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韩海霞 张璐瑶 陈娇 张雨凤 姚岭柏摘要 以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基础,针对当前园艺专业存在的问题与现状,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采取校企合作的手段使学生掌握园艺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在产业化现代园艺领域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产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园艺;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4-026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4.0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in Horticultur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AN Hai-xia1, ZHANG Lu-yao1, CHEN Jiao2 et al
(1.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 Ulanqab, Inner Mongolia 012000;2. Baotou Railway No.5 Middle School,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practice of talents in horticulture specialt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horticulture specialty, by mea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thod was used, which ma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get basic practice skills, and engage in the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dustri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modern industrialized horticulture, thus become high-quality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l;Horticulture;Applied talents
产教融合是指一些高等学校根据其院校设置的专业,大力开办专业相关的产业,让教学与产业相结合,教学支持产业人才培养、产业支持教学改革,在专业领域和技术应用方面互相借鉴,力争将专业学校打造成人才培养、产业进步融为一体的服务型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融合的办学模式。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改革的新愿景[1]。
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其职能定位是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生命力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兴战略产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2]。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党和政府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应人民群众教育的需要,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规模、层次需要大幅度提高。根据时代变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地改变。
1 园艺产业现状与教学新形势
园艺产业逐渐向企业经营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可食性植物和观赏性植物的一些园艺成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很多现代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园艺产业,导致园艺技术飞速发展。比如,植物类激素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途径;组织培养技术使农作物加快繁殖进程和无菌育苗成为可能;塑料薄膜的广泛使用使得各种农作物被很好地保护,各类种子播种器、果实采收器的出现使园艺产业从手工化转向现代自动化;园艺无土栽培技术通过不同的供液方式将其供给植物根系,使之正常发育。现代园艺技术已逐渐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集众多生物技术于一体,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与融合。要利用园艺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单位由园艺技术单位已经转变为园艺产品生产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选择现代园艺企业,从事设施生产技术或者园艺产品的高效扩繁或管理工作。当前园艺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应用技术外,还要能胜任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边疆地区建设。目前全国城镇化建设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区域建设已经与全国建设接轨。这就要求学校园艺专业建设在保证现代园艺高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基准。这些产业发展的新定位、新发展、新趋势对园艺专业教学水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针对不同时期的高校人才,我国提出了新方针与新政策。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与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匹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园艺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做好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大力支持特色化的办学模式,需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方面不断创新,使其具有自身特色,从而为新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开发专业型人才时,要紧密契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只有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更有效地制定人才培养政策。要大力完善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能够提升所选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此项举措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一边探索一边不断创新,将重心放到教学体系的实施与创新改进,才能为高校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化园艺专业人才,最终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后备人才力量。人才是国家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能够整合资源、创新技术、创造财富,没有人才的国家在国家创新领域一定无所适从、难有作为。
2 高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今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通过不断进取与反思,获得更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园艺学是农学中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交叉了多个学科,主要结合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知识,因此该专业综合性强,涵盖知识面广,理解难度大。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园艺学科逐渐开始与生物技术、信息工程结合。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第一, 知识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视野,能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在学习其他专业知识过程中打下稳固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是相互交融的,具有交叉融合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要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知识的稳固有利于能力的提升。第二,能力要求。知识储备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人才的综合能力。在园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不能简单叠加,要根据产业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在专业能力培养时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学生综合能力也是在知识累积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生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得以发挥。因此,实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能力,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科中遇到的问题。
在培养基础人才、学术人才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办学思路是服从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使得高校与地方企业进行适当对接,设计并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出适合地方企业、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3]。
3 高校园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一些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后缺乏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选专业的就业方向与未来发展前景比较迷茫,缺乏全面、具体的认识。由于部分学生对该专业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毕业后会选择其他工作。从就业角度来看,园艺人才属于技术实用性人才,就业范围较广,如果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可以很好地适应所选企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4]。因此,要夯实基础知识,应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理论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实践能力,一些学生虽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缺少真正进入企业的实践能力;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并且可以胜任;大学生对于人才培养缺少实践性想法与经验,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3.2 课程数量较多,课业负担较重 部分高校选取的园艺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善,主要涵盖园艺基础理论、植物生物技术等内容,教学任务重、信息量大,课程内容太多导致教师无法对重难点有所偏重,学生也无法保证每一学科的学习。按照高校园艺专业具体的教学部署,教师需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相对综合且广泛的课程教学内容,此外还应面向学生群体讲解该专业技术领域的新成果与前沿技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明确课程重点、科学分配时长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突出课程侧重点、专业性和应用性,是现阶段实施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容。学校设置多门课程,各科都要学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难以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并适合的课程,因而难以在喜欢的专业做到精学、精钻。
3.3 教育培养方向单一,缺乏对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开设园艺类课程时,不够重视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大多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部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产业领域面临的专业问题。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不同背景和需求下大学理念不断发生变化,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而且要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授正确的专业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或难题的解决中。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培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单一的培养方案虽然可以达到特定的专业水平,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3.4 师资能力结构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园艺专业实践性极强,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进行实地指导和技术分析,但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大多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到不同实习场地进行实践训练。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少进入企业锻炼的机会。教师在各种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中重科研、轻实践,行业人员兼职常常遇到教学时间、地点的限制等情况,导致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5]。要提出解决办法,努力完善师资能力结构,尤其是园艺专业教师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锻炼。对某些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式培训,将他们派遣到企业进行不定期训练,再将所学技能通过讲授和实践指导的方式传授给学生。