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 王君梅 郭玫 王志旺 曹强 郭亚菲 寇仁博 甘玉伟
摘要 [目的]建立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大黄素为参照物,建立其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的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3%,且2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稳定准确,可有效、快速地评价唐古特大黄的质量,以提高唐古特大黄的质量。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一测多评法;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1-016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1.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Anthraquinones in Rheum tanguticum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
WANG Jun-mei1, GUO Mei1,2, WANG Zhi-wang1,3 et al
(1.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Gansu 730000;2.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Tibetan)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and Quality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Gansu 730000;3.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Gansu 730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hraquinones in Rheum tanguticum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 [Method]Using HPLC, with emodin as reference,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 of aloe-emodin, rhein, chrysophanol and physcione was established, the contents of anthraquinones in Rheum tanguticum were calculated by QAMS and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Result]The RSD values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Rheum tanguticum determined by QAMS and ESM were both less than 3%, 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Conclusion]The content of anthraquinones in Rheum tanguticum was determined by QAMS, which was stable and accurate, an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Rheum tanguticum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heum tanguticum .
Key words Rheum tangutic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Anthraquinones;Content determination;Quality evaluation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1],主要含有蒽醌、蒽酮、鞣质等药效成分[2-3],具有调节胃肠道、抗菌、抗炎止血等药理作用[4-6],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是评价大黄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可以减少中药质量控制的检测时间和分析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被认为是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很好的选择[7-9]。因此,该试验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表征唐古特大黄主要药效成分的内在比例关系[10],并以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且廉价易得的大黄素作为内参物计算相对校正因子,通过测定一个成分实现多个成分的同步测定,为唐古特大黄产地加工提供简单的质量判断依据和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Agilent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DFT-200A型手提式高速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KQ-7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204E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1.2 试剂。芦荟大黄素(批号531B024)、大黄酸(批号109C021)、大黄素(批号1205A0210)、大黄酚(批号523D025)、大黄素甲醚(批号718C023)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甲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磷酸(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碳酸氢钠(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三氯甲烷[利安隆博华(天津)医药化学有限公司];蒸馏水(实验室自制)。
1.1.3 试材。18批唐古特大黄样品,采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和青海省,经甘南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甘玉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鉴定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的根茎,样品来源信息见表1。
1.2 试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0~15 min,85%A;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
1.2.2
对照品的制备。依次精密称取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适量,配制浓度依次为15.60、15.60、15.60、16.00、8.4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
1.2.3 供试品的制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制备方法。
1.2.4 方法学考察。
1.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1、2、3、4、5 mL于5 mL容量瓶中,加溶剂至刻度线,按“1.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质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4.2
精密度试验。分别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1.2.1”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并计算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值。
1.2.4.3
稳定性试验。分别取供试品溶液(10号样),按“1.2.1”色谱条件分别于0、2、4、8、12、24 h测定峰面积,计算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 值。
1.2.4.4
重复性试验。取10号样6份,按“1.2.3”方法分别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按“1.2.1”色谱条件,测定含量,并计算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值。
1.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10号样6份,分别精密加入各对照品等量,按“1.2.3”方法分别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按“1.2.1”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并计算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和RSD 值。
1.2.5 相对校正因子的确定。以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且廉价易得的大黄素作为内参物计算相对校正因子( f)。计算公式如下:
f=fkfs=CsAkCkAs
式中,Cs为内参物质量浓度,As为内参物色谱峰面积,Ck为待测成分质量浓度,Ak为待测成分色谱峰面积。
1.2.6
相对校正因子的系统耐用性评价。采用Agilent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考察不同色谱柱[Agilent TC-C18(2)、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2)、Thermo Hypersil-keystone ODS-2](250 mm×4.6 mm,5 μm)、进样量(5、10、15、20、25 μL)、流速(0.8、0.9、1.0、1.1、1.2 mL/min)、柱温(25、30、35、40、45 ℃)对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相对校正因子( f )的影响,并计算RSD值。
1.2.7
样品的含量测定。取18批不同产地的唐古特大黄,按“1.2.3”方法配制成供试品溶液各3份,按“1.2.1”色谱条件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标准曲线计算不同产地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1.2.4.1”方法操作,结果发现(表2),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在相应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2≥0.999 8)。
2.2 精密度试验 按“1.2.4.2”方法操作,计算得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分别为0.93%、0.14%、0.80%、0.13%、0.0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 稳定性试验
按“1.2.4.3”方法操作,计算得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分别为0.08%、0.09%、0.31%、0.14%、0.40%,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4 重复性试验
按“1.2.4.4”方法操作,计算得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SD分别为1.83%、2.15%、2.77%、2.09%、2.6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由表3可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100.10%、99.76%、99.93%、99.57%,RSD分别为0.62%、0.77%、1.03%、0.91%、1.14%,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