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消费扶贫中消费主体对扶贫产品满意度调查研究

作者: 廖灵芝

高校消费扶贫中消费主体对扶贫产品满意度调查研究0

摘要  高校工会采购定点帮扶对象产品发放福利是贯彻消费扶贫和定点扶贫政策的重要举措。扶贫产品消费满意度影响扶贫产品的完善和工会持续采购。以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和整体产品概念为理论基础,设计产品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某高校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获取111位扶贫产品消费主体的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出扶贫产品满意度得分。结果显示:扶贫产品满意度与顾客感知到的产品安全价值、功能价值、形象价值紧密相关,权重分别是0.397 3、0.388 1、0.214 6。蜂蜜、花椒、新鲜竹笋、马铃薯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荞麦面条综合评价等级为中。最后从帮扶主体高校的角度提出完善扶贫产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消费扶贫;产品满意度;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4-023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4.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s in Consump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pplicatio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LIAO Ling-zh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24)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consump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ixed-point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at the trade un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rchases the products of fixed-point assistance objects and distributes welfare. The consumption satisfac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s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s and the continuous procurement of trade unions. Based on the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theory and the overall product concept, the research designs a produc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obtains the information of 111 consumer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s through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a university, uses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refin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and calculates the sco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 satisfa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stomer perceived product safety value, functional value and image value, and the weights are 0.397 3, 0.388 1 and 0.214 6 respectively. Honey, Chinese prickly ash, fresh bamboo shoots and potatoes are rated as good, while buckwheat noodles are rated as medium.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duct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nsump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duct satisfaction;Factor analysis

消费扶贫政策出台推动理论研究发展,2019年以来,关于消费扶贫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加。对近3年文献梳理发现消费扶贫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消费扶贫政策的理论依据、作用、存在问题。消费扶贫政策举措的减贫科学性可以用行为理论模型、结构理论模型和政治理论模型为依据阐释[1]。消费扶贫能架起城乡需求的桥梁[2]。现有消费扶贫政策存在内在结构不合理、政策效果难以持续等问题[3]。②消费扶贫实践方法、成效、存在问题、长效机制。我国消费扶贫模式按组织者性质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式、企业主导式、社会组织主导式[4]。具体实践应用形式多样,如搭建“五位一体”“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5];生鲜农产品搭建互联网、线上线下展销会、众筹、公益帮扶模式[6];围绕“销、补、推、搭、带”5个环节,在打造展销平台、构建帮扶体系[7]。消费扶贫成效从空间角度来看: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随着村-城空间距离的加大逐渐降低的趋势,县域交界处成为消费扶贫的益贫性盲区。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高值聚集和低值聚集的空间关联特征,高值区集中在城市周边区域,低值区则集中在距离城市较远的高山地带。道路交通对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营销宣传、公共帮联、家庭特征和市场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信息网络建设对消费扶贫的益贫性作用尚未完全凸显[8]。从商品供需平衡角度来看:L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依托“技术-资金-人力”三位一体联合驱动,在产业发展和创收方面成功将贫困地区人口纳入现代化产业链,缓和了商品供给与技术、资金、劳动力、市场间的矛盾,增强了党委、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黏性,多主体协同互动,以灵活高效的商品供给模式催化引领市场需求潜力,驱动商品供需关系逐步走向均衡[9]。从助力产品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直播带货”和“一站式”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是电商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出“深闺”的新动力[10]。当然消费扶贫实践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如乡村现实供给与城镇真实需求的衔接失配、定点采购与自由置买的行政冲突、网销模式与交易双方的利益争夺、短期支持与长效规划的结合悬浮等[11];治理主体合作失序、服务平台呈碎片化、“三品”工程建设乏力、贫困人口受益程度低[4]。消费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也很多,如应在未来多主体参与的社会行动中建构起市场安排、教育安排、技术安排和机制安排等综合性实践方案,将消费扶贫建设成一项有助于乡村振兴的系统化互惠工程[11];联动性的政策配套机制、恰适性的多元合作机制、统合性的综合服务机制、系统化的“三品”工程机制、创新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等角度来搭建长效机制[4]。③消费扶贫中消费主体行为研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同消费扶贫理念,对扶贫产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溢价支付意愿[12];消费者对扶贫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需求意愿尚未完全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公共采购扶贫产品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形成和实际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3]。

已有研究囊括政策到实践、作用与不足、宏观政策意义到微观参与主体行为,既有着眼于理论层面的定性研究,也有依托调研数据的定量研究。关于消费扶贫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还有研究领域没有涉及。如从高校定点扶贫中贯彻执行工会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发放福利后,消费主体对消费扶贫产品满意度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将消费扶贫纳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地方各级结对帮扶工作内容,鼓励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到贫困地区开展工会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14]。2019年开始全国高校工会贯彻执行采购扶贫产品发放福利。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消费扶贫,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通过“点对点”对接供应、“面对面”联合采购等形式,在质量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直属高校面向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的比重,鼓励学校工会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到贫困地区开展工会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15]。高校与定点帮扶对象之间持续贯彻执行采购扶贫产品发放福利。高校采购消费扶贫产品是消费扶贫的重要实践领域。高校工会采购扶贫产品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大量性的需求特征,这一公益性政府消费扶贫模式对产品来说虽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但在扶贫产品品种不断更新,数量越来越多,消费主体意见反馈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仍需要关注消费主体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来提升消费主体的满意度和持续消费意愿,甚至能让扶贫产品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市场参与竞争。笔者以某高校工会向定点扶贫对象某县采购扶贫产品发放福利为背景,对消费主体开展产品满意度调查,以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和整体产品概念为理论基础,构建产品角度的感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得出不同扶贫产品的得分,通过满意度指标值的剖析发现扶贫产品存在不足,并站在高校的角度提出扶贫产品优化的对策建议。

1 调研概况

1.1 问卷设计 该研究问卷包含2个部分:第一部分样本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身份、接触扶贫产品途径。第二部分满意度调查。这部分是整个问卷重点。为了了解消费者对扶贫产品的满意度,设计5个指标评价整体满意度,分别是:种类丰富度、种类更新、产品来源扶贫地真实性、品质可靠性、整体外包装。产品层面则依据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它指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具有价值的主观认知。依据整体产品概念,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3个层级来设计评价指标。高校福利发放的扶贫产品消费主体只能被动接受产品、且几乎没有售后等延伸产品层级的内容,因而主要从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两个层级设计指标来对产品进行主观认知的评价。共设计11个指标评价产品满意度,分别是包装、品牌、产品新鲜程度、产品保质期、产品生产信息、产品原生态性、产品认证情况、产品营养价值、产品口感。满意度调查问句全部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分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级别,对应分数为1、2、3、4、5分。案例点高校对口扶贫点某县农业产出丰盛,产品自然生态,2018年以来曾经发放过的扶贫产品约有16个,随机排列为蜂蜜、花椒、花椒油、大米、牛肉、鸡蛋、新鲜竹笋、干竹笋、茶叶、绿豆、红豆、马铃薯、干辣椒、荞麦面条、干土豆片、干腌菜、其他。被调查者只需要随机选择3个印象较为深刻的产品开展评价即可。

1.2 调查实施

2021年3月份采用线上问卷发放的方式向某高校教职工和教职工家属推送问卷填写链接地址,最终收回问卷120份,其中有9份问卷为无效问卷,111份问卷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92.5%。

1.3 样本概况

111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样本男女比例基本持平,30~50岁的样本占比超80%,96.4%的样本为本校教职员工,所有样本均通过发放福利的形式接触到扶贫产品,综上111份样本数据是可以用于开展数据分析的。

2 调查数据分析

2.1 扶贫产品整体满意度分析

由表2可知,反映整体满意度的5个评价指标的α系数为0.870,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5个指标评价整体满意度,整体均值为3.25,即一般以上。细项评价指标中,产品来源扶贫地真实性的均值满意度最高,种类更新满意度均值最低。说明工会采购帮扶对象扶贫产品真实度高,但受限于扶贫对象产出品种导致不能实现不断更新。

2.2 扶贫产品评价数据选取情况 由于消费主体接受扶贫产品品种比较多,在调查时仅需样本选择3个印象最为深刻的产品开展评价,由表3可见,选择频率在30%以上的产品只有5个,分别是蜂蜜、花椒、新鲜竹笋、马铃薯、荞麦面条,选择产品随机分布在所有产品中,最高选择频率为新鲜竹笋,排在产品顺序中的第7位。这说明样本填答问卷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数据具有很好的真实性特征。在表3中,产品满意度评价仅列出选择频率30%以上产品的均值,其他产品不做分析。在因子分析中仅使用5个产品的相关数据开展分析。

2.3 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扶贫产品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得分计算

2.3.1 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和得分计算。

由表3可见,选取5个评价产品,总评价样本为237份。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个评价指标提炼主成分,确定主成分权重,并根据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各个产品最终综合得分。执行思路如下:

第一步,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34,大于0.9,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其中Sig.=0,小于显著性水平值0.05,说明各指标间具有相关性,可以开展因子分析。

第二步,采用主成分析法提取综合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并确定公因子权重。SPSS输出结果见表4、5。11个指标提取值在0.7以上,公因子表达很好。提炼主成分为3个,结合表6可见3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009%,大于主成分分析法中假定的公共因子大于80%的设定,说明所选取的3个公因子可以涵盖原本11个指标所包含的初始信息。从表4中提炼出的3个因子载荷系数来看,没有指标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因此没有指标需要剔除, A1品牌、B1营养价值、B2食用便利性、B4新鲜程度、C4产品原生态性、C5产品认证存在纠缠不清的情况,但是可以保留。最终,将C1~C5归为成分1,B1-B4归为成分2,A1、A2 归为成分3。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安全价值、功能价值、形象价值。由表6可见3个主成分的权重分别为0.397 3、0.388 1、0.214 6。即安全价值和功能价值对产品整体满意度影响非常大,且这2个因子的重要性基本持平。安全价值是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因子,说明即使是发放的福利产品,消费者也希望产品质量能过关,希望能消费真正的安全、生态、绿色产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