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14期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14期

半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目录

基础科学·综述 | 龙眼栽培的生态因子研究进展

摘要 龙眼起源于我国南方,适应热带、南亚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对各类气象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综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对龙眼栽培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水分、日照、风和大气的研究结果,探讨了龙眼不同适宜区域的气候特点,以期为龙眼防灾减灾和生产区划提供...

基础科学·综述 | 花生叶部病害研究进展

摘要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叶部病害是制约花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阐述了花生主要叶部病害的种类、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抗性基因的定位、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以及药剂防治筛选等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花生叶部病害...

基础科学·综述 | 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烟草病虫害导致烟叶农药残留增加,害虫抗药性增强,符合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防控技术引起了关注。综述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立体防治技术在烟草病虫害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以及病虫害的种...

基础科学·综述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双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合理布局空间建设空间的依据,也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综述了双评价的基础内涵及意义、指标体系、方法和关联定位。分析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确立已经由单一的、不完善的...

基础科学·综述 | 太湖水生植被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水生植被作为湖泊等水体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维持湖泊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太湖作为我国三大富营养湖泊之一,蓝藻水华等水环境问题非常突出,而其中的水生植被也存在退化现象。针对太湖等水体中水生植被的修复已存在迫切的需求,但...

农艺·园艺 | 青贮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多重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青贮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对鲜草产量的影响,从而提高青贮大麦鲜草产量。[方法]以青贮大麦品种筛选试验及青贮大麦不同播种密度和施氮量两因素栽培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青贮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

农艺·园艺 | 基于称重法的7个烟草品种旺长期抗旱性评价

摘要 为形成一种烟草旺长期的快速准确的抗旱鉴定方法,对7分烟草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以生产常用的7个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旺长期用称重法进行连续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35%)处理21 d,比较叶片MDA和脯氨酸含量、SO...

农艺·园艺 | 不同pH的营养液对竹芋生长的影响

摘要 为探究肥料pH对不同竹芋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pH梯度的营养液对9种竹芋品种进行灌溉试验,对其株高、冠幅进行测量,筛选出不同竹芋品种更适合生长的pH梯度范围。结果表明,通过不同pH梯度的营养液灌溉后,根据对植株株高、冠幅等生长指标的影响...

农艺·园艺 | 水土农化因子与利川莼菜产量的相关关系研究

摘要 随机检测了5处主产区水土的农化因子,并分析了与莼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虽然各田块间部分因子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但基本低于相关标准或处于前人研究的正常值范围内。说明莼菜田水土未受到人类农事活动的污染,化学性质总体上较稳...

资源·环境 | 基于生态源地预测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思考

摘要 以唐山市为例,重点面向气候变化情况下的生物栖息地预测,结合现有保护地、预测生态源地,整合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依托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空间网络,并将区域生态肌理与生态空间网络进行整合,实现对唐山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最后基于生态...

资源·环境 | 基于韧性理念的水生态系统规划建设策略

摘要 以白洋淀为例,基于韧性理念以提高适应性和应对不确定性为导向,针对白洋淀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以河流、湖淀及滨水带为核心的韧性水生态系统规划建设策略。通过河流水岸自然化设计、湖淀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滨水带生态屏障构建等措施,将韧性理...

资源·环境 | 矿物基土壤调理剂对烟草土壤修复的效果

摘要 以矿物基土壤调理剂为核心,配合其他农艺措施对烟草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土壤改良,研究不同修复模式对烟草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基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在一定程度得到提高,处理①(7 500 kg/hm2矿物基土...

资源·环境 | 沧州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摘要 应用地统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平、垂直2个方向开展土体盐渍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研究影响土壤盐渍化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并对混凝土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层含盐量的变化特征与土壤盐分中离子的变化特征基本相同,...

资源·环境 | 滩涂互花米草生长盐分区间及其化感作用

摘要 以互花米草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在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培(0~2.9%)和土培(0~2.0%)的出苗及生长情况,并采用不同固液比的互花米草烘干根茎浸提液浓缩液(0、0.02、0.04 g/mL)测定对小麦、盐地碱蓬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化感作用...

资源·环境 | 东胡林地质文化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 地质文化村是积极响应“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地质实践。基于东胡林地质文化村土壤调查数据,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从土壤环境和养分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特色土地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波纹龙虾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

摘要 [目的]获得波纹龙虾丰富的转录组信息和功能基因。[方法]利用太平洋生物平台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对波纹龙虾鳃、肝胰腺、肌肉、性腺、眼柄等组织混合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波纹龙虾全长转录文库。[结果]单分子产出的高质量测序reads总量为...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陕西草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 草地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对陕西草地的分布、类型、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草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陕西;草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道家美学思想在南岳寺观园林意境中的表现

摘要 南岳寺观园林历史悠久,有着宗教性、人文性、景观性和自然性等丰厚的艺术特色,深受我国道家美学思想影响,常以道家山水格局来经营,崇尚自然和追求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南岳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布局、空间和时间艺术等方面的意境营造进...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遮阴处理对红球姜生长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遮阴处理对红球姜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红球姜为研究对象,设置 3种不同的遮阴处理以及1组对照处理,即遮阴度为30%(T1)、55%(T2)、75%(T3)和自然光(CK),研究不同遮阴强度对红球姜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马尾松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分析

摘要 [目的]筛选马尾松抗旱性材料。[方法]以3个种源(PM1、PM2、PM3)半年生马尾苗为试材,探究适用于马尾松轻基质苗抗旱性评价的干旱池基质及抗旱品种鉴定方法。[结果]以黄心土作为干旱池基质,能有效调节试验苗基质湿度保持一致,河沙无调...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生态旅游区景观适宜性评价及对策建议

摘要 对生态旅游区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以雁鸣湖生态旅游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人类9种不同景观行为特征对6种不同类型景观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对雁鸣湖生态旅游区的景观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景...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哈大区域农文旅融合模式选择机理研究

摘要 为了加强哈大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运用聚类方法得出游客需求增排序的模式为:度假旅游产品与古村古镇文化产品融合模式、观光旅游产品与红色文化产品融合模式、度假旅游产品与红色文化产品融合模式。其次,构建多项Logit模型,得出哈大区域农...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丙硫菌唑在6种病害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索丙硫菌唑在国内主要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测试验(菌丝生长速率法、叶片法和盆栽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研究丙硫菌唑对6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 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大豆锈病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水肥一体化氮肥减量增效研究

摘要 为了明确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白菜常规氮肥追施的节氮潜力,以“上海青”小白菜为试验材料进行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设置常规基肥+不追氮、常规基肥+常规追氮、常规基肥+追氮减施10%、常规基肥+追氮减施15%、常规基肥+追氮减施20%、常规基肥+...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土地绿化对策研究

摘要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引,针对赤水河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林分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退化、生态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等突出问题,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提出赤水河源头区森林覆盖率明显...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黄河流域棉秆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棉秆收获技术现状,以黄河流域区域为例,阐述了齿盘式棉秆拔秆机、自走式棉秆捡拾联合收获机、棉秆拔秆集箱收获机、自走式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4种棉秆收获技术与装备,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黄河流域;棉秆;生物质资源...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城郊农户耕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郊土地利用多元化和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土地价值攀升与农户耕种意愿不强、城郊农村可耕地闲置同时并存。农户作为土地耕种的主体和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承担者,其耕种意愿直接影响土地利用和城郊农业发展。选取长沙市城郊农村地区农...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指标构建与评价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合作社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在综述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基于云南农民合作社发展现实状况,从基础信息、组织建设、文化及愿景、专业功能、经济效益和生态及社会影响6个层面26...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通过完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提升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教育质量探讨

摘要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提高草业本科教育质量对促进草业人才的培养和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设立时间较晚,专业基础较薄弱。从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的...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素质农民培育路径探究

摘要 针对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促进产业发展、聚焦内生需求、瞄准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精准选定培训方向、精心遴选培训对象、切实改进培训方式、有效提升培训实效、着力塑造培训品牌等路径措施,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考。...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农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 传统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缺乏也是当前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一矛盾,结合学校农学专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学科建设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团队建设和学科融合等方面构...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课程思政”本质是一种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如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巧妙融合思政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课程教学设...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农科类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索

摘要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于农科类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农科类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为研究目标,在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提出艺术教...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