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教育质量探讨
作者: 江院 丁成芸 徐振江
摘要 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提高草业本科教育质量对促进草业人才的培养和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设立时间较晚,专业基础较薄弱。从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修订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验室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从而推动草业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草业科学;教育质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4-025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4.06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ssland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JIANG Yuan1,2,DING Cheng-yun1,2,XU Zhen-jiang1,2
(1.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 2.Guangzhou Sub-Center for New Plant Variety Tests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Grassland science is a undergraduate major with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ssland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grassland science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 industry.The grassland science major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later,and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was relatively weak.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formul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goals,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 system,textbook construction,syllabus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eaching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science major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nally.So as to promote the grassland scienc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Grassland science;Quality of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山、水、林、田、湖、草”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1],意味着国家从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度对草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将草业的发展与国家整体协调发展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草产业发展的重视,社会相关行业对草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愈加旺盛[2],就业去向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及政府职能部门,学生就业渠道广。由此可知,提高草业高等教育质量培养草业专业人才,对于推动我国草产业转型升级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部分农林院校就开设了草业相关的学科或专业[3],从而开启了草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自90年代起草业科学本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业科学专业被列为一级本科专业[4]。长期以来,国内草业本科教育资源和教学师资主要集中在北方高校,如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5]。目前全国约30余所农林类高校开设了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有9所高校还单独成立了草业学院,这表明我国在草业人才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高校草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自2000年以后个别高校才开始成立草业科学本科专业[6]。华南农业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展草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但在专业教育质量及教学设施条件等方面相对北方高校落后。因此,本着立足华南,面向南方,服务全国的宗旨,华南农业大学在草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如何设置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草业本科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该校草业教育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笔者就以上问题对如何提升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教育水平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华南地区草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1 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草业学科专业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部分南方农业院校也相继设立草业科学专业,开展草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华南农业大学于2003年获得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现有的草学科研平台为该校草业本科人才培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在借鉴北方兄弟院校草业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最早依托农学专业下设的草业科学方向,开始草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并于2002年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为了推动华南农业大学草业本科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该校于2004年向教育部申报设立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获批后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收草业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该校开设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年限相对较短,专业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加强该校草业科学本科教育工作,提高育人质量势在必行。
2 制订具有华南地域特色的草业人才培养目标
草业科学专业是一门与草产业的发展联系紧密,偏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同农产品加工、饲草生产、园林景观设计、农业机械等相关专业领域存在学科交叉。华南农业大学地处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需立足广东面向华南,结合气候环境特点,依据热带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制订草业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系统掌握南方地区草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是热带草坪草和牧草相关专业知识[7],使其具备在南方草坪业、牧草种植与生产、草地景观绿化、运动场球场管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草业人才的需求。在专业知识拓展方面,让学生了解草业科学特别是热带草坪草和牧草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应用前景。熟悉与华南地区草业科学相关的农学、草坪景观设计、生态学、草坪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精通华南热带地区暖季型草坪草建植、养护、应用、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华南地区有关牧草生产、加工、储藏、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策略,具备城市绿地、体育场及高尔夫球场草坪设计及草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实行学业导师制,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学术思维能力。在导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组织为平台,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支持和鼓励本科生申请校际联合培养项目,出国短期访学或赴海外名校游学访问,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国际交流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出国深造或工作作好铺垫。同时充分利用广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地域优势,积极与涉外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8]。让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积极参与对外草产业交流活动,以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专业视野。综上所述,应基于华南草业生态区的地域优势和社会对草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制订具有华南地域特色的草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推动该校草业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助推草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随着国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学本科教育的育人机制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9],高校不但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加强该校草业本科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建议由草业科学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学业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和学习能力,“一对一”制订具体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和学业提升计划。基于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从学习、生活、原生家庭等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10],针对学生自身的素质缺陷,积极纠正引导。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协作,建立日常学生工作台账,戒骄戒躁,建立长效机制,从细微入手,将工作抓实抓细,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着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联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团体拓展训练活动,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集体意识和勇于奋斗、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淬炼其坚韧的性格。本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初心,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理应具备的历史责任感,遵从爱国主义思想,构建爱党爱国、不忘初心、关爱他人的家国情怀。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及大学生创业竞赛项目,增强学生服务“三农”、投身乡村振兴、献身草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1],培育“知草爱草”和“立草为业”的专业情怀。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爱国的初心,造就新时代高素质的草业专业人才,为草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 构建具有华南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华南生态区草产业特色,构建草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我国现有的草类植物类型主要包括牧草、草坪草、生态草、能源草、观赏草、药用草、工业原料草等。华南地区常见的草类植物主要包括暖季型草坪草、牧草(饲料草)、环保草、观赏草等,其中草坪草占比最大,牧草次之。草坪草主要涉及足球场、高尔夫球场草坪及园林绿化用草坪,草品种类型主要有结缕草、狗牙根、假俭草、海雀稗等[12-13];牧草主要包括禾本科的象草、狼尾草、皇竹草、黑麦草和豆科的柱花草等[14]。因此,草业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涵盖南方暖季型草坪草的育种、栽培及建植养护管理等相关知识内容,具体课程需包含草坪学、草坪营养与施肥、草育种学、草坪有害生物防治、草坪养护管理、运动场及高尔夫球场草坪、草坪地被景观设计与应用、草坪工程学等。南方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合各种牧草生长,牧草植被面积大,牧草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也较多,主要涉及牧草产品加工与利用、饲草料生产与发酵、牧草青贮、草类生物质能源转化等。因此,应将牧草种植和生产类相关的课程纳入专业课教学体系,如草资源学、牧草栽培学、饲草生产学、牧草种子学、草产品加工与利用、草营养学等。此外,应积极开设有关草业科研前沿和行业热点的相关课程,如草业科学研究进展、草业科学专题报告、南方草产业发展概论等专业拓展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草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学生今后就业和投身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华南地区环境条件适合草坪草生长,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草坪产业发达,对草坪建植养护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在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开设草坪实践技能类课程,如草业农事训练、草坪机械、草坪灌溉与排水等,打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草业复合应用型人才。总体来说,应依据华南地区草产业特点和行业优势,建立草业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线上开放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慕课”“雨课堂”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造草业专业一流特色课程[15],从而提高草业本科专业课程的档次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