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果树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 陈海红 黄余周 彭东海 唐鑫
摘要 介绍了模拟承包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阐述果树生产模拟承包课程内容的设计、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强调根据果树物候期及栽培管理关键节点安排授课时间,确保模拟承包管理工作及时到位,不误农时;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工作绩效考核为辅,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模拟承包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果树生产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模拟承包;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4-027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4.06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Fruit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Hai-hong,HUANG Yu-zhou,PENG Dong-hai et al
(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Guangxi530226)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simulated contract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expounded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fruit tree production simulated contract course. It was emphasized that the teaching time shall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logical period of fruit trees and the key nodes of cultivation management,to ensure that the simulated contract management was in place in time and did not miss the farming time. The way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was reformed, focusing on process evaluation, supplemented by 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mutual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evalu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ulated contract practice teaching mode has mobilized students’ enthusiasm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fruiter;Practice teaching mode;Simulation contracting;Comprehensive ability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1-2]。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三教改革”(教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其中,教法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如何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教法改革的重点[3]。果树生产技术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4-6],为了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团队一直探索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模拟承包实践活动,早期的运作方式是学生自愿组建承包小组,自筹生产资金,承包校内教学基地的果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果园管理工作,收获的产品承包小组和学校按一定比例分成。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参与承包活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有明显提升。但因为没有把模拟承包设置为一门课程,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其中。为了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笔者2011年开始在园艺技术专业开设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实践课,作为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经过10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模拟承包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果树生产技术模拟承包实践教学在校内教学基地实施,是在原有果树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内容(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上,以校内教学基地现有的果树生产资源为平台,实施果树生产模拟承包(综合能力训练),即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和学校签订果园管理或果树种苗生产承包合同,学校负责必要的生产资料,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和部分课外时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负责果园或果树种苗生产的全部管理工作,收获的产品学校和学生按一定比例分成。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实践,培养学生制订生产计划和组织实施生产计划的能力,提高学生果树生产技能综合水平。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以技术指导或技术服务的身份参与其中。
2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2.1 教学内容设计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当地主要栽培的果树或特色果树的生产管理来设定。在管理过程中应体现最新的果树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意识、节本增效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7]。
在开展果树生产模拟承包之前设置多个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具体的实施项目,确保学生主动参与果树生产实践的热情。近10年来,针对果树生产技术技能培养的需要,主要设置果园管理和果树种苗生产两大类项目,在果园管理项目中,根据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条件和广西目前种植较多的果树种类,开设油梨园管理、柑橘园管理、芒果园管理、火龙果园管理、葡萄园管理等项目;在果树种苗生产项目中,依托本校在油梨这种特色果树科研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开设油梨种苗生产和广西近年发展较快的沃柑种苗生产项目。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为纯实践课程,设置总课时60学时,根据大部分果树是一年收获一次果实的特点,课程实施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分2个学期开课,每学期30学时,每次课3学时。具体上课时间根据果树物候期和关键栽培措施实施时间来安排,以便专业教师能够在栽培管理的关键节点把果园管理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并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确保不误农时。
(1)果园管理项目内容设计及实施时间安排。
以果园管理为模拟承包项目,应从春季学期开始,秋季学期结束为宜。以油梨果园管理为例,设计果园管理关键节点和果树生产模拟承包课程上课时间(表1)。
(2)果树种苗生产项目内容设计及实施时间安排。
以果树种苗生产为模拟承包项目,应从秋季学期开始,春季学期结束为宜。以油梨种苗生产为例,设计油梨种苗生产关键节点及果树生产模拟承包课程上课时间(表2)。
2.2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的实施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便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一致性。在第2学期末,引导学生开展果树生产和果树种苗生产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征求学生意见,确定模拟承包项目。如果以果树种苗生产作为模拟承包项目,在第3—4学期实施,因为大多数果树的成熟期在秋季,方便采集种子育苗,2个学期完成一个育苗周期;如果以果园管理作为模拟承包项目,则在第4—5学期实施,完成一个果树生产周期的管理工作。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项目实施的主体是承包小组的学生,专业教师以“技术指导”或“技术服务”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和督促学生开展生产管理活动。模拟承包项目开始之初,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生产调研,拟订果园周年管理或种苗生产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专业教师以授课的方式把当前的栽培管理技术告知学生,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和部分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全程跟踪模拟承包实施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模拟承包项目的顺利开展。项目实施结束后,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要求承包小组写出工作报告,总结成功经验,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只是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和果树生产技术课程实训内容的衔接和互补,确保果树生产技能训练的完整性。如果选择果园管理作为模拟承包内容,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训内容要侧重于果树种苗生产方面的技能训练,包括苗圃地的选择与整地、种子的采集与处理、沙床催芽与播种、果树嫁接技术、苗圃土肥水管理等技能的训练;如果选择果树种苗生产作为模拟承包内容,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实训内容要侧重于果园管理的技能训练,包括果园建立、果园土肥水管理、树体修剪、果树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预处理等技能的训练。
2.3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果树生产模拟承包课程的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工作绩效考核为辅;以集体考核为主,个人考核为辅;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8-9]。考核内容从职业素养、过程考核、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和创新能力5个方面综合评价(表3)。
在实施过程中,职业素养评价由承包组组长根据每位成员的出勤率、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过程考核由承包组组长根据周年工作计划,针对每项工作过程中成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安全规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绩效考核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周边相同品种相同树龄的果园产量(或苗木出圃率)和质量进行横向比较,客观评价承包小组的工作成效;项目实施结束后,要求经过全组成员对实施过程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工作总结报告,由专业教师根据对实施过程数据的收集、归纳、分析与总结,撰写的规范性等进行评价;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技术应用、工具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进行评价。
3 模拟承包实践教学实施效果
3.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模拟承包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际的生产项目为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契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 “填鸭式”枯燥无味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以技术指导和过程监控的形式参与其中,学生亲切感受到以我为中心的学习氛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0]。
3.2 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实施模拟承包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毕业生“双证”获取率提高。在果树生产模拟承包实施之前,有部分同学对职业技能鉴定是否能通过心里没有底,不敢报考,有少数学生报考后考试也没有通过,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获双证的比例多年在90%左右。实施模拟承包以后,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的比例达100%,特别是蔬菜生产和花卉生产课程也实施了模拟承包实践教学后,部分学生一人考取2~3种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明显提高。经过模拟承包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在组织生产实施过程中能够独当一面,体现出较强地落实生产计划的能力。一些学生在工作中能主动发现问题,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生产用具、设备出现的问题也得心应手,如水肥一体化设施的滴头堵塞清理、管道损坏修补、过滤器杂物清理,甚至农业机械的动力电机、喷药机械、割草机械等常见的故障,学生也可以自行维修,得到用人企业的高度认可;第三,实施模拟承包实践教学模式以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阶段和毕业后3年内自主创业的比例都有显著提高。当然,毕业生自主创业率的提高不排除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但模拟承包实践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创业信心、生产管理经验、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