题是现阶段在线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7]。教师与学生都已经习惯线下面对面的直接授课方式,而线上授课过程教师和学生则面对着显示屏。从教师角度来看,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看不到学生的听课画面,因此教师需要想象对面坐着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时刻保持自然亲切的表情,以突破屏幕的隔阂。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听课过程中难免遇到疑问,而此时学生的问题往往是这堂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完善以及网络可能出现的卡顿都会影响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2.1.6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及时反馈。

尽管线上教学不能实现面对面指导,但教师要做好作业批阅,才能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专题辅导,利用答疑时间处理课堂遗留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9]。无论是面对面的线下教学还是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馈都采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测验的方式。但是,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完善,线上教学效果的反馈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受网络环境的限制。一方面,教师对作业的布置需要根据自身的经验,线上教学无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酌情布置难度适中、适量的作业;另一方面,学生面对较难的任务会直接放弃思考,直接上网搜索答案,而面对较容易的任务则不能真正反映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实施以后的教学计划。其次,线上教学检验前需要教师自行编订测验题目,其原因在于线上教学并不是完全按照学校教材内容授课,而是将教材内容与网上教学资料相结合,如果只是在网上找套测验题给学生做,很难做到教学内容与检测内容的高度匹配。最后,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完成课后作业还是完成测验,对学生的打字速度与精确度都有较高的要求。线下教学时,几乎所有的测试和作业都是通过手写来完成的,不会有其他原因影响任务完成度,但是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打字的方式完成,但有些学生打字不够熟练,从而间接影响到作业或者测验的完成度,进而影响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2.2 特殊性问题

2.2.1 实验教学无法开展。

动物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几乎占该课程总课时的1/3~1/2,不仅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而且需要通过实验发现问题[10]。动物学实验课是一门需要借助一些实验仪器(如显微镜、解剖镜)以及细胞、组织切片或活体实验动物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学习过程的课程。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全国大部分高校动物学课程都采取线上教学,导致动物学实验课无法正常完成,学生课上所学的内容无法得到及时验证与巩固,比如“哺乳纲动物的形态与结构”这一章学习时,需要在学习哺乳动物骨骼、肌肉、呼吸系统、泄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基础上对家兔进行解剖,但是线上教学无法进行解剖,这是动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面临的难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